一切的問題,看看第二期開頭的「跳舞事件」就懂了。
第二期開頭,就是麥琳一行人去了內蒙古,那肯定要來點當地特色,於是民宿老板安排了蒙古樂隊和女舞者,繼續奏樂繼續舞,跳舞唱歌特別開心,麥麥一進門,看了一會就就和當地人一起跳起來了,黃聖依也加入了一起跳,本來大家都玩地很開心。
結果麥麥一扭頭,看到黃聖依在跳舞,馬上就停下了不跳了。
跟旁邊的葛夕說:
「拉我一把,早知道黃聖依跳,我就不跳了。」
蒙古舞歡迎客人就是要歡聚一堂,何況當時大家都很開心,氣氛很好,沒有人認為存在問題。
結果呢,吃飯的時候。
沒有任何人說起跳舞的事情,麥麥自己突然又提到了剛才的跳舞。
然後,她開始埋怨李行亮,你怎麽不阻止我呢?你怎麽不拉住我呢?
李行亮就很懵啊,說我怎麽拉你啦,我也不能越過黃聖依拉你呀。
然後麥麥就反復抱怨,一直在埋怨李行亮。
麥麥其實是口不應心的,她愛跳舞,但是又覺得自己跳的很醜,於是就拉李行亮來當擋箭牌。
麥琳是自卑的。
她真正想說的是:李行亮為什麽不阻止她出醜?
假如啊,李行亮真的上去攔住了麥麥,麥麥會開心嗎?
肯定不可能。
他阻攔了就說明他真的覺得麥麥在給他丟人,他不阻攔反而證明他沒覺得妻子的舞蹈有問題。
於是這就應了嘉賓分析的答案:
麥琳在逼李行亮做一些他做不到的事情。
就以這個情節來說,麥琳有「容貌焦慮」,但是她希望李行亮為自己的焦慮買單。
老說衣櫃裏沒有我的衣服啦,衣櫃裏都是你的衣服啊。
其實真正的意思是:
我現在都穿不了漂亮衣服了,很難受,我需要你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我想要漂亮的衣服,我想要你給我買單。
她又不能直接說自己為什麽不開心。
因為焦慮是個無解的自我心理問題。
沒有哪個正常丈夫會說自己的妻子難看,只要問,就是好看。
就像這次的「跳舞事件」,麥麥不能說自己是容貌焦慮,因為說了,大家一定會說,她想多了,你跳得很棒丫,但是麥麥不想聽這個。
哪怕是因為長胖了穿衣服不好看才不開心、屋子太小住得很憋氣、感覺自己在社會上沒有價值沒有別的朋友成功等等一系列問題,麥麥也只說是因為沒有衣服,李行亮不給自己買衣服,都是李行亮的問題。
而李行亮也是比較遲鈍,他的解題思路就是我給你買衣服,或者我給你錢,你自己買衣服。
這種事情解決的是衣服的問題,是表象問題,不是根本問題。
所以麥麥給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回答:不行,你不懂我。
李行亮呆懵了,他不知道該怎麽做。
因為衣櫃謎題的本質是麥麥自己的「容貌焦慮」和「人生焦慮」,李行亮解決不了。
150斤穿衣服和110斤穿衣服形象就是不一樣,就像開頭的舞蹈,侯佩岑這些嘉賓誇麥麥跳得也很可愛,我也覺得麥麥跳得很有活力,但是節目組的大特寫哢哢哢往黃聖依的身上拍,黃聖依跳舞神圖哢哢哢漲瀏覽,這是客觀事實。
好看不好看就擺在這裏,誰也做不了假。
這種問題,在自由職業+全職太太的組合裏超級常見,因為全職太太往往是把所有的心思和註意力都留給家人,這樣就導致她們所能得到情緒反饋的渠道也只有家人,或者直白點說就是家裏的男人,她的丈夫。
而且不是大家認為的,感情不好才吵架,而是以前的感情越好,反噬越厲害,這種情緒依賴就一定會越強。
導致麥麥有了壓力和問題,第一時間的反應是甩鍋給李行亮,你為什麽沒有提醒我,你為什麽沒有照顧我,讓李行亮幫自己解決,潛意識裏她反而對感情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