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如何評價魏書鈞執導,朱一龍主演,余華小說改編的電影【河邊的錯誤】?

2023-10-21娛樂

首先要祭出我今年寫影評最常說的一句話:不要當成破案片兒來看。

這又是一部用犯罪案件做設定的文藝電影(我萬萬想不到就連這話我都能說兩次),之所以說是「又」當然是因為不久之前還有一部【如麗殺】,把兩部電影對照著看會發現它們之間很有意思的不同:

【如麗殺】有明確的故事結局,但片子整體氣氛曖昧模糊;【河邊的錯誤】前80%的部份拍得都很清晰,可是最後留下一個讓觀眾們錯愕迷糊的結尾。

在我的評判標準裏,商業電影的創作目的是講述事件,文藝電影則是導演為了表達情緒而拍。

我們大部份人類在觀測一個事件時都沒有什麽心理壓力,但如果要我們往往會比較抗拒去接受一個人的情緒,所以商業電影的票房一直都碾壓文藝電影。

而人類之所以不容易接受他人情緒,是因為情緒這東西有很強的私密感,具體的科學原理我不懂,反正我一直覺得公開表達內心情緒的羞恥感比裸奔低一點兒但有限。

所以文藝片約等於是在大螢幕上進行精神裸奔,如麗殺是先光著狂奔一個多小時,最後奔累了把衣服穿上,而河邊的錯誤則是一開始衣冠整齊,先是慢慢悠悠摘帽子摘圍巾解扣子脫外套,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最後再把剩下的都脫掉。

之所以說河邊的錯誤是先慢慢脫而不是一直到快結尾才開始脫,是因為電影從開篇的小朋友玩遊戲開始,就時不時會給觀眾看一些和故事無關的表達導演情緒的場面,比如各種沒有情節的空鏡頭,比如錢玲在磁帶裏那幾句詩味兒很濃的情話。

但是導演在這個階段又把情緒控制得很好,每次都會在表達完情緒的時候趕緊安撫一下觀眾,要麽就是讓案情出現一絲絲新線索,要麽就是派徒弟唱一下花心給觀眾們點兒樂子(那首歌的歌名叫【花心】,周華健唱的,我看到很多答主已經不知道周華健這首當年極其出圈的歌了,心情十分喪氣)。

經過這些精心安排得零散鋪墊之後,馬哲的做夢以及後續就會讓觀眾們覺得還好、雖然我不懂但我支持你這麽演,而不是莫名感覺受到了冒犯於是就罵罵咧咧。

我看的那一場散場的時候,一半以上的觀眾都一邊走一邊嘀咕說沒看懂,這種反應就很文藝片;但沒有哪個觀眾說的是「什麽破玩意兒根本看不懂」,這對於文藝片來說很罕見。

據說今天(10月24日)這片子票房就破億了,這就說明不止我身邊的世界接受了這部電影,說明相當多的觀眾盡管是「被騙去」看的並且確實沒看懂,但仍然對親朋好友表達了值得一看的態度——人話就是「口碑很好」。

而從各個平台的影評來看,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哪個影評人跳出來說「藝術對市場做出吃相難看的妥協」之類的清高台詞兒,就說明行家們也對這片子的文藝電影身份非常認可。

這應該也是給文藝導演們指了一條新路:表達自己和觀眾們舒服竟然是可以共存的,希望文藝導演們能多在這條路上走一走,讓我們這些尋常觀眾也能多看到一些舒服的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