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寒冬擁抱你】 ,看得人心疼。
一方面,一旦你能從現有的故事裏,看出它所依賴的真實的人和事,就勢必能把自己代入到2020年初,武漢疫情的真實環境裏(尤其現階段,西安正在經歷同樣的事情)。
那種心疼,是每一個經歷過宏大歷史時刻的人,都會為之震顫的結果。
另一方面,這樣一個依賴於真實背景的電影,又擁有那麽強大的演員陣容,結果卻沒能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意義,而是僅僅停留在感動、溫暖的價值取向上。
那種心疼,是對它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的心疼。
但這並不是要全面否定【穿過寒冬擁抱你】。
絕對不是!
畢竟,作為去宏大敘事和采用方言敘事的主流電影, 【穿過寒冬擁抱你】還是在很多細節上,具備了直擊人心的時刻。
比如, 黃渤 扮演的角色叫「勇哥」、 賈玲 扮演的角色叫「武哥」,他們合在一起,就是以「勇武」的形象,去歌頌武漢平民在疫情期間的頑強精神;
它是在說,在這個以疫情為背景的故事裏,沒有翻天覆地、執掌乾坤的大英雄,只有這些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們,靠著自己的「勇武」精神,守望相助、自助互救。
比如, 徐帆 扮演的劉亞蘭,不停地催促多年的老友還錢,結果錢拿到了,卻換來老友因感染新冠已經去世的訊息;
這是電影很細枝末節的狠辣,它道出了大災面前,一部份人的無知和殘忍。
但這並不是電影要著力的點,所以它轉瞬就讓老李夫妻,在風雨中擁抱、和解。
【穿過寒冬擁抱你】的這些好,都是細微的、一閃而過的。
因為這些不是它要著力的點,它真正在意的,是要讓觀眾在這個淒厲的、殘忍的、有目共睹的無妄之災裏,尋獲到感動和溫暖。
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殘忍和無妄做支撐,而是用大量的溫暖去證明溫暖,用不斷的感動去呼喚感動,結果就是一廂情願且不擇手段的煽情,僅此而已。
這就是我們對【穿過寒冬擁抱你】的基本態度——
承認它那些細枝末節的好,也希望它能正視那些刻意煽情的不好。
刻意模糊電影定位的行銷方式
按照劇情來說,【穿過寒冬擁抱你】的定位理論上是一部圍繞武漢封城的疫情題材電影,主要展現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武漢人民是怎麽度過這段艱難時光的。
然而這部電影似乎打從一開始就決定「掛羊頭賣狗肉」了。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電影開頭的龍標審批號是 第520號 ,顯然這個數位是刻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營造氣氛。
而這種看似聰明實則突兀的安排從一開始就有模糊電影定位的嫌疑,擺明了在 往愛情片上硬蹭 。
而電影在預售期間推出的 「擁抱跨年觀影專場」 的行銷更是一種昭然若揭了。
當你購買12月31日22點02分的場次時,就會在1月1日0點分時,看到大銀幕上「擁抱吧!就現在」的字幕彩蛋,來創造所謂的「跨年儀式感」。
當我真正看到這段擁抱字幕時,除了尷尬還是尷尬。
這一系列的動作明顯是為了討好更多的情侶受眾群體,讓電影打上了非常明顯的「愛情」標簽,這也讓「疫情」這個原本的核心元素完全靠邊站,淪為了工具背景。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當年 【地球最後的夜晚】的「一吻跨年」 。在當時被無數人怒噴的欺詐行銷如今再次「借屍還魂」,似乎元旦跨年成了專門割情侶韭菜的固定檔期了。
這樣的行為實在不能不說有點惡劣。
於是當你看完全片再重新梳理片中的故事情節時,也的確會發現電影中所演繹的多個片段似乎也都是圍繞愛情來展開,甚至會有一種在看【真愛至上】的錯覺。
因此【穿過寒冬擁抱你】的 拍攝動機本身就非常不純 ,看似是又一部疫情題材電影,實際上只是利用疫情紅利來賺取廉價感動的不及格愛情片罷了。
「死亡」淪為煽情工具
「死亡」終究是非常殘酷的一個話題,任何一個重要角色的死亡在劇情編排中都是要被嚴肅對待的,應該遵循最基本的現實邏輯。
然而在【穿過寒冬擁抱你】這部電影中, 「死亡」完全成了編劇用來強行煽情的一個工具 ,絲毫不顧合理性,完全成了一種刻意,顯得極為「抓馬」,教人發膩。
例如 周冬雨 飾演的實習護士,前腳還在快樂地吃著豆皮兒,後腳就成了賈玲手中的一張黑白照,真的有種「轉瞬即逝」的感覺,基本上就是編劇要你三更死,哪敢留你五更活的感覺。
而這樣的安排不僅不能彰顯疫情期間的人世無常,只會讓人覺得「死亡」成了一種消費品,當劇情需要煽情的時候就該死個人了。
這也一並影響到賈玲這個角色之後的一系列行為,無論是塗口紅還是在雨中哭泣,都不再是一種真正的悲傷,而純然變成了為難過而難過,同樣是依附於煽情這個目的的工具人罷了。
為了拔高人物,簡直「不擇手段」。
這根本就是在糊弄觀眾,甚至是對觀眾的一種冒犯。
完全是對現實世界素材的簡單提純,然後進行機械式地拼貼,並不在意敘事邏輯上的合理性,反正到了該煽情的點兒,那就該死個人了。
同樣, 徐帆 和 高亞麟 所飾演的夫婦,為了讓他們可以在雨夜的寒冬中擁抱,為了切題,為了構建這樣一個看似感人實則「抓馬」的場景,被催債的兄弟也只能「被迫」死於新冠。
當我看著高亞麟在雨夜中停下車再沖出去強行點煙而不得將打火機扔掉的畫面,確實產生了一種「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的感覺。
而這與之後賈玲在大橋上扔口紅的片段還形成了某種尷尬的呼應,似乎角色在面臨這類生離死別之際,一定要扔掉點東西才合理,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可笑。
再看 許紹雄 和 吳彥姝 這對黃昏戀的設計,一樣本來好好的,突然飾演婦產科醫生的吳彥姝就成了重癥患者,然後再讓許紹雄一頓「瘋狂輸出」,回憶、表白等等通通來一套。
雖然最終這個角色沒有死,但是這樣的演繹同上述的案例基本上也是如出一轍。
在【穿過寒冬擁抱你】這部電影裏,「死亡」完全是可以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死亡」徹底淪為了編劇進行煽情的工具,毫無敬畏可言,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疫情期間不幸離世的患者的不尊重。
只有真摯的情感方能打動人心
從卡司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陣容是非常豪華的,首先挑大梁的是黃渤、賈玲這樣的票房擔當,然後也有徐帆、高亞麟、吳彥姝、許紹雄等演技精湛的老戲骨,更有周冬雨、劉昊然這樣的「流量」保證。
同時在完全沒有好萊塢進口大片擠壓的情況下,輕松霸占元旦檔期。
可是最終在「大廚」薛曉璐這裏,一鍋亂燉出讓人難以下咽的東西,甚至還有一些反胃。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缺乏真誠!
電影最終成為以自我為中心的一次創作,是一種純粹的自我感動,缺少真正對武漢這座城市,對武漢人民、對飽受疫情之苦的百姓的尊重。
例如,電影口口聲聲說的是武漢,但是武漢在片中基本上就被提純為「如麗洲大橋」和「熱幹面」兩個資訊點,其他的主體內容與武漢基本上沒有太多關聯。理論上來說該片換成其他城市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不同。
街道上反復出現的消殺場景也更像是一種符號,並沒有真正融入到電影劇情中,成為了一種非常抽象的表達。
再比如徐帆所飾演角色的意外懷孕,未免也太過於政策導向,且為了呼應吳彥姝的婦產科醫生的角色也顯得過於刻意。
當然高亞麟所飾演角色的反應則更讓人無法理解,老來得子就算感到高興,但疫情期間懷孕也必然更多感到擔憂才對。
而由劉昊然飾演的遠在紐西蘭的留學生則成了海外群體代表匆匆閃過,更是非常純粹的工具人。
就是說, 這些現在看上去很工具人的角色,其實每一個都可以有更好的發揮空間,都可以有更具價值的電影訴求。
但因為太過在意追求感動和煽情,他們反而完全被局限在了狹窄的角色形象裏,喪失了更具感染力的真實與可能。
這也是為什麽在一開始,我們就說心疼【穿過寒冬擁抱你】,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的原因—— 它原本可以更好,只是它沒有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