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同樣飾演悍匪,【除暴】和【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的角色有哪些異同?

2020-11-22娛樂

【除暴】上映,吳彥祖飾演殺人越貨、心狠手辣的悍匪,殺人如麻、手上沾染無盡鮮血。

這個角色,讓人很容易想到16年前【新警察故事】裏他飾演的變態罪犯。

一樣帶著團伙搶銀行殺人,一樣的嗜血狠毒,但不同之處也很明顯。

坦白說【除暴】作為型別片完成度並不低,對比這幾年的港產警匪片、品相也很有優勢,但單就吳彥祖飾演的反派來說, 角色質感未免有些「退化」。

兩相對比,十六年前【新警察故事】裏的吳彥祖,是標準的 英俊小生面孔 ,精致面孔並不阻礙他成為有潛力的好演員;

十六年後,【除暴】裏的吳彥祖似乎大費周章讓顏值下線,怎麽醜怎麽拍, 但「放棄外表」似乎對角色沒有絕對的加持效果。

倒不是吳彥祖的表演有問題,而是角色並沒有當年那般清晰的性格脈絡。

嚴格來說,兩部電影裏吳彥祖的角色,一個是悍匪,一個更接近變態。

出發點 不同, 心理邏輯鏈條 不同, 情感附著點 也不同。

這些不同點,體現在相近的原生家庭關系、戀愛婚姻關系、警匪對峙關系等模組中。

一,原生家庭缺憾。

【除暴】中吳彥祖的角色老鷹帶著兄弟小團伙,搶劫銀行、金店、運鈔車,犯下無數大案,主要是為錢為謀生。

(不排除暗含的變態快感刺激成分)

【新警察故事】裏吳彥祖飾演的高官之子,和一群富二代們搞出種種驚天血案,是為求刺激,為心底 填不滿的缺失和收不住的憤怒

電影裏一個非常重要的鏡頭,是阿祖幼年時期被虐待。

小小的孩子渾身傷痕,帶著手銬哭泣不止。

父親和母親婚姻不幸,母親覺得「你能上位都是因為我爸爸(你入贅)」,父親覺得全憑自己奮鬥。

這位父親將自己的不滿悉數發泄在兒子身上:你這樣沒出息、這樣不長進、丟盡了我的臉。

父親虐待,母親溺愛,共同養育出一個長歪的變態。

【新警察故事】裏阿祖的家庭戲份很少,但電影透過幾場爭吵、幾個鏡頭,將角色的成長環境、心理動機、原生家庭困境等問題,講得很 清楚

因為溯源清楚,所以電影最後阿祖去掉子彈、開槍求死的畫面,才能傳達強烈的情感。

父親大喊著「你讓我如此失望」,阿祖嚎啕大哭如同幼童,對著父親擡起了沒有子彈的槍。

周圍密密麻麻圍滿了警察,他如此這般動作根本是求死。

這是訣別的了斷,也是無望的仇恨,還是非常可悲的缺愛。

一面是角色的惡,一面是角色的軟弱和傷口。

惡霸和幼童兩種特色、集合在同一個角色身上。

質感很特別、叫人印象深刻。

相比之下【除暴】裏吳彥祖飾演的這個悍匪老鷹,顯得比較 普通

普通不是因為他涉案數量小,相反,這個殺人惡魔手下冤魂無數。

之所以說「普通」,是因為電影對 角色心理動機、邏輯鏈條的建構,顯得普通,和各路影視劇裏的悍匪角色無甚區別。

為謀財而殺人,高智商、嗜血、冷靜、殘酷,你看,大部份作品裏的悍匪都這樣。

【除暴】中的家庭關系,體現於最後階段的老母親角色(鮑起靜飾)。

這位老母親,起先試圖裝聾作啞、最後預設「大義滅親」。

電影裏講明白了「她不是一般人」,知道兒子的罪行。

但那又如何? 倘若將情感落點放在殺人犯的母親身上,普通觀眾很難共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悍匪最後回到家鄉、回到自己母親經營的澡堂裏, 情緒力量的維度完全落空

【新警察故事】裏最後的父子對峙,是很重要的情感重頭戲;但【除暴】裏最後的家鄉、自家澡堂等 設定更像是只落地了一半的閑筆,重點依舊在打鬥

二,戀人情感。

【除暴】中春夏飾演老鷹的妻子,老鷹在電視塔頂樓觀察城市、預演犯罪,她在那裏尋死,三番五次來卻始終下不了決心。

從活動地點的角度來說,二人在頂樓相遇反而更合理。

但電影偏偏安排了街市上的偶然相遇,給女方安排了非常戲劇性的場面,聽完老先生解簽就跑,反而有些 失真

這個角色最 重要的功能,是變態老鷹和常態生活之間的連線點

因為她懷孕、老鷹希望搶一大筆然後安生過好日子。

此處影片的擰巴, 或許在於沒處理好她是「雌雄大盜」式的女悍匪,還是正常的煙火氣的角色

若說正常,將驗孕棒放在禮品盒裏,有點嚇人。

若說不正常,她似乎又只是一個普通姑娘。

春夏的表現還有幾分少女崇拜,幾分無辜, 節奏到了她那裏莫名一半像文藝片一半像言情 ,讓人覺得沒著沒落。

後期春夏這個角色,更多是幫他 脫罪的功能進度條,在不驚奇的強行反轉裏,像個工具人。

【新警察故事】裏阿祖的女友,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 套路化 的角色,女悍匪一枚。

她和小團伙裏的其他角色一樣,大部份時候都是提供動作戲份的感官刺激,僅此而已。

雖然角色有扁平的嫌疑,但清晰。

讓人印象深刻的點,是吳彥祖的角色在她重傷瀕死之際,一邊在那張血肉模糊的臉上親了下去,一邊開槍打死她。

槍響之後,阿祖擡頭,嘴角還有拉絲一樣的口水,讓人毛骨悚然。

這個角色多變態,一下子就讓人記住了。

【除暴】裏缺這種有沖擊力的場面,不是說只有變態才能讓人記住,而是辨識度問題。

三,正邪對峙關系。

王千源飾演的警察對峙,有「貓和老鼠」棋逢對手既視感。

前半個小時的戲份,節奏緊張高能、很好看。

但二位對峙的智力遊戲式的快感在三十分鐘後就戛然而止,此後徹底變成了普通的抓逃犯故事。

一白一黑一正一反,兩位完全對位式的呈現,最後的落點是什麽

前半小時,是對案件的敘述;

穿插交替,分別從賊和兵的兩個角度來呈現,巢狀互補構成完整的敘述鏈條。

嘎嘣利落脆,好看。

但這樣的好看是表層的。

深層的賊和兵的對位,比如【無間道】裏的梁朝偉、劉德華,在無間地獄之苦裏堅信一句「對唔住,我是警察」, 造化弄人、世事無常,信念感很耀眼、悲劇感很動人

但【除暴】裏沒有這個部份,而 停留在感官智力刺激層面

最聰明的賊,最聰明的兵,互相懂得彼此,在一模一樣的位置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止步於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新警察故事】裏吳彥祖飾演的賊,對「兵」們的痛恨,來自於對父親的不滿,擴散之後做了投射。

嚴格來說這不屬於正邪對立、黑白賽局的部份,而是父子親緣問題。

歸根結底,【新警察故事】裏反派角色塑造最大的亮點,在於讓人覺得他惡貫滿盈他該死的同時、又能對他心生憐憫和唏噓。

【除暴】裏用了大量篇幅描寫角色性格,卻未能形成強烈的情緒感染力。

舒心結語

兩部都是型別片 ,某些時候這類影片中打鬥戲份的精彩程度、場面的緊張刺激感,甚至比角色塑造更為重要。

顯而易見,【新警察故事】的動作設計明顯優於【除暴】,隱隱有武俠畫風、重表現;【除暴】 更粗糲更生猛、重「戰鬥力」,但在觀賞性上卻更遜色。

當然這並不是說【除暴】不好看,【除暴】雖然不那麽亮眼、但 作為院線電影整體完成度並不差。

或許只是無法對標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