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大家對章子怡的演技是否過譽了?

2018-09-19娛樂

文|A-RO

是的,過譽了。

本文討論範圍僅在中國演藝界,將不會同世界級同期演員對比。

01

在中國演藝界內,我們必須承認,章子怡是絕對有實力的,沒有實力的人在她這個層級是無法存活下來的。

章子怡

但是她沒有她想的那麽厲害。在與她同期的中國女演員中,比她好的、或者跟她一樣優秀的人太多。只是沒她幸運。

甚至有些人早已結束圈子,成家照顧子女去了。

有人吹捧章子怡的演技,章子怡確實用她的才華、努力、天賦所凝聚成的演技感動了觀眾。也用她的選擇、堅韌走出了成功之路。

她的優勢和能力無需多言,太值得新生代演員學習。

然而我們仔細思辨,章子怡能夠叫得出來的大作中,她或許都不是那部作品中最佳的亮點,最大的亮點是影片的導演。

——章子怡電影列表(源於百度百科)——

1
2
3
4

為什麽說章子怡不是影片最大的亮點?答案藏於章子怡的片單中。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除了她的成名作品【我的父親母親】,

但凡她演的國內名導作品,總有另一個女主在演技和外貌上絲毫不遜於章,甚至比她還強、是她的前輩作為影片第一女主,與章子怡時刻對比。

或者這部影片壓根就不是以女性為主角的。

比如:

羅伯·馬歇爾-【藝伎回憶錄】 鞏俐、楊紫瓊;

王家衛-【2046】劉嘉玲、王菲;

侯詠-【茉莉花開】陳沖;

李安-【臥虎藏龍】楊紫瓊;

陳凱歌-【梅蘭芳】陳紅;

婁燁-【紫蝴蝶】李冰冰;

張藝謀-【英雄】張曼玉。

章子怡不是不好,她非常優秀。

只是常年娛樂圈中的資本和吹捧讓她太過於自信了。她自己被光環沖昏了頭腦。

她以為她的演技和導演作品是互相成就。

別鬧了。換個人,戲照樣紅。

因為章子怡所出演的諸多影片中,頂級演員是個群體。而非她自己。

章子怡(左)童瑤(右)

跟章子怡長得同型別的女演員非常多。

童瑤就是其中之一,假設這些電影換了童瑤。或許不會對這些電影的「紅「造成什麽本質影響。

為什麽?

因為演員陣容還有周潤發、陳沖、楊紫瓊、張曼玉等人撐著電影呢。

況且還有可能電影大導會根據童瑤特點進行指導,呈現出另一種角色感。

演員是一個被動的職業。

一個角色會有多個適配的演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選中誰,要看幸運度。

這個職業太需要幸運了。

無疑章子怡比別人幸運太多。更可怕的是,她比常人更努力。努力、幸運、天賦在她的身上緊密結合。

然而幸運總是遭人眼紅。根據中國傳統美德,擁有幸運的人,應該更努力更謙遜,而非更招搖炫耀,對人刻薄。

畢竟我們都愛溫厚的人。

沈澱安靜,人們才會看到和接納你幸運背後的努力。大聲喧嚷,只能讓人們覺得你的幸運遠超於努力。

02

在電影的世界中,演員演技很重要,但是沒有觀眾想的那麽重要

因為電影鏡頭下影響演技的因素太多。

糟糕的演技誠然可以毀掉一部影片,但是光有出神入化的演技卻未必能拯救一部影片。

這與戲劇和電視劇截然不同。

演技的影響力,在一下三個領域呈遞減趨勢:電影<電視劇<戲劇

為什麽要聚焦演技的影響力?

原因很簡單。【我的父親母親中】也好,【臥虎藏龍】也罷,章子怡有天賦不假。但那可不僅僅是她「演的好」,而是張藝謀導的好。

【我的父親母親】章子怡表演gif

張藝謀必定是手把手教、親身示範。該怎麽笑、笑到什麽程度,怎麽擡頭,從哪走到哪兒...。

攝像師出身的張藝謀在畫面構圖、光影處理等視覺方面的天賦有目共睹,拍攝角度、光線、景別都會影響最終演員的表演質感。

關曉彤在張藝謀【影】中表現gif

李安就更別提了,調教演員的能力絕佳。

湯唯【色戒】gif

章子怡出演的影片都是國內頂級大導演的作品,在國際上都是有著響亮名聲的。

導演隨便甩幾個電影技術,並提供一些演員培養技巧,都能夠把演員的演技拔高一個度。

如果脫離了這些光環呢?走進表演的本質,章子怡的能力究竟在哪?

曾經我們看不出,但現在可以了。因為她出演了電視劇。

現今世界環境中,電影仍是以導演為主導的表達,每一部成功的電影,它的演員表演大多會由導演親自引導。

或者導演具備極佳的捕捉的能力,不管演員怎麽演,只要在專業範圍內,導演都能捕捉最好最自然的鏡頭。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麽張藝謀、馮小剛等國內導演都會演戲、李安也明確表示過他心目中【色戒】的最佳男主人選是張藝謀。

以上也解釋了為什麽李安啟用新人湯唯,依然能夠成就【色戒】,張藝謀采用倪妮創作出【金陵十三釵】等諸多案例。

【金陵十三釵】玉墨gif

為什麽人人都愛大導演?這就是原因。

【多說一句,你們有發現張藝謀指導下的章子怡、倪妮、關曉彤,在表演細節上有些相似嗎?】

03

演員是電影的構成要素之一,電影的核心要素是「攝影」。

演員與服化道都是電影構成一部份。

一部電影一個半小時,與動輒40多集的電視劇相比,它鏡頭數量相對較少。

與不可中斷的戲劇表演相比,電影可以透過蒙太奇拼接。

就連剪輯都可以影響表演感受。蘇聯導演柯瑞肖夫的剪輯實驗就是最好的例證。

因而,電影有足夠的時間細細挖、摳每一個鏡頭。

觀眾在觀影時,似乎過於放大了「演員演技能力」。

要知道你在電影銀幕上看到的那些哭的梨花帶雨、讓人揪心的「演技」,可不是演員一個人的功勞。

與之加持的還有電影的鏡頭語言運用(景別、光影、色調、聲音等),這些手法能夠相當程度的觸發觀眾感覺。

電影善於運用的特寫鏡頭具有極強的情緒捕捉力。可以放大「人物」的情緒。

做個簡單的測試。

你們不妨嘗試開啟手機前置網路攝影機,自己按照不同遠近距離拍攝自己同一個表情。效果截然不同。配合上打光、妝容,一點點變化都是大不相同。

對於有些電影而言,哪怕演技不夠卓越,影片依然成功。

舉例而言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南韓影片【寄生蟲】,在窮富階級架構下產生戲劇沖突,片中導演很執著窮富對比。

然而觀影過後,許多人很難認可影片中樸素丹(窮人姐姐)和崔宇植(窮人弟弟)的「演技」和服化。

青春面容

換而言之,這倆人誠然無法給觀眾一種「窮人家」孩子、身上有異味的感覺(電影中一直在強調異味)。

窮人兒女全景 氣質爆棚

一方面是由於二人的服化和前期鋪墊等問題,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兩位演員看上去太過於美好了。

窮人家女孩:精心染色的頭發和造型
窮家人男孩:幹凈清爽

兩位年輕演員在演戲姿態上和處理上還有待提高。

在影片中給富家女和窮人家男孩的手部特寫時,完全看不出區別,都是白而嫩。

富家女兒 手部特寫
窮人家男孩:近景鏡頭(看手)

你能相信窮家人一家子是靠折披薩盒兼職果腹的嗎?這樣的手,哪裏像折了上千紙盒子的手呢?

窮人家集體折盒子換錢

我們再來看看貧富雙方住宅對比和家庭成員數量對比。

二者家庭成員數量一致

上窮,下富

窮人家住的地方臟亂差

窮人家住房位置gif
窮人家衛生間

富人家住的地方整潔有秩序。

富人家
富人家

可是,窮人家的小孩對比富人家的小孩在外貌氣和內在氣質感上,不僅沒有被比下去。反而還勝出一頭。

窮家女:看一下皮膚狀態
富家女:看一下皮膚狀態

影片中富家太太在特寫鏡頭下,可以明顯看出她臉部的僵硬和不自然(在韓圈中算相對自然的臉了)。

在整個表演中,這個女主人非常繃,她出場的第一幕我就懷疑這個女主人是不是飾演一個具有精神問題、或者藏有秘密的角色?結果她的人設是傻白甜。

富家女主人

能夠明顯看出反差的是是窮富雙方夫妻的對比。其中,南韓影帝宋康昊準確抓住人物形象,做到了精準表達。

窮家夫妻
富家夫妻

可見,【寄生蟲】中演員和演技在某種程度不夠完美(不是說他們演的不好,只是相對於這部電影獲得的高度而言,我個人還挺喜歡這姐弟倆 )。

這可不能完全怪演員,整部電影觀賞之後,我實在很好奇導演奉俊昊是否重視演員演技和服化問題?或者他知道演員表演的能力有所欠缺?是否忽視了演員的服化和細節?還是說這麽安排這是故意的?

即便如此,這也沒有耽誤【寄生蟲】是一部絕佳電影,因為電影的內容構成、電影語言的技術性運用、場面排程、節奏控制實在是令人贊不絕口。

這是說電影演員不需要演技麽?或者演技不重要麽?

當然不是。

只是對於電影而言,演技或許沒有觀眾心中想象的那樣具有超級決定性作用。

不是說大咖雲集、老戲骨匯聚,這部電影就一定好。比起大咖,大導的號召力要更強。觀眾還是很期盼大導作品的。

演員演技很重要,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任何一個構成都不能拖影片總水平的後腿。

【寄生蟲】演員表演也是在表演水平線內的。

可不像林允【美人魚】、黃子韜【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吳亦凡【致青春 原來你還在這裏】中那樣過於誇張的尷尬表演。

電影中,演員是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演技是演員必備的能力。

它與聲音、光影、景別、色彩、鏡頭、構圖等一樣重要,不分先後。然而,它並非獨樹一幟。

演技或許不是電影最重要的構成元素,但它是不可缺、不能拖後腿的元素。畢竟任何一部優秀的電影,各個方面都不能拖後腿的

04

如果想要真正的看一個演員到底演技如何,那還是透過戲劇舞台進行考核比較靠譜。

哪怕是個不會演戲的人,也可以去嘗試演電影和電視劇,但是到了戲劇舞台上,這個人必然露餡,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會淪為笑柄。

這一點無需多說。國內諸多演技類競技綜藝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海娃的蜜汁走位、螞蟻競走了十年了……

電影或者電視中,一句「媽已經走了十年了」沒說好,可以重錄。

但是戲劇的舞台上出現這種錯誤,就只能換得觀眾無情的嘲笑。

不同於電影,戲劇的核心要素是「表演」。

【戀愛的犀牛】

在戲劇舞台上不僅考驗演員的聲、台、形、表,更考驗他們的果斷、臨場反應、耐力,當一個演員真實的面對台下的觀眾,他還需要拿捏好沈浸角色與觀眾之間的關系,戲劇舞台上,觀眾的反應會在第一時間回饋給演員,而演員又該如何保證自己不受影響,始終沈浸角色。這個舞台上不可以剪輯,也不可以重來。這些我們都清楚。

當然,這並不是說戲劇演員就比影視演員高貴。

影視演員表演的是片段與片段、鏡頭與鏡頭的組接,拍攝不按順序來,還要吊威亞、他只是電影的一環、拍攝場地一大群人圍著,工作人員也非常多。一定程度上會會對影視演員極速入戲提出挑戰。

演技環境方面,影視於戲劇的確有所不同,辛苦的點也不一樣。但回歸到表演本身的東西並無不同,演員的綜合素質也並無不同。

說到章子怡,我們拋開她的一切光環,她的表演是否比別人的高級?

「高級」一詞,不是用了多少技巧。而是你是否用一顆角色之心,換回了觀眾之心。

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評價演員演技好壞的群體就是「觀眾」,因為「演」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觀眾懂得「你」這個角色;相信「這個角色」在銀幕中、熒屏裏、舞台上真實的存活;用最真實的感覺和情感打動觀眾。

表演藝術不同於其他藝術。哪怕是觀賞電影,或許觀賞者還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去理解導演手法。觀賞美術和音樂,需要了解繪畫技法和樂理知識。

表演藝術不同,它很特殊。因為演員演的是個「人」,觀眾也是人,這會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演員演的如何,每一個觀眾都能感受到。

雖然電影中這種表演具有欺騙性。電影是集體藝術,更是產業。太多因素會影響表演呈現。

有的演員正常高水平發揮,結果遇見糟糕的攝像和淩亂的剪輯,一地雞毛。

有的演員發揮不出色,奈何團隊給力,可以彌補缺陷。

因而,演員或許會根據能力分出大致的層級,在同一層級內,不應該有人受到過譽稱贊。

當表演老師播放教科書影片片段,誇贊某些演員的演技出色時候。我們也必須要清晰的分辨,這不是演員本身一個人的努力和成就。這成功的一幕背後,是演員的努力加之無數人和因素的推動。

除非一個演員成為卓別林或者李小龍那樣耀眼到難以超越的等級。

那樣的等級不僅要求演員本身的能力要在世界範圍內站在金字塔尖上。甚至可以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

電影只是他們的表現媒介。值得尊敬的是這個人本身

李小龍最光耀的成就,是他透過電影向世界傳播了中國功夫。至今影響深刻。

卓別林最閃亮的成就,是他自導自演,透過電影手段,以喜劇來諷刺現實,警醒人們,傳遞下層人民的感受,他代表的是戰爭年代中的希望。

這些偉大的演員都做出了巨大的的社會貢獻,影響了整個時代。是歷史的偉人。

這不僅是演員的高度,更是做人的高度

05

在電影的世界中,章子怡是個極度幸運的演員,跟諸多名導合作過,得到了最好的熏陶。

不僅如此,她還跟更多的優秀演員合作過,演員是要互相成就的。

看看她的片單中的對手演員,鞏俐、張曼玉、陳沖、梁朝偉、楊紫瓊、周潤發、鄭佩佩。都是她的前輩。這些前輩在表演上能文能武。

隨便一個都能帶飛起她。實戰是最好的進步,如果這樣都不進步,那可真就是廢料了。

再觀章子怡的片單。她的優秀的電影作品集中於2010年之前。拍攝的多為歷史、古裝題材,題材類似。章子怡還有諸多打戲影片。

有人說,武戲比文戲難。

不,想要做到極致,二者都很難。

但只要你在一個領域做得出色,就可以得到認可。

比如武戲的成龍大哥

比如文戲的愛德華·諾頓

(參考影片【一級恐懼】強烈推薦,愛德華·諾頓處女作分飾人格分裂兩角,角色轉換讓人大嘆這簡直是長得一樣的兩個人,直接斬獲奧斯卡最佳男配,秒殺一眾分飾多角色的演員。這部片簡直是愛德華·諾頓的個人秀!)

在章子怡崛起的10年(2000-2010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開啟後,中國武俠劇逐漸衰退,不再像上個世紀末主流香港武俠電影。那時的香港影壇是中國的半壁江山,隨便挑出來一位都是能文能武也能舞

武戲越來越少,會武打的男女演員越來越少。

時至今日,你能在商業主流電影裏看到新生代演員陣容的武打題材片麽?看不到,因為很少有人拍了。

這是市場決定的。

因而說武戲比文戲難的,所以章子怡才好的說法,似乎說不通。

是中國電影市場不再給真正的武打演員機會了。

章子怡最大的亮點,在於對自己狠,這是應該學習的精神。

尤其在現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娛樂圈,想要找到章子怡這樣對自己狠的女演員,四舍五入等於為零,現在這個圈子來錢太快了,不需要廢什麽努力。

或許章子怡都莫名其妙,自己年輕的時候拼死拼活賺名氣和金錢。

今天的流量們根本不care大導的戲,去了也無非是鍍金,反而大導還要仰仗他們的流量。

這些流量瞪瞪眼睛嘟嘟嘴,就可以透過一部小網劇大爆、隨後獲得數不清的廣告,賺來數不清的錢。

這些錢或許是曾經的章子怡上了三四部大導戲才能賺到的。

章子怡怎麽也沒想到,在自己快到50歲的時候。這20年的時光,不僅武戲衰退,國內這個圈子已經不在乎「演技」了。

就連北電、中戲、上戲招生來的學生,畢業之後也只會賣萌。

唱歌的去演戲,演戲的去帶貨,帶貨的去上綜藝,上了綜藝的去寫書。

「術業有專攻」這句話不再適合我們的演藝界。「哪裏有錢哪裏有我」才更適合

這讓章子怡,和她那個時代的女演員變得尤為珍貴。

令人難過的是,當今國內演藝界,確實難以找到下一批像章子怡及其前輩們一樣,文武雙全肯吃苦的演員了。

更令人心碎的是,即使演員有其心,市場也不會給其機會和時間。

中國泱泱人口大國,缺什麽都不缺人。缺的是人才,而人才需要時間和培養。

章子怡還是幸運的,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幸運,而是一代人的幸運。因為那個時代的演藝圈還是認可一個人的努力,並且會給新生代演員成長空間。

倘若放置今日流量迅速變現娛樂圈,想要成就一個章子怡這樣的影星。現在講究流量分級和圈層化,想要像章子怡被捧上所謂「神壇」,這比登天還難。

流量榜單

反觀歐美電影圈,

以商業性著稱的好萊塢,尤其鐘愛動作片,因為電影中的大量動作能夠刺激吸引觀眾,一定程度上提高票房。

雖然速食化的流水線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多,但對於演員而言,市場的需要,讓好萊塢的演員們能文能武,最起碼在專業範圍內。

這才應該是演員的必備基礎。

再觀2000-2010年,國內外市場環境是不同的。

那時的歐美逐步開始了全面數位影像電影時代,詹姆士·卡麥隆的【鐵達尼號】於1997上映,其中500多個合成鏡頭;【侏羅紀公園】1993年上映。

更別提諸多三維動畫電影。綠背摳像、動作捕捉、大部份無實物表演等條框卡著演員。

歐美完整的電影工業化體系和電影技術的變革,使得歐美演員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淘汰,

他們需要非凡的想象力和表演基本功,才能塑造真實可靠的影片人物形象。

而那個時候,國內數位技術處於萌芽階段。

電影仍然可以為演員提供實拍條件、即便有數位技術的參與也只是部份參與,演員還是能夠從布景環境中獲取演員氛圍感。

加之導演的手把手教導,這或多或少幫助演員減輕了壓力,尤其對新人演員更為友好。

李安指導吳倩蓮演戲

章子怡是個當之無愧的好演員。但還是那句話,她不是唯一的那個,也不是最好的那個,沒有人是最好的那個。電影與表演都是「藝術」,如果「藝術」能用「最」字來衡量,那麽藝術早已衰敗消失了。

我們不能否定章子怡的天賦和努力。然而在演藝界,章子怡並非是那個唯一具有天賦和努力的人。

06

2021章子怡的電視劇【上陽賦】上線。這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視劇。

電視劇與電影二者本體都是聲和光,視聽語言並沒有太大區別,最大的區別是技術不同。最直觀的就是接收終端的差異:一個銀幕大,一個熒屏小。

大部份電視劇拍攝的內容可要比電影冗長的多,台詞也更密集、細節更多、拍攝行程也很快,這對演員就提高了要求。

當章子怡走下大導作品堆砌的電影神壇,開始走上拍網路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上陽賦】時,觀眾才會恍然大悟。

在電視這個小熒幕中,79年的章子怡的演技並沒有比同年齡段的孫儷、周迅、趙薇要高級到哪裏去。她們都是如此優秀,各具特色。

那麽憑什麽章子怡章子怡要在業務能力上享受到高於其它演員的盛贊?這何嘗不是過譽。

她只是會演的人之一。

2000年【我的父親母親】獲得柏林銀熊特別獎,當章子怡穿著肚兜站在領獎台的那一刻,世界都看到了她的野心。她沒有辜負她的野心。

時代、對手、努力、幸運共同成就了章子怡。

但也僅此而已。

—————————End—————————
電影最重要的那部份是什麽?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電影最重要的人員是誰?

導演、剪輯、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