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聽說有人要拍中國乒乓,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計畫估計很懸,不一定能拍出來。原因很簡單,表面上看起來運動題材受眾很廣,粉絲很多,又天然熱血,理應很容易成為爆款。但現實是,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比賽拍不好,被球迷噴得狗血淋頭;比賽拍好了,也不加分,可能還會因為門檻提高趕走普通觀眾。
究其根本,觀眾走進電影院,是想看有意思的故事,而不是體育比賽直播。如果花太多精力在打球的「動作」場面上,很容易忽略了故事本身,導致一部電影看似打得熱鬧,實則索然無味。
我自己拍過,所以知道一局乒乓比賽裏,哪怕是一分球的一個動作,可能都得花上半天拍攝。演員動作對了,攝影機跟不上;攝影機跟上了,對手的動作又慢了。就這樣反復調整,反復磨,最後呈現到戲裏的,可能就不到半秒鐘一個鏡頭。
只能說【中國乒乓】的劇組真的很勇,體育電影這麽大一個天坑都敢跳。我一開始並不看好這部電影,甚至是抱著想要「看笑話」的心態走進首映禮的,但最終成片確實超出了我的預期,尤其我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真的蠻「好笑」的。
面對前述兩面不討好的難題,導演選擇回歸電影的本心:精彩的故事,有意思的人物,動人的瞬間。
我個人最喜歡的兩個段落,第一個是國家隊兩名球員被外派到歐洲打球。由於身處異國,長時間無人可以對話,只能反復看著電影錄像帶解悶,以至於能夠背下整部電影的每句台詞。那種深夜裏無人傾訴的孤獨感,我作為十年北漂一下就被擊中了。
另一段,是鄧超飾演的戴教練在決賽失利以後,整個人進入了天旋地轉的眩暈狀態裏。導演用新穎的視聽語言巧妙地表現了這段戲,讓觀眾得以同步感受到主角此刻的「痛苦」與「迷茫」,進而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舉上面兩段例子,是想說導演和編劇在「故事」本身下了很大的功夫,大大加強了本片的可看性。包括我前面提到的,這部電影其實蠻「好笑」的,有幾個包袱甩的還不錯,全場哈哈大笑那種。【中國乒乓】本身是個蠻嚴肅的題材,但好在鄧超這次在處理喜劇的時候比較克制。這種「克制」是好的,因為幽默和尷尬往往只有一線之差,就像撓癢癢一樣,輕一點才能讓人真正笑出來,手法重了反而適得其反。
鄧超和俞白眉能靜下心來,穩穩當當,甚至說穩中帶皮地去拍一部電影,其實已經是一種進步。在當下日漸浮躁的市場裏,尊重觀眾,好好講故事,這份誠意觀眾肯定能感受得到。
另外,對於熟悉幾代中國乒乓人的我來說(之前因為創作相關題材從容國團開始了解國乒歷史),「找原型」也是觀影的一大樂趣。因為一些原因,裏面的角色改了幾次名,但你依然能夠透過他們突出的性格和傳奇事跡快速對應到原型。比如,我特別喜歡飾演「某不懂球胖子」的年輕演員丁冠森,他特別有靈氣,把一個小機靈鬼演得活靈活現,一下子盤活了整個電影的氣氛。
同時,我也很喜歡本片對最大反派「瓦爾德內」的塑造,不矮化不黑化,把他描繪成一個「高大有風度」的人,這樣的對手才讓人覺得可怕。
必須承認,桌球在中國,不僅僅是一項運動,也不僅僅代表金牌。桌球可以說是側面反映了幾段歷史時期,並且塑造了民族的共同記憶。我記得當時采訪一些老球迷,他們不僅對幾代胖球隊員如數家珍,說起1995年天津主場死戰瑞典的時候(同時也是本片最後一場大決戰),那種蕩氣回腸的感覺,宛如這場比賽昨天剛剛結束;以及不管是不是球迷,可能都聽過當年那句著名的「嫁人要嫁劉國正」。
桌球給大家留下了太多刻骨銘心的記憶,在回看那些經典的逆風翻盤時,我也會被球員永不言棄的精神感動得不行。我想這也是行業這些年來一直努力創作體育電影的根本原因,哪怕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也想努力把這些瞬間用電影的方式再次記錄下來,讓觀眾看到,一座冠軍獎杯背後,其實是幾代人的犧牲和努力,是一個團隊台前幕後不計得失的付出。王者之師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知道我們曾經輸過,曾經被人看扁,才會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勝利,並且帶著這份永不言棄的精神,一直戰鬥下去。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