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筱拉
編輯|知愚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曹雪芹學會在揚州瘦西湖畔主辦了一場畫展。
主題是,「曹雪芹家族與【紅樓夢】文化展暨沈琳、陳林‘紅樓人物’書畫展」。
有意思的是,這個沈琳不是別人,正是87版【紅樓夢】中平兒的扮演者。
【紅樓夢】中,平兒是王熙鳳的特別助理,在賈府擁有很大的權力,可以代替王熙鳳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她身處高位,卻秉持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處處寬以待人,得到賈府上下一致好評。
當年,沈琳將平兒忠心耿耿、行事周全、人美心善的完美形象,完美地展現了出來。
現在,她怎麽又成為畫家了呢?
沈琳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母親懷上她9個月時,一家人從北京到了揚州。
1965年1月1日,沈琳在揚州出生。
上了小學之後,因參加學校思想宣傳隊,9歲的她開啟了住校生活。
在宣傳隊裏,朗誦、唱歌、跳舞,她都有參與,並且表現不俗,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
12歲那年,有個文藝夢的沈琳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考入南京藝術學院。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江蘇省揚劇團,成為單位重點培養的花旦,主演過【白蛇傳】、【紅色娘子軍】等劇目。
1983年,【紅樓夢】劇組到劇團挑選演員時,18歲的沈琳穿著黑衣黑褲,安安靜靜,給人的感覺就是活脫脫一個冷美人。
劇組人員認為,她的清冷氣質與妙玉的清高形象很是契合,那時的她也覺得自己的心境和妙玉很貼近。
不過經過反復斟酌,導演組最終決定讓她出演平兒。
沈琳不曾失望,而是欣然接受,她覺得能演【紅樓夢】就挺好。
正是這種隨緣隨性的人生姿態,引出了她與後來丈夫吳曉東的緣分。
吳曉東進組時,劇組第一期培訓班已接近尾聲。
他的目標角色是賈璉,因而要拍攝試戲小品。
可是沒有搭戲的人,而那時的沈琳已經試過平兒的戲,就有人告訴吳曉東;「你去找一下沈琳,請她配合一下。」
兩人一碰面才發現,他們之前就偶遇過。
原來,初到劇組的吳曉東,在一個有著太陽還下著牛毛雨的浪漫黃昏,一個人閑逛時,遇到了一個黑衣黑褲的美女。
兩人都知道對方是劇組的人,還閑聊著一起走了一段路,只是誰也沒有問過對方叫什麽。
不錯,那個黑衣美女,正是沈琳。
自此,緣分的齒輪正式轉動起來。
兩個人拍的小品是【俏平兒軟語救賈璉】,因為彼此都不好意思直接表演「親密」動作,沈琳就只在旁邊出聲對詞,吳曉東完成動作上的獨角戲。
第二期培訓班,吳曉東去車站接站,接到的人中就有沈琳,為了感謝她之前幫忙搭戲,就主動請她吃飯。
【紅樓夢】中,賈璉與王熙鳳是夫妻,而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丫頭,也是賈璉的妾。
吳曉東因為賈璉角色的需要,就經常去找住在一個宿舍的王熙鳳扮演者鄧婕和沈琳,和她們聊天,幾人也時常飯後一起散步。
他最終被定下來演的,不是賈璉而是賈蕓,錯失了在戲中與沈琳搭檔的機會。
但是,在那段時間的頻繁接觸中,別樣的情愫早已在兩人之間生根發芽,離開劇組後,他們就確定了戀愛關系。
不過, 能歌善舞的沈琳去了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吳曉東則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學習,兩人開始了異地戀。
沒有現在便捷的通訊,正所謂「那時車馬慢」,兩人的感情,主要就靠著頻繁的書信往來維系。
他們基本一天一封信,偶爾兩天一封就算懈怠了,在信裏,沈琳會用「小耗子」、「老牛」之類的昵稱,吳曉東會有意在信紙上弄些水滴痕跡,說那是思戀之淚。
異地戀雖然辛苦,他們卻營造出了獨有的浪漫。
直到六年後,沈琳回北京。
兩人於1995年結婚。
沈琳生下女兒後,還是需要經常北京、廣州等多地跑,無法很好地照顧家庭和陪伴孩子,兩人就決定,她放下事業,回歸家庭。
沈琳說:「人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如果自己覺得,某個階段某件事是必須去做的,就能做得高高興興。
她認為,為人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理應照顧,自己「宅」的性格也正好適合居家生活。
所以,全職在家的沈琳,沒有一點糾結和不甘,更沒有任何煎熬之感,盡情地享受著陪伴孩子成長的美好和幸福。
而身為丈夫的吳曉東,看得到她在家中默默承擔了很多,完全懂得她的付出和難處。
後來,孩子長大了,沈琳覺得在家裏太閑,就重新拾起畫畫的愛好。
她先是自己畫,後來為了進一步提升畫技,在2017年拜著名畫家王劍為師。
在中國紅學會原會長張慶善的建議下,她選擇了【紅樓夢】作為繪畫題材。
畫起畫來,沈琳也是相當投入,有時一畫就是十幾個小時。
創作中,她將過去的藝術經驗融匯貫通,再融入對【紅樓夢】人物性格命運的理解,豐富作品的思想內涵。
賈寶雲、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秦可卿等人物,一個接一個,被她用畫筆生動詮釋出來。
正式拜師學習後的六年裏,沈琳已經舉辦了四次畫展。
對於接下來的創作,一方面,她想畫出一個自己心中的曹雪芹;另一方面,她還將嘗試更多的主題和類別,進一步拓寬創作領域。
沈琳認為,平兒具有中國傳統智慧裏的平胡之風,深諳退讓之道,並且曹雪芹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有深刻意義。
再看她這些年的生活經歷和現在的松弛狀態,發現她也早將這些智慧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
無論何時,她總能夠調整好心態,順其自然;事後,不會計較曾經錯過了什麽,而是看到自己收獲了什麽,真正做到了「讓選擇變得正確」。
如今的沈琳,妥妥的人生贏家無疑了。
事業上,成功轉行成為畫家。
家庭上,與吳曉東攜手走過多年,依然恩愛如初。
她看著他時,眼裏還是愛意滿滿;他依然記得,和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見面的具體情形,兩人曾經的諸多點點滴滴;兩人會抽時間,一起去探望留學西班牙的女兒。
沈琳的經歷也啟示我們:
女性啊,拼事業也好,回歸家庭也罷,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利弊,選擇現階段適合的生活方式,並且能夠在其中自洽就很好;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用心,說不定在將來的某一刻就成為強勁助力;
人到中年,也並不意味著人生定型,只要敢於嘗試,依然可以全新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