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風起洛陽】有哪些值得深扒的細節?

2021-12-04娛樂

12月25日剛更新···

【一、南市賭場「窈娘」穿的衣服有來頭!】

第二集「積善坊」為避嫌化名「積善博坊」,裏面賭場的老板娘叫「窈娘」, 窈娘一出場所穿的衣服著實引起了我的註意。 包括第三集宋軼飾演的柳氏出現時,身上穿的也是相同特點。

【風起洛陽·第二集·賭場】
【風起洛陽·第三集·婚約】

窈娘穿的襦衫外面披著一條薄而寬的批帛,這個東西叫 「帔帛」 ,其穿法是有出處和淵源的,完全還原了唐代女士的穿衣方法,我給大家展示幾個唐代墓葬壁畫裏面真實的當時的穿法,你就能夠感受到了。

唐·懿德太子墓葬壁畫中的【宮女圖】和【團扇宮女圖】都穿了這樣的一件帔帛,如下:

上面左圖:右邊這位是一位女官,梳的是高聳的單刀半翻髻(梳該發型的宮女一般年齡較長且為女官),緋衣長裙,右側佩戴組綬,肩披綠色帔帛;後面的女性頭梳丫髻,身穿綠衣長裙,手持串珠,形象較小,看上去是前面一位的隨從。

上面右圖:持團扇宮女,緋衣長裙、綠色帔帛,梳螺髻。

由此可以看出,【風起洛陽】劇情的服飾是經過了一番思考的。

【二、武則天身邊高級宮女的「條紋裙」有歷史原型!】

劇中第六集,巽山公給武則天送了一面銅鏡,來回通報的那個宮女身著一身長裙,這身衣服不是服裝道具組隨意為之,而是有歷史原型的,叫做「條紋裙」。這種裙子在唐代,尤其是在唐代早起,盛極一時。一般來說,唐代早期的墓葬當中,全部都有著條紋裙的女官和仕女。

【風起洛陽】第六集
【風起洛陽】第六集

這種裙子受漢、胡著裝風氣的共同影響下融合而成, 一般來說穿這種裙子的女性,一般為漏肩設計、胸部袒露較大、外加一件帔帛繞肩垂下,極為優雅大氣又不失豪放。但是劇中的這件衣服就稍顯拘謹了,因為上面裹的很緊、沒有漏肩, 朋友們,我並沒有開玩笑,事實上就是如此。比如下面我給大家展示兩件唐代墓葬壁畫中的唐代現實條紋裙的穿著。

上圖左邊:唐代韋貴妃墓葬壁畫,此韋貴妃不是中宗的韋後,而是李世民作秦王時所取如夫人。壁畫中的女子頭梳椎髻,鵝蛋臉、柳葉眉、丹鳳眼、櫻桃小嘴;穿褐色長袖上衣、肩披淡綠色帔帛,下身褐色條紋長裙,足蹬黑色雲頭履,優雅中不失率性和天真。該圖眉毛很有特色,後面我會說到唐代女性妝容,會具體說。

上圖右邊:唐代李爽墓葬壁畫,李爽該人唐書無傳、已經不可考,但是墓中出土了大量唐代文物和壁畫。該【吹橫笛伎樂圖】大概是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間繪制,圖中女伎梳雙環望仙髻(關於唐代女性妝容和發型,我後面會專門說),雙手執橫笛向左側轉身,面向右側,正在專註地吹著笛子。身穿低領緊袖白襦,外套紅色半臂,長裙有紅色條紋。

【三、高級官員佩戴不是「金魚」而是「金龜」】

唐宋高級官員佩戴「金魚袋」我們恐怕不陌生,但是你自己看這個劇中服紫的高級官員的金魚袋上,不是「魚」而是「龜」,說明道具組還是比較細致的。

【風起洛陽·第一集】
【風起洛陽·第一集】

我先說說「魚袋」吧。

「魚袋制度」是唐宋時官員依據品級高低佩戴不同魚袋以證明身份的身份等級制度,始於隋唐、盛於中唐至宋,宋以後衰弱。

先區分幾個概念:魚符、魚袋、金魚袋、銀魚袋。

唐代的高官要佩帶「魚符」;裝魚符的袋子叫做「魚袋」;袋子上用金來裝飾叫做「金魚袋」;袋子上用銀來裝飾叫做「銀魚袋」。

那麽魚符的作用是什麽呢?

很簡單,就像我們看過的清宮劇出入宮門都要「腰牌」一樣,魚符就是相當於是唐代的腰牌。就是防止有人隨意出入宮廷,帶來安全威脅。【新唐書·車服誌】說,「高宗給五品以上隨身魚、銀袋,以防召命之詐,出內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飾袋。」

但是武則天時,暗讖她姓武,是玄武,就是龜了,曾改佩魚為 佩龜

【風起洛陽】是武周一朝,所以高級官員自然佩戴的是「金龜」、「銀龜」,而不是魚。李商隱有詩「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玄宗時賀知章請李白喝酒所謂「金龜換酒」也就是這個原因。

【四、聯坊大廳當中的「水晶吊墜」是怎麽回事?】

你們在看劇時註意到聯坊大廳中的「水晶吊墜」了嗎,像我們今天豪門大戶裏的水晶吊墜燈。

【風起洛陽】第七集4分鐘左右
【風起洛陽】第三季16分鐘左右

這個東西,你可以說是「水晶」你也可以說是「寶石」,可能很多人就疑惑了,唐代有這麽時尚的現代化的東西嗎,有!而且制作之精美是你無法想象的。

下面我給大家展示兩件唐代的水晶或寶石的寶貝:

1.唐代水晶八曲長杯

唐代水晶容器迄今為止出土的並不多,這是目前考古發現的唯一一件唐代水晶長杯,為什麽叫「八曲」——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八瓣」,為什麽叫「長杯」——因為它的形狀是長的而不是圓的。

今天的「水晶」在唐代被稱為「水精」,唐代往往把水晶制品比擬為冰、水、露珠甚至月光,總之就是很珍貴。從文獻來看呢,水晶多產自西域諸國,這些國家也常常向唐朝進貢水晶制品。

上面這件長杯有伊朗薩珊王朝銀器的造型風格,但是伊朗薩珊等相關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類似的水晶制品,所以這應該是唐代的中國工匠根據中西方的融合特點所制作的。

這個杯子我可以說上五個小時,奈何時間有限,先說到這吧,大家可以關註我哈哈,有時間我專門說。

2.唐代出土寶石

唐代何家村窖藏中出土了很多寶石——藍寶石、黃寶石、紅寶石、綠寶石,這說明寶石在唐代就是王公貴族追捧的物件,是身份的象征。何家村窖藏中的寶石都被存放在一個提梁銀罐中,現在保存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展中,下面我放一張照片:

【五、王一博和宋軼回門時喝酒的酒杯是件寶貝!】

第7集,王一博和宋軼(百裏和七娘)回娘家時和巽山公喝酒,桌上的酒杯一下就蹦到了我眼裏,它不是一件普通的東西,是有歷史原型的。

這件酒杯是銀制酒杯,原名叫做 「鎏金蔓草花鳥紋高足銀杯」 ,現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中,是我很喜歡的一件物件,因為它1000多年前在制造時,收到當時拜占庭風格的影響。這件東西是1982年在西安市韓森寨電車二場出土的,唐代的東西無疑。

下面我來解讀下這只杯子,因為篇幅有限,我也只能簡單介紹,更多內容,你們可以在評論區Q我,我針對問題來解答。該物的原件如下,看完之後,我再解讀。

鎏金蔓草花鳥紋高足銀杯 」:

1.「鎏金銀杯」——說明該杯的胎底質地是純銀的,上圖中有金黃色的原因是因為在銀制胎底之上鍍了一層金,所以叫「鎏金銀杯」;

2.「高足」——該杯是多曲圓形杯體,侈口厚唇,深腹,中部有一折棱,下接細柄高足。高腳杯在唐代非常流行,受中西文化、經貿交流的影響,這種高腳杯廣泛套用於唐代王公貴族及有錢人的家中。

3.「蔓草花鳥紋」——該高足杯上端為一圓拼狀托盤,中間有一算珠式節,下部外撇張開,足沿為花瓣形。杯身以折棱為界鏨上下兩層花瓣,每瓣內飾萱草紋以及鴛鴦、喜鵲、奇洛基等飛鳥紋,花瓣邊沿以忍冬花紋裝飾。

這件寶貝的尺寸:高6厘米,口徑7.7厘米,足徑4厘米,重96克。

一般來說,在唐代用這種杯子喝西域的紅葡萄酒居多,在唐代各種墓葬壁畫中廣泛呈現用高腳杯來喝酒的場景,有大有小,上面這件高腳杯算是高腳杯裏器型比較大的。

【六、武思月「女著男裝」穿的胡服有歷史依據】

【風起洛陽】中,王一博所飾「百裏弘毅」、宋茜所飾「月華君」和的服飾都有翻領、窄袖、小腳褲的特點,這是唐代胡人服裝,是唐代民族融合的體現,且該服飾應為胡服男裝。

在唐代,女侍著男裝比較普遍,且男裝一般為「大領胡服」。

【風起洛陽·第二集】

下面我舉幾個歷史上真實的唐代女著男裝胡服的例子。

1.唐墓葬·房陵大長公主墓壁畫。

房陵大長公主墓壁畫·托盤提壺宮女圖

該仕女都是當時流行的女侍男裝裝束。當然,房齡公主是唐開國皇帝高宗李淵的女兒,她是673年死的,比【風起洛陽】劇中的時間要早起碼20年(武則天690年稱帝),服裝上肯定也是有些微的變化,但是基本還是這麽個情況。

2.唐墓葬·永泰公主墓前室東壁北側的壁畫。

永泰公主墓前室東壁北側的壁畫

壁畫中最左邊第一個仕女,她的穿著就是標準的唐代女侍男裝胡服,且戴黼頭。永泰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兒,也是武則天的親孫女,701年死的,所以該圖和劇中的衣服年代應該幾乎相似。

劇中對主要演員的服裝道具還是比較用心的,但是也有很多小bug,比如下圖:

【風起洛陽·第二集】

月華君右側的老百姓所穿的衣服就是一個大bug,紫色衣服絕對不是平頭老百姓能夠穿的,不是有沒有錢買的起的問題,而是僭越哈哈。

【七、唐代「道教」為國教,但武則天房裏為啥有佛像】

劇中第二集,武則天第一次出場時,在她的仙劇殿裏躺著一尊「臥佛」。好多人會奇怪,唐代的國教不是「道教」嗎,怎麽天子的寢宮奉的是佛像?

【風起洛陽·第二集】

其實武則天是一位信奉佛教、支持佛教事業發展的佛教徒。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奉佛於首。 武則天稱帝之後,一反李唐皇帝「道在佛先」的先例,明確規定執行先佛後道的政策。長壽二年(693),武則天命舉子等罷習道家【道德經】。

2.禮敬高僧。 作為一個盛世皇帝,武則天在位期間對國內知名的高僧都加以禮敬。天冊元年(695),義凈三藏自天竺取得梵本經論約400部,共有50萬篋,佛陀舍利300粒,回到洛陽,武後親自到上東門外拜迎佛經。

3.建寺造像。 在建寺塑像方面,武則天曾將自己的住宅供給寺院以安佛像,依舊規制重造明堂,高294尺,東西南北300尺。上施寶鳳,火珠代之。

4.封號向佛。 武則天登基為帝時,加的尊號是「金輪聖神皇帝」。根據史料記載,她在朝堂上設定佛教七寶,包括金輪、白象等,每當重要朝會時就擺出來。這顯然是受佛教影響。

【八、武思月的「女裝發型」有歷史考證!】

說實話,這個劇無論服裝、道具都有一定的考證,但是唯獨「發型」相對來說顯得不專業,不能夠還原大唐盛貌,但是王一博和宋軼結婚時,宋茜飾演的武思月著女裝去祝賀時所梳的發型,還是有一定的出處的,只不過真實的大唐該款發型要比劇中好看太多。

我們先來看劇中:

在歷史原型中這個發型叫做「單刀半翻髻」,梳這種發髻的人年齡一般都是比較長的,是女官或者有一定定位的宮女,不是普通的小宮女。這種發髻盛唐時開始在宮中流行,後傳於貴族和民間婦女中,是盛唐極為時髦的發式。

比如我給大家看唐代懿德太子墓中的一幅【宮女圖】,書的就是這種單刀半翻髻。

還記得上面這張圖嗎,我們在說「帔帛」的時候講到過,你看右邊領頭的宮女書的發髻就是單刀半翻髻,氣質一下就出來了。

另外永泰公主墓中的那幅著名的東方維納斯的那幅【九宮女圖】裏,也有宮女梳這種單刀半翻髻,如下:

上圖是非常有名的一幅圖,叫做【九宮女圖】,是武則天孫女李仙蕙墓中壁畫,兩邊墓道分別各有一幅,這一幅最左邊的宮女是女官、領班,你看她梳的也是單刀半翻髻。

【九、王一博、宋軼結婚時,為什麽用扇子遮著臉?】

唐宋流行用團扇,

明清流行用折扇。

【風起洛陽】描寫的是大唐盛景,所以扇子自然也是團扇。但是王一博和宋軼結婚時,為什麽宋軼飾演的柳七娘要拿一把扇子遮住臉呢,這牽扯到扇子的用法,它不僅僅是一個扇風納涼的工具,還有它特殊的時代用法。

結婚時用團扇擋住臉的這個行為,從唐代開始盛行一直延續到宋代,它有一個獨特的稱謂,叫做 「卻扇」 。具體來說,其實就是新郎新娘交拜後,放下扇子的這個動作,卻扇就表明從此成為夫妻了。

結婚時,用扇子遮住臉的目的主要是遮羞, 就像後來新娘子入洞房要蓋紅蓋頭一個道理,只不過用團扇擋臉更考驗手力和平衡哈哈哈。當然,除了遮羞,還有人說這樣可以辟邪,那就無從考究了。

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記錄了一件事情,說「灞州一宦家娶婦,甫卻扇,新婿失聲狂奔出」,新娘子剛拿下扇子,把新郎嚇跑了哈哈哈,也是奇葩。

但是團扇的用法還有好多,絕不只是「卻扇」這一個。大家可能以為團扇是女士用的,不是的,在唐宋男士也用這個團扇,比如宋代的時候,團扇有一種用法非常好,叫做「便面」。

什麽叫「便面」?

如果在街上遇見不想打招呼的熟人,就用扇子擋住自己的臉,就叫「便面」。 你可能乍一聽,這不是不禮貌又情商低的行為嗎?

不是這樣的。「便面」並非不禮貌的行為, 反而是一種減輕交際成本和人情負累的方式。 心情不好,想不說話就遮一下不說話,多好,不像我們今天,再煩一些人,見了面總得擺出一副假惺惺的笑臉來,一個字,累!

【清明上河圖】是最能夠顯示北宋時期風土人情的記賬本,在圖中就有「便面」的場景。

在【清明上河圖】臨近卷尾的說書處旁有一個窮酸文人帶著帶著書童上街,路到一個騎馬的官人,這位官人帶著一個護衛和馬夫,像是得勢者。官人正想側身和窮酸文人打招呼,無奈文人以扇遮面,意思是,對不起您嘞,爺今兒不伺候哈哈。挺好。

而在北宋,便面又多了一個原因,就是回避黨爭對手。你比如說,當時李公麟和蘇軾倆人因為黨爭的原因,關系變得十分微妙。李公麟在汴京遇到蘇家的人,就用扇子遮面不打招呼,南宋邵薄在【聞見後錄】中說,人情「其薄如此」。其實,不光是李公麟,北宋其他的文人當時也經常這樣,是當時流行的自保之舉。

【十、聯昉的內奸「馴隼人」是個什麽職業?】

第7集,聯昉查內奸時,說到了一個職業叫「馴隼人」,什麽叫做「馴隼人」?「馴隼」是個什麽職業?在唐代到底有沒有這個職業?

在唐代,確實有「馴隼」的職業,「隼」就是鷹一類的東西,就是把野生動物馴服的意思。

但其實在唐朝不光是馴隼,馴什麽的都有、馴哪國動物的都有。一方面是展示唐代的國力之強盛、四方來朝;另一方面,唐代前期經濟發展、百姓樂業,生活一富足,大家尤其是統治階級等貴族就想玩點不一樣的東西,由此,就有了「馴某某」的事情。

怎麽證明這件事情在唐代真是發生呢?

【新唐書·百官誌】記載:殿中省監掌天子服禦之事,武則天聖歷年間,設定閑廄使,「閑廄使押五坊,以供時狩:一曰雕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鷹坊,五曰狗坊」。五坊在哪裏呢,在大明宮東內苑,專職皇宮中狩獵動物的飼養和訓練。

都說「上行下效」,皇宮中如此,達官貴族及普通百姓家裏難免也有相似的情況出現。

以上是歷史文字記載,有沒有圖呢,有!比如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是唐代懿德太子墓葬壁畫中所畫的。

1.懿德太子墓第二過洞東壁的【架鷹馴鷂圖】:

2.懿德太子墓第二過洞東壁的【馴豹圖】:

3.懿德太子墓第二過洞東壁的【架鷂馴犬圖】:

【十一、劇中到處都是「牡丹「】

該劇大街小巷姑娘們出門必手持牡丹,這符合唐代洛陽城的風貌。唐代盛行牡丹文化,據李肇的【唐國史補】記載: 「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暮春,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 意思是說,在農歷三月十五日前後,西京、東都的牡丹花盛開,誰要不去賞牡丹,便會被視為是一種恥辱。由此可見,當時賞牡丹是大唐的一種時尚。

【風起洛陽·第一集】

有唐一代關於「牡丹」的故事太多了,且說兩個:

1.傳說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酒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百花懾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惟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

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後,便又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開的更盛。因為這種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剛,矢誌不移,人們贊它為「焦骨牡丹」。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花兒更紅更艷了,所以後人起名叫「洛陽紅」。

2.有一年,興慶宮中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宴飲,沈香亭中牡丹盛放,唐玄宗興致大發,對樂人們說:「賞名花,對妃子,不應再唱舊樂詞!」於是,樂師李龜年便急忙去找李白賦新詞。

李白當時在街上喝酒,被李龜年請來後,便趁著酒勁,當場寫下【清平調】三首,其中一首雲: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幹」 ,「名花」謂牡丹、「傾國」謂楊貴妃,人花相對、兩相歡愉,玄宗開心不已,由此高看李白。

【十二、劇中大興「告密之風」的銅盒子有bug!】

武則天上位之初,為穩固政權,大型告密之風,普通老百姓皆可高密。到哪裏告呢?武則天發明了一個盒子——四面信箱,名叫「 銅匭 gui」,劇中有體現,但是有個bug,歷史中的這個 銅匭四面四個顏色,而不是像劇中這樣是個金色的盒子。

【風起洛陽·第一集】

也就是說,歷史上的銅匭不光是一個高密的工具,還可以做其他功能,比如:

1.延恩匭:青色的那一面,功能:有能建言以養人及勸農之事者,可投書於青匭。

2.招諫匭:紅色的那一面,功能:有能正諫論時政之得失者,可投書於丹匭。

3.申冤匭:白色的那一面,功能:有欲自陳屈抑者,可投書於素匭。

4.通玄匭:黑色的那一面,功能:有能建言獻策以謀智者,可投書於玄匭。

高密的工具有了,高密者也享有很高的待遇,就是說武則天要鼓勵告密,具體流程是怎樣的呢?

比如說,某地老百姓想要高密了,那麽就可以找所在地的長官說想高密,然後該官員不允許問高密內容,必須立馬給這個老百姓高頭大馬、按照五品官的待遇,把他安全地護送到洛陽,所以高密人的待遇非常好。

如果高密者所說的查有實證,那麽馬上給這個人加官晉爵;如果所說的並沒有證據,結果並無此事,那麽也沒關系,還會把他安全地送回老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國官員、百姓人人自危,這就是武則天的鐵腕整治手段的表現之一。

【 十三、劇中女性額頭上的紅色斑點是什麽?】

【風起洛陽】劇中的女性額頭上好多都畫著紅色的斑點,這些斑點是畫上去的嗎啊?有什麽樣式講究嗎?

唐代的貴婦,不僅服裝奢華,面部上的妝容也很特殊。我就先著重說一下額頭上的這個「花鈿」。

關於花鈿,有一個美好的傳說。

南北朝時,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有一天臥在含章殿的屋檐下休息,梅花恰好落在了她的額頭上,呈現出五個花瓣的形狀,並且用手拂之不去,洗了三天才洗去。後來,宮女都覺著個這個東西好看,也紛紛效仿壽陽公主。

當然,你說「梅花落在額頭三天洗不去」反正我是不相信的,但是能夠感覺到那時的「花鈿」的大概由來,就是 新奇好看

關於「花鈿」,說3個小問題:

1. 花鈿都有什麽樣式?

孫機在【中國古輿服論叢】中,總結了一些花鈿的樣式,如下圖:

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

上圖,大部份取自唐代墓室裏的壁畫、敦煌莫高窟唐代的壁畫和新疆阿斯塔納出土的文物上的人物形象。

上圖對比電視劇中的花鈿樣式,還是有一些出入,但大體也是差不多的。

2.花鈿是畫上去的嗎?

【木蘭辭】所謂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這個「花黃」就是指「花鈿」。你看,它說的是「貼」而不是「畫」,可見,花鈿是貼上去的。

那麽古人都是用什麽來剪下、制作花鈿呢?

用以剪花鈿的材料有很多,比如 金箔、紙、魚腮骨、鰣鱗、茶油花餅等 多種。剪成後,存放在妝奩內。

古人有專門裝花鈿的盒子,叫做 「花合」 。下圖是石渚長沙窯出土的唐代瓷盒蓋,蓋子上寫著「花合」兩個字,可見應該是盛花鈿的盒子。用的時候,一般用呵阿膠把它貼在眉心處。

3. 花鈿一般都是什麽顏色呢?

唐代的花鈿一般分為 紅、綠、黃 三種顏色。

紅色最多,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種絹畫、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花鈿,大多都是紅色。綠色的也叫翠鈿,也就是杜牧所說的「春陰撲翠鈿」。再比如說,宋徽宗摹張萱的【搗練圖】,其中婦女的花鈿就有綠色的。

其實不光是花鈿,眉毛、腮紅等都有唐代特殊的用法,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可以在評論區跟我說,我就先不過多鋪排了。哈哈哈。

【十四、劇中的「太子」和「太子妃」到底是誰!】

【風起洛陽】劇中的太子叫「李頓」、太子妃叫「杜氏」,這些顯然都是化名,就像【長安十二時辰】中稱唐玄宗是「四郎」其實他是「三郎」,稱「李泌」為「李必」一樣,都是為了避嫌。具體避什麽嫌,好多朋友問過我,其實很簡單,影視劇是娛樂、是演繹,目的是好看好玩,如果該影視劇構建在具體而現實的歷史背景當中,就會有各種爭議,所以為了避開這些爭議,明明白白告訴你我們這個是演繹,制片方就會進行一些刻意的回避,但是又要讓你能夠聯想到歷史原型,所以都變成一些「模棱兩可」的擦邊球式的改名。

要想知道劇中太子「李頓」和太子妃「杜氏」的歷史原型是誰,我們就需要按圖索驥。

劇中第11集,公子楚(東川王)和武則天對話時,武則天有這麽一段話:

由此,我們知道「當今的太子」曾經「被趕下皇位」,武則天一共有4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這四個兒子當中,李弘年輕早逝排除,李賢只當過太子所以無所謂「被趕下皇位」,那就剩下李顯和李旦了。

在這一點劇情當中,武則天接著說「他(李頓)本是皇帝,卻要將天下交給他的嶽丈」,如下:

此話一出,就非常明了了,曾經因為「要將天下交個他的嶽丈」而被擼掉皇位的只有「中宗李顯」一個人,而李顯的皇後就是「韋氏」,也就是歷史上那位處處想模仿她婆婆武則天、野心很大但沒啥能力的那位。中宗李顯即位後,對皇後韋氏無所不從、百依百順,當然他也想培養自己的勢力,所以就重用外戚,李顯想讓韋後的父親韋玄貞當一個豫州刺史,結果裴炎出口阻止,李顯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武則天一聽大怒,不久便把李顯給廢掉了。

當然,李顯說的這句話也不過是一句玩笑,誰會把自己的天下給別人呢,恐怕最重要的是武則天這時野心勃勃想當皇帝罷了,於是,這句玩笑變成了武則天廢掉李顯的最重要的原因了。

知道了劇中「太子李顧」就是「中宗李顯」、「太子妃杜氏」就是「韋後」這個資訊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為啥第一集太子妃剛出來時,有人說太子妃老了。而且知道這些資訊,就可以給這個劇的時間點定位了,後面的好多劇情我相信也就可以更好地解讀了。

【十五、「西域的棗酥」有歷史原型,且和歷史一模一樣!】

第9集永川郡主壽辰,宴飲各方來賓。劇中出現了一個「西域的棗酥」,朋友們,你們如果覺得這個點心只是隨意找個道具來用用,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個「棗酥」是有歷史原型的,而且和一千多年前留下來的棗酥(聽著是不是不可思議,但卻是留下了實物)一模一樣,我們先來看劇中的點心模樣:

下面我就和大家展示一下1000多年前的唐代所存留下來的真實的點心,你會發現和劇中的形狀都是一樣的,先看圖:

1960年至1973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了數枚花式各樣的點心,有梅花式點心、菊花式點心、四棱式點心、四瓣花紋點心、八瓣花紋點心等。

這些點心制作精美,以小麥粉為原料,采用捏制或模壓制成,說明當時人的面點制作技藝和審美情趣也已經相當高超,我們今天吃的點心也不過如此吧。

朋友們,這還是在新疆的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點心,這要是西安或者中原地區能夠出土點心的話,那應該更精美和更符合唐代人的審美和生活吧。但不管怎麽說,唐代人的飲食理念和習俗,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食物中體現得一覽無余。

下面研究一點硬核內容。

新疆阿斯塔那地區出土的唐代點心有什麽物理特征。

1⃣️制作精美,呈土黃色。外觀有的像花瓣 ,有的像麻花,有的呈長方體狀,總之形式多種多樣。做工也比較精細。

2⃣️面點十分堅硬,手感像磚頭一樣,某些部位有殘缺,中間還有些小孔洞,可能因水分失去所致。

3⃣️經相關工作人員對其中含水量進行了測定,所出土唐代點心中水的品質分數只有8. 5% 。原因大概是面點的埋藏地區地勢高敞、氣候幹燥,年降雨量僅50 mm左右,水的蒸發量大。墓穴處在夾有砂礫的土層中,墓室正面有泥墻,可防止外面水分浸入,使面點長期處於幹燥環境中,導致其含水量降低。當然,也正是因為水含量低,所以唐代墓葬中的點心才能有效地防止了黴變發生,這是它完好保存的主要原因。

4⃣️唐代墓葬中點心能夠完好保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墓室處於一種封閉狀態,造成墓內極其缺氧,不易使有機物氧化變質,這也是面點保存完好的另一個原因。

5⃣️所出土唐代點心,其主要原料是小麥。

6⃣️為了探討唐代點心所用面粉的精細程度,相關工作人員對其中鋅量進行了測定。得出的結論是,唐代點心所用面粉的加工精度較高,屬精面粉系列。同時發現,測定前研磨樣品時,唐代點心的研磨後粒度非常小,特別光滑細膩。這也說 明唐代面粉加工精度是很高的。當然,這與加工小麥所用磨具的硬度、篩具的粗細及磨碎次數和方法有關 ,與所用小麥的產地也有一定關系。

【十六、高秉燭用的綠色玻璃杯,即便在唐代也是個古董!】

第11集,高秉燭和東川王在娼館秘密見面,他們倆使用的酒杯也是直往我眼裏蹦。

看到這只綠色的玻璃杯了嗎,它有歷史原型,其原型現在藏於寧夏固原博物館,名稱叫做「琉璃碗」,我給大家看看這件寶貝的原圖:

這件東西其實不是唐代的東西,我先說一下它的來歷。

這個琉璃碗是1983年在固原原州區南郊鄉深溝村的「李賢夫婦合葬墓」中出土的, 該李賢可不是武則天的兒子,而是北魏、西魏、北周的名將,502年出生、569年逝世,也就是說這件綠色的琉璃杯至少也是569年的東西(其實還應該更早,它應該是李賢生前使用過的東西),那【風起洛陽】這個劇的時間定位呢,我上一次已經說了,劇中是李顯第一次被廢之後,我們就暫定為690年的話,那這個杯子在劇中出現時,它應該也是個古董了,有著120多年的歷史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杯子的出現是個bug,唐代不是沒有玻璃杯,但它應該更精致。

好了,我們說回到這件琉璃杯本身。

它高8厘米、口徑9.5厘米、腹深6.8厘米,下腹最大徑9.8厘米,重245.6 克。碧綠色,透明度較好,玻璃內部有一些小氣泡(說明技藝還不是特別成熟),直口,矮圈足,外壁飾以凸起的圓形裝飾兩周,共14個(上圈8個、下圈6個),上下錯位排列。凸起的凹面球在玻璃杯上形成一個個凹透鏡的感覺。

其工藝特征是使用燒吹技術制造,然後利用雕花技術進行腹部、底部凸飾及口緣的整形。內壁光潔,外壁有薄層的金黃色分化物,主要分布在下腹和底部,屬波斯薩珊王朝玻璃制品,經科學檢驗屬鈣鈉玻璃,與波斯玻璃成份致。

我剛才說唐代的玻璃杯應該更為精致,因為篇幅有限,我在這裏先不給大家舉例了,後面劇中碰到我再給大家展示唐代的寶貝,大家一定要跟上我哦,我每天都會更新的。怕丟了就點選下面卡片加我關註:

【十七、劇中「內衛府」的建築圖樣,來源於一件國寶級墓葬壁畫!】

【風起洛陽】裏有一個重要的機構叫「內衛」,就是武攸決和武思月他們兄妹倆那個部門,內衛的辦公地點叫「內衛府」,這個機構規模非常宏大,劇中截圖如下:

我看到這個建築我就會心一笑,哈哈哈,這個建築完全是仿造唐代墓葬壁畫中的一幅圖叫作 【闕樓圖】 ,當然如果把儀仗圖也一起來看的話叫 【闕樓儀仗圖】 是陜西歷史博物館18件國寶級文物之一(陜博18件國寶級文物當中,有5件都是墓葬壁畫,大家如果感興趣,評論區和我說,我來和大家一一解讀) ,這幅圖也是登上央視【國寶檔案】節目的。我先來和大家展示原圖(一小部份,因為原圖太大了):

上圖我把儀仗的部份拿掉了,因為太大了,陜西歷史博物館我去過多次,其中唐代墓葬壁畫展裏面有幾幅闕樓儀仗圖是最大的,氣勢恢宏、大氣磅礴,這個壁畫的主人是誰呢?

懿德太子。

懿德太子名叫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嫡長子,母親是韋後。李顯就是【風起洛陽】中的李顧、韋後就是劇中的杜氏。李重潤降生的時候就被武則天的老公唐高宗李治立為皇太孫。後來李顯被廢、皇太孫也被廢,貶為庶人、囚禁起來,哎,武則天對她這些子孫還是挺狠的。後來中宗復為皇太子,李重潤被封為邵王。

後來李重潤因為得罪了武則天的面首張昌宗、張易之,被二張知道後向武則天匯報說李重潤等人僭越謀反,結果被武則天處死,死時僅19歲,相當於武則天作為奶奶親手殺了自己19歲的親孫子。哎,可惜了。

再後來,神龍政變、唐中宗李顯復為皇帝,追贈李重潤為皇太子、謚號懿德,陪葬乾陵,或許是對自己兒子的心痛惋惜和愛憐吧,懿德太子的墓葬極為恢弘,是有名的「號墓為陵」的代表。

劇中的「內衛府」建成闕樓圖的模樣,倒是做了一些研究,但是並不符合內衛府的規制,因為闕樓就是高樓大廈,「人臣將相,至此則思其所闕(缺),故謂之闕」,是皇宮大內的意思,而不是皇宮外的一個辦事機構。

【十八、劇中人戴的帽子,上面的兩個「小球」到底是啥?】

【風起洛陽】裏會看到唐代人帶的帽子很特殊,其實仔細看看並不是帽子,而是一塊包頭巾,但是你會很奇怪,為什麽所有人的包頭巾包出來的頭發都是一樣的呢?難道頭發的濃密、多少都是一樣的嗎?上面的兩個小球到底是頭發還是什麽?

1.唐人襆頭裏面到底是什麽?

唐人襆頭基本上都有相似的造型,像上圖一樣,上面高高隆起一對駝峰一樣的東西,這個是不是頭發呢?

陜西乾縣唐代章懷太子墓壁畫中人物

顯然不是,要不然也不會梳的這麽整齊和一致。所以這個襆頭裏頭一定是有東西的。因為:

①人們的頭發有疏有密、有多有少;

②大唐盛世,也要追求一種統一的頭飾。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所以「巾子」誕生了,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唐代人們襆頭裏麵包著的,不直接是頭發,而是在頭發上還罩上了一個統一發型的、像帽子一樣的東西,叫「巾子」。

2.有沒有沒被襆頭包裹的單獨的「巾子」出土過呢?

當然有,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的唐代墓葬中就出土過唐代的巾子,其實就是一個罩在頭發上的有固定發型的東西。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唐代巾子,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增訂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頁。

3.這個「巾子」是用什麽材質做的呢?

巾子的質地一般來說有很多種,早先多是用藤條編的,以櫧皮為裏。櫧是一種常綠喬木,木材堅硬、可制器具,後來為了輕便,就以紗為襯裏。當然,還有草編的巾子,這種主要就是因為便宜。但是有些巾子的材質是比較特別的,比如說隋朝「禮官上疏裹頭者宜裹巾子。以桐木為之內,外皆漆」。還有,武則天後來賜給百官「絲葛巾子」。

總之,只要質輕,而且能夠硬挺,一般來說就可以用作巾子的原材料。

4.唐代的這種「高巾襆頭」是誰開始推廣的呢?

先說答案,是 武則天

其實唐初,包括隋朝,襆頭的形制一般都是又平又小的,甚至於襆頭之內並無巾子,直接就是裹的頭發。比如唐高祖李淵對於之前歷朝首服高聳就非常差異,以至於非常不理解地問令狐德棻說:「比者,丈夫冠、婦人髻,競為高大,何也?」就是說,為什麽這些男人女人的帽子和發髻都梳的這麽高啊。

【步輦圖】中人物的襆頭

到武則天時代,也就是武周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唐會要·輿服上】之「巾子」條記錄說:「天授二年691年,則天內宴,賜群臣高頭巾子,呼為’ 武家諸王樣’」.

因為巾子決定襆頭總體外形輪廓,所以只需賞賜大臣們和之前的巾子不一樣,就可以改變官常服系統中的視覺呈現。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武則天的舉動,總體上對李唐的官常服的傳統形制進行了一次重大「革命」。

【十九、王一博和宋軼結婚時,為啥王一博跪下、宋軼站著?】

有人問我第3集,百裏弘毅和柳七娘成親時,為啥百裏弘毅要跪下、柳七娘卻是站著的?

【渤海國記】說:「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為例。自唐武後尊婦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什麽意思?自古結婚之時,男女都要跪拜,男方跪在左手向、女方跪在右手向,但從武周朝開始,女人地位提升,所以女人不用跪拜。有沒有歷史依據?據說莫高窟裏就有記錄晚唐男跪女不跪風俗的壁畫,但是雖然全網路都在說這張莫高窟壁畫,誰也沒有真正找出來過,我也是很無語哈哈。

【二十、七娘離家出走時,王一博問的「魚膠」、「面靨」是面膜嗎?】

第14集,柳七娘離家出走,王一博著急忙慌的到她房間尋找,結果發現了一個「空盒子」,七娘的侍女說這個盒子是裝「魚膠」的,然後接著說七娘貼的「面靨」也不見了。於是,好多朋友在彈幕上說「古代竟然還貼面膜啊」等之類的留言,也有朋友問我到底什麽是「魚膠」和「面靨」。

朋友們,還記得我在本文上面 【 十三、劇中女性額頭上的紅色斑點是什麽?】 說的唐代女性眉心額頭上的那個紅點是什麽嗎,叫「花鈿」,這個花鈿是貼上去,而不是畫上去的,所以【木蘭辭】說「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一樣的道理。

那麽用什麽把花鈿貼在額頭上呢?

就是用「魚膠」或者「呵阿膠」之類的東西貼在臉上,所以,上圖中王一博拿的那個裝魚膠的盒子,其實就是相當於「裝膠水」的盒子哈哈哈。

第二個問題。

柳七娘的侍女說的「用魚膠貼面靨」的「面靨」又是個什麽東西?

「面靨」不同於「花鈿」,剛才說了,花鈿是額頭上的紅點,而面靨可能是兩個位置的臉部裝飾,制作方法和花鈿差不多,也是貼在臉上的,哪兩個部位?

1.面靨貼酒窩處。

唐代美女追求妝容美,往往在酒窩那個地方貼兩個紅色的小點,雖然我們欣賞不來,但是對唐代婦女尤其是貴族女性來說,這是他們追捧的事情。該劇中沒有女性畫這個東西,可能是因為用我們今天的審美來看的確不好看的原因吧,但是我在之前分析【長安十二時辰】的劇中,說到了這個東西,截圖如下:

【長安十二時辰】第9集截圖

2.面靨貼鬢角處。

這個部份的妝容有個專門的名字叫「斜紅」。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木女俑的頭像,其面部除了剛才說的那些妝面之外,兩邊還有兩道斜線,這叫「斜紅」。

這種「斜紅」在古書中有沒有記載呢?

也有,比如【玉台新詠】卷七,皇太子【艷歌十八韻】就說 「繞臉傅斜紅」 ,就是這個東西。唐代羅虬的【比紅兒詩】也有記載: 「一抹濃紅傍臉斜」 ,指的也是斜紅。

另外,除了新疆出土的木女俑之外,西安郭杜鎮執失奉節墓壁畫的舞女像及阿斯塔那出土的【桃花仕女圖】、【棕櫚仕女圖】中,都有斜紅的出現。

【二十一、唐代有「馬紮」這種東西嗎?】

【風起洛陽】第13集、14集都出現了一種「坐具」——馬紮,有朋友問,唐代有馬紮嗎?這東西什麽時候興起的?我先來給大家看看劇中截圖:

【風起洛陽】第13集第31分鐘左右
【風起洛陽】第14集第32分鐘左右

上面的「馬紮」原名叫「胡床」,也簡稱「床」。

對這個東西,我們並不陌生,還記得小時候背過的那些古詩嗎?

  • 李白說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小男孩騎著竹馬圍著一個馬紮轉,還邊玩弄著青梅。
  • 李白又說 「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 ,離開的時候家裏什麽都沒有,只有東墻上掛著一個馬紮。
  • 李白還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拿一馬紮坐在院中,腳前的月光就像白霜一樣;擡,頭看看天上,有一輪皎潔無瑕的明月;低頭看看地下,讓我想起了故鄉的親人。
  • 上面的床,都指胡床,也就是馬紮了。 那麽,問題來了。

    一、胡床是什麽時候發明的呢?

    現在國內普遍的說法是,「胡床」起源於漢代晚期, 後經隋唐、五代的發展,在宋代逐漸成熟,並衍生出「交椅」這種比胡床多了一個靠背的、更為舒適的垂足而坐的家具。

    下面的柱形圖,是二十四史中所出現的「胡床」「交床」「交椅」次數的統計圖:

    正史中所載胡床、交床、交椅的出現次數柱形圖

    而實際上,從全球的角度來說,胡床的產生絕對不止起源於漢代晚期(公元200年左右)。

    其實, 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胡床,是在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墓室中的一件實物,是實物!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內胡床

    那麽,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是 什麽年代 呢?

    他是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末期的一位年輕法老, 年代大概是公元前1352年。

    朋友們!

    漢代晚期是公元200年,

    古埃及圖坦卡蒙是公元前1352年,

    這中間相差1500年!

    註意,相差 還遠不止這1500年

    因為,在古埃及圖坦卡蒙墓室中發現的實物,不僅只有這件胡床,也就是馬紮;還有一件非常精致的交椅,而且這件交椅結構繁瑣復雜、外觀精美大氣,儼然就是當時宮廷中法老的寶座。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室內精致的交椅

    朋友們, 胡床和交椅一起出現,而胡床發展到交椅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公元前1352年圖坦卡蒙死時,胡床已經產生好多好多年了。

    舉個例子,在中國,胡床有記載是在漢代晚期(公元200年),而普遍有交椅是在宋代(公元1200年),這就要1400年。這樣看來,古埃及的胡床說不定還可以再早1400年出現,也就是公元前2752年。大家想想,那時候中國是個什麽時代,那是「大汶口文化時期」,是「新石器時代晚期」。

    哇,太可怕了。 那麽,問題又來了。

    二、中國最早的「交椅」出現在什麽時候?

    在中國古代一些圖畫中,有交椅出現。比如宋代【春遊晚歸圖】中肩扛交椅、宋代【蕉蔭擊球圖】中女士所坐交椅、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櫃台前放置的交椅等。

    【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交椅

    但是,在中國, 有圖可考的最早的交椅出現在五代。

    敦煌壁畫五代第61窟西壁五台山圖中有一把交椅,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交椅影像,圖中的朝山香客肩膀上挎的帶靠背、交叉腿可折疊、二出頭搭腦為曲形、坐面是穿繩為軟屜的交椅。

    【二十二、晉王和武攸決喝酒時用的「玻璃盞」是個bug!】

    第17集第32分左右,晉王和武攸決喝酒談事,桌上放著一桌菜,還有兩個玻璃盞引起了我的註意,因為這個東西的原型我非常喜歡,是陜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個物件,我們先來看原圖:

    朋友們,看到上面截圖了嗎,這件玻璃盞看上去非常現代,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是一件現代的設計品,其實不是的。它的原型是陜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玻璃盞」,我先來給大家看看原圖:

    原物非常精美,說實話,現在好多的玻璃杯都趕不上這件東西的精致程度。器皿淡黃色、透明、壁薄而精致,杯與托之間嚴絲合縫,非常精致。

    那我為什麽說劇中這件東西的出現是一個bug呢?

    因為這個玻璃盞不是「酒杯」,而是「茶盞」,是用來喝茶的。唐朝帶盞托的茶碗已經備受青睞,並且茶盞開始配有盞托。茶盞托的款式造型也已經達到形式多樣了,所使用的材料也不一而足,並且已經發展成為專用飲茶的器具,這件東西就是唐代專門用來喝茶的器皿。

    根據【法門寺物賬】記載,這件玻璃茶盞是唐僖宗於公元874年供養給釋迦牟尼佛指舍利的。那麽接下來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件東西是不是中國工匠制造的?

    是的,因為公元9世紀左右,飲茶的習慣還沒有傳到歐洲等地,所以這件茶盞不像上面所說的李賢夫婦墓出土的那件玻璃杯一樣是舶來品,它是一件純正的大唐寶貝。

    【二十三、晉王和武攸決喝酒時的「酒壺」有什麽功能?】

    第17集,王和武攸決喝酒時桌上的酒壺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叫作「註子」,我先來給大家看看截圖:

    看這件東西下面貌似有一個蓮花樣的底座,這個裝飾是幹嘛的呢?

    這種酒壺叫做 「註子」 ,在北宋極為興盛,外面的叫 「註碗」 ;註碗放上熱水,壺裏的酒就被溫熱了。北宋墓葬大量出土過這種東西,比如安徽宿松、浙江艾寧、江蘇句容等地。

    這種酒器在【清明上河圖】中也能找到,雖然很小哈哈。我曾經拿放大鏡掃到過, 大概的位置是在「孫記正店」二樓最右邊一個雅間的桌子上,大家拿放大鏡看一下, 應該能看得出來就是註子。

    【二十四、王一博和宋軼去奩山時,馬車上有「手持小電扇」?】

    好多朋友問我,百裏弘毅和柳七娘去奩山時乘坐的馬車上,為啥有兩個手持小電風扇,來,我們看截圖:

    這個東西當然不是風扇,是車橫上的裝飾物叫「鑾」,扁球形、辟放射裂孔,中含彈丸、振動作響。

    高級一點的馬車裝著八鑾,所謂「百兩彭彭、八鑾鏘鏘」 ,張衡【東京賦】「鑾聲噦噦、和鈴鉠鉠」就是它。可以看成是源來自由車把手上的車鈴鐺,就是警告別人馬車經過的意思。

    【二十五、「窈娘」死前和高秉燭喝酒的玻璃杯是寶貝!】

    第20集,「窈娘」身份暴露,原來她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春秋道信徒「十六夜」,在窈娘和高秉燭攤牌的那個晚上,兩個人對飲「乾和葡萄酒」,盛葡萄酒的玻璃杯的原型,是唐代流傳下來的一件寶貝,但是很可惜,這件東西現在不在國內,而在日本。

    我們先來看劇集截圖:

    朋友們,這一對玻璃杯在唐代非常流行,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展裏有相似樣式的玻璃杯,但只是相似,並不是高腳杯,而是一件平底玻璃杯,而在日本奈良正倉院博物館,有一件和劇中完全一樣的玻璃杯,我先給大家看看原圖:

    以上兩件皆出自日本奈良正倉院博物館,這種玻璃杯是吹制成型,並在玻璃壁上裝飾環紋,工藝和手法都是典型的波斯薩珊王朝玻璃器皿的特點。在羅馬工藝影響下發展起來的薩珊玻璃器,隋唐的時候透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其他東亞地區,所以日本的這兩件玻璃杯的出處無疑是我們的大唐。補充一下,日本奈良正倉院還有好多好多我們大唐的國寶,哎,可惜了。

    我剛才說到,在我們的陜西歷史博物館裏有相似的玻璃杯,那它長什麽樣呢,我也給大家展示一下:

    學者們認為這件東西是波斯薩珊王朝的東西,因為我們古代玻璃的生產明顯滯後於陶瓷、金屬,所以玻璃器皿因此被古人視為寶物,是供少數上層統治者享用的奢侈品。

    在南韓慶州松林寺也出土過一件相似的玻璃杯,我也給大家做一個展示,如下:

    【二十六、「窈娘」賭場裏的招牌上的圖案是有歷史原型的!】

    第20集,「窈娘」身份暴露,原來她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春秋道信徒「十六夜」,在她為自己身份打掩護的賭場裏,掛著好多的招牌,有的招牌寫的是字,這個我就不說了,但是還有好多招牌上有兩種圖案,這兩種圖案我一看就笑了,太熟悉的東西了,我給大家講講這兩種圖案的來源。

    先給大家看劇中截圖:

    為了方面大家辨認,我把兩種圖案分顏色標註,紅色圈內的是一種圖案、藍色圈內的是一種圖案。大家放大看,就一目了然了。

    1.紅圈內的圖案,來源於唐代「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這件東西是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兩件從不出鏡展出的文物之一(另一件是「獸首瑪瑙杯」,不知道這件東西在劇中有沒有出現,反正我看到第20集還沒看到,後面出現我再講)。

    2.藍圈內的圖案,來源於唐代「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

    下面我分別說說這兩件東西,大家順便可以比對一下圖案是不是一樣:

    1.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先上圖:

    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唐代銀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出文物。1970年陜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該銀壺高18.5厘米,整體造型仿照騎馬的遊牧民族儲水用的皮囊,上口斂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縫。

    最令人稱奇的是在壺身中央,裝飾了一匹突出於壺面的、金色的、奇異的馬。這匹馬身軀健碩,長鬃披頸,前肢蹦直,後肢彎曲下蹲,口中叼著一只酒杯,其上揚的馬尾和頸部飄動的綬帶顯示出十足的動感。據考證,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馬。並且這匹馬是有來歷的!

    李隆基當皇帝的時候,每年的千秋節也就是皇帝生日的那一天,玄宗在「勤政務本」樓前的廣場上大擺筵席,不但有山珍海味大快朵頤,席間還有各式歌舞和雜耍表演,而舞馬則是表演中必不可少的計畫。據說一次舞馬演出舞到興處,馬兒屈膝向皇帝祝壽,皇帝大喜,賜酒給跳舞的馬匹,舞馬以口銜住酒杯,一飲而盡。銀壺上舞馬的造型抓住了銜杯飲酒的瞬間,將歷史的精彩一刻流傳至今。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圖案在劇中出現其實是一個bug,為什麽呢,因為劇中是武周朝,是李隆基的奶奶武則天稱帝的時期,那個以後李隆基還小,所以根本不會有什麽「舞馬銜杯祝壽」這一說。

    2. 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

    先上圖:

    這件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也是出土於西安何家村的一件寶貝,銀盤為六曲葵花形,窄平折沿,淺腹平底,盤心出凸起並剔刻出一只鼓翼揚尾、偶蹄雙足、牛首獨角、鳥身鳳尾的動物形象。這件銀盤的紋飾很獨特,有學者曾把這件銀盤上的神獸定名為翼牛,因其形為牛首鳥身,並雙翼展翅。也有學者稱其為異獸、飛廉。飛廉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風神,「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飛廉風伯也」。實際上,飛廉在當時的形象是多種多樣的,有牛首鳥身、鹿首鳥身和馬首鳥身等。也有學者認為飛廉紋飾唐代汲取了外來器物的裝飾動物的做法,又加入本土飛廉制作出來的。

    總之,這件銀盤的器形工整,紋飾精美,制作技術和工序復雜,體現了唐代金銀器工匠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精品。

    【二十七、柳七娘頭上的「金環」到底是什麽東西?】

    在好多集劇情中,柳七娘頭上都帶著一個金色的環,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麽呢?我們先來看劇情截圖:

    柳七娘頭上這個東西其實不是個環,而是發梳,但它又不是一般的發梳。

    在唐代呢,發梳的用材是非常講究的,一般要看用途來決定材質。

    梳頭發梳:材質一般是用木頭、竹子、牛角等;

    插戴發梳:材質一般用金啊、銀啊、玉什麽的。

    所以說白了,七娘頭上戴的這個東西就是上層社會炫耀富貴的一個裝飾品。

    但其實這個道具的制作也是有bug的,因為 一般來說真正的插戴金梳子,一般不太會像劇中柳七娘這樣,而是一般用木頭梳子在其梳背、或者叫梳柄上裝飾一層金子或者銀子,或者玉片。

    如下:

    下面我給大家看一件陜西歷史博物館中的寶貝——叫做 「金梳背」

    這件金梳背是迄今為止已知的保存最完好、工藝最精良、紋飾最特別的一件裝飾品了,由兩層金片剪裁合並成型。先看圖:

    這件東西頂端有掐絲工藝,主題紋飾上有金珠悍綴工藝,這些工藝都非常的嫻熟,可以說是唐代金銀細工當中的傑作。

    【二十八、七娘背的「斜挎包」在唐代真實存在!】

    第19集,柳七娘去找百裏弘毅的時候,身上背著一個斜挎包,要不是很多朋友q我,其實我都沒有發現,它實在是太迷你了。大家就問我,唐代有沒有這麽時尚挎包的背法?

    當然有!

    我們先來劇情截圖,但由於這裏劇情緊張節奏很快,所以清楚的圖我沒截清楚,我可以告訴大家時間點,大家自己去看,第19集17分左右。

    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朝代,文化自信、經濟自信,東西方文化交流使得好多東推陳出新,融合出了好多我們即便在現在都難以想象的東西。

    下面我給大家展示一件唐代女士挎包,該物件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如下:

    該挎包包蓋為蓮花瓣式,跟劇中七娘背的包的包蓋式相似的,針腳細密、排列整齊,非常美觀,即便拿到我們今天,和現代的包比起來,都毫無遜色。

    歷史界講究「孤證不立」,我們再來看一件唐代挎包證據。

    在莫高窟第17窟的壁畫中(就是藏經洞的壁畫中),有一幅壁畫中畫到了唐代女性的挎包,我來給大家看看圖,當然原壁畫不太清晰,我給大家看的圖是傅抱石夫婦臨摹的壁畫圖,如下:

    綜上,唐代是有挎包的,而且唐代挎包的包蓋,一般來說都設計成蓮花瓣紋樣。

    【二十九、劇中「聯昉的蓮花燈」是有歷史原型的!】

    劇中的「聯昉」是一個特務機構,相當於是武則天收集各方情報的一個地方,劇中韓冬青死了之後,讓高秉燭去吹滅「蓮花燈」,而且這個蓮花燈屢次出現在聯昉機構中。那麽這個蓮花燈有沒有歷史原型,我們先來看劇情截圖:

    我要告訴大家,劇中的蓮花燈,我個人感覺是有原型的,是參考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唐代佛家物件 「青銅鍍金蓮瓣」 ,我先給大家看圖:

    我印象中的金蓮花的紋樣,就是這一件了,至於像不像、有沒有參考,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我覺得這個就是劇中蓮花燈的原型。

    這件東西是我們唐代的佛教工藝品,流落海外,蓮花高10.2 cm 直徑10.8 cm 整體高度16.2 cm,蓮葉由人工錘揲成型後組裝而成,非常的美觀。

    【三十、晉王和武攸決喝酒時,桌上的「果盤」有原型!】

    第17集,晉王和武攸決喝酒時,桌上放了兩個陶瓷果盤,這個東西呢,仿造的當然還是不夠精致,因為這個蓮花瓣型的果盤如果做好了會很好看的,但劇中的道具不是很美觀,我們先來看截圖:

    至於這個東西有沒有原型,我個人覺得是有的,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個藏有一件金碗,我覺得劇中這個瓷器的造型應該出自以上兩件東西,當然我說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東西,其實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東西,如今流落國外,哎,憂傷。

    我們來看內蒙古博物院藏西夏金碗:

    當然,這個東西我沒看過原件,不敢斷定,我個人感覺它是一件銅鍍金的碗,而不是純粹金碗,因為看上去很硬。但是這個東西和劇中的那個蓮花瓣的瓷器器型非常相似。

    上面我為什麽說劇中那個道具不美觀呢,因為蓮花瓣的上面,應該是在一條水平線(像內蒙古博物院這件造型就很美了),但是劇中那個道具呢,它是為了花瓣而花瓣,上面凸出來了,這實在是很醜的一個仿造品。

    當然,內蒙古博物院藏西夏金碗還不止上面一件,還有非蓮花瓣狀的圓碗,也非常美觀,我在這裏就不過多的敘述了,後面遇到相關道具再說。

    【三十、東宮太子「丹盒」上的「玄武圖」到底是什麽?!】

    第25集,高秉燭和武思月去翠雲觀查案時,撿到了東宮太子遺留下的「丹盒」,所謂丹盒就是裝丹藥的小瓶,盒蓋上的圖案叫「玄武圖」,這個東西是有歷史原型的,而且非常珍貴,我們先來看劇情截圖:

    這個「玄武圖」的原型,是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唐代墓葬壁畫珍品展中的【玄武圖】。

    我先給大家看看原圖如下:

    下面,我說說這幅玄武圖的墓葬主人和該圖的內容:

    這幅畫繪制於蘇思勖墓中。蘇思勖是唐玄宗時的著名太監,因軍功累累,拜輔國大將軍、又加驃騎大將軍,封虢國公。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4年)因病去世,時年八十余歲。蘇思勖墓位於陜西省西安市東郊,1952年發掘。

    玄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又名龜蛇。

    這幅玄武圖繪制於墓室北壁,高188厘米、寬175厘米。 圖中描繪了一龜一蛇交纏在一起的場景。 龜直立爬行,引頸回首,而全身布滿花斑鱗甲的巨蛇,在龜身上纏繞了三圈,頭尾相繞,形成環形。在中部,蛇頭和龜首張口吐信,怒目相對。 整個畫面顯得非常生動,很有感染力。

    【三十二、紅綃坊中閣樓外壁上的畫是唐代傳世名作!】

    第25集,柳公去紅綃坊中找他兒子柳十郎,紅綃坊二樓外壁上畫的畫是有歷史原型的,我們先來看看劇情截圖:

    為了方面說明,我分左右1、2來分別解說:

    圖1的原型是【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傳為唐代周昉繪制的一幅粗絹本設色畫,原作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畫中描寫了六位衣著艷麗的貴族婦女及其侍女於春夏之交賞花遊園。畫作不設背景,以工筆重彩繪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鶴及辛夷花點綴其間。全圖六個人物的主次、遠近安排巧妙,景物襯托少而精。兩只小狗、一只白鶴、一株辛黃花使原本顯得孤立的人物產生了左右呼應、前後聯系的關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織衫,使人物形象顯得豐腴而華貴。而用筆和線條卻細勁有神,流動多姿。濃麗的設色,頭發的鉤染、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較好地表現了貴族婦女的細膩柔嫩的肌膚和絲織物的紋飾。

    【簪花仕女圖】是周昉貴族人物畫風格的代表。同時也體現出貴族仕女養尊處優、無所事事、遊戲於花蝶鶴犬之間的生活情態。

    圖2的原型是【搗練圖】:

    【搗練圖】是中國唐代名畫,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系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

    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制勞動操作時的情景,在長卷式的畫面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畫生動,使人看出扯絹時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表現出作者的觀察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

    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三十三、武思月去東宮找太子時有「柿子」出現,唐代有柿子嗎?】

    第25集,武思月去東宮找太子,在喝茶的桌上出現了一盤「柿子」,很多朋友問柿子在唐代就有嗎?有什麽證據嗎?我們先來劇情截圖:

    柿子這個東西,在唐代就有了,現在西安臨潼的火晶柿子很有名,在唐代,其實這裏的火晶柿子就聞名天下了。

    而且這個劇中的柿子個頭不大,這和火晶柿子的個頭時相似的,因為相似的柿子有個頭很大的。

    我們來看看唐代墓葬壁畫中所畫的柿子到底什麽樣,如下:

    這幅壁畫的墓主人是房陵大長公主,就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六個女兒。該圖中侍女所托的盤子裏就有「柿子」,可見在唐代,柿子就是王公貴族之家喜歡吃的水果之一。

    果盤中另一個水果有人說是佛手,有人說是木瓜,莫衷一是,但肯定也是當時極受追捧的水果。該果盤也是比較獨特的,因為當時的果盤以三足為普遍,但是該果盤盤底是五足支撐,甚為稀有。

    【三十四、武思月辦公室的背景圖是唐代的國寶!】

    第26集,內衛府武思月的辦公室座位背後有一幅圖案,這個圖案我太熟悉了,它是有歷史原型的,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場景:

    這幅圖不是劇組隨意的繪制與安排,它是根據唐代墓葬壁畫的【藻井圖】而繪制的。

    當然,不同的墓葬有不同的藻井圖紋樣,我覺得劇中這幅背景圖的原型就是懿德太子墓葬中的【藻井圖】,原圖如下:

    看到了嗎,左上角第一幅紋樣,和劇中武思月座位後面那個紋樣幾乎完全一樣。

    接下來我說兩個問題:

    1.什麽是墓葬中的【藻井圖】?

    藻井是中國古代建築中頂棚上的一種裝飾處理,一般先做成方形、多邊形或者圓形的凹面,然後在上面繪畫或者雕刻。

    【唐六典】說「凡宮室之制,自天子至於庶士,各有等差。天子之宮殿,皆施重拱藻井。」

    唐代墓葬的布局多來自現實生活中的房屋院落,皇室成員的墓葬環境更是模仿了生前居住的宮殿。懿德太子的墓葬是「號墓為陵」的墓葬,規格很高,所以「施重拱藻井」,在過洞、甬道弧形的頂部,也仿照木結構的藻井進行繪制。

    2.【藻井圖】的突然都一樣嗎?

    不是的,藻井圖其實就是一種屋頂的彩繪紋樣,選取的肯定都是當時流行的或者體現身份的一些圖樣,上面我說劇中的那個紋樣,就是仿自懿德太子墓葬中的藻井圖案,但是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圖樣而已,我給大家放上的圖上其實還有其他圖案。

    另外,不同的墓主人,可能喜歡的紋樣也不一樣,比如我再給大家展示一下永泰公主墓葬中的一些藻井圖的紋樣,如下:

    【三十五、唐朝時的「含嘉倉」真實存在嗎?】

    劇中多次提到「含嘉倉」是神都最大的糧倉,有沒有根據呢?

    有的。

    含嘉倉確實是唐代的國家級糧倉,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北,始建於605年(隋大業元年),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倉,經考古發掘,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米,有數百個糧窖。倉窖口徑最大的達18公尺,最深的達12公尺。隋文帝末年,國家儲備的物資和糧食可以供應全國五六十年。從唐朝開始大規模存糧、開始成為國家的大型糧倉,歷經唐、北宋500余年,後來廢棄。

    現代考古證實倉城東西長612公尺,南北寬710公尺,總面積43萬平方米,共有圓形倉窖400余個。大窖可儲糧1萬石以上,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

    我們都說唐代是經濟文化等極為繁華的強國,唐代的長安、洛陽是當時聞名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我們以含嘉倉為例來說明一下。

    唐天寶八年,含嘉倉的總儲糧量約為5833400石,天寶年間唐代每個人每年的糧食占有量是700斤,我這麽說大家可能沒概念,人均糧食占有量700斤是我們建國之後1982年才開始重新達到的一個數位,2020年我們國家的人均糧食占有量是900斤,我這麽一說,你就能夠知道當時的唐代有多繁華了。

    【三十六、武攸決和百裏寬仁一起打馬球,這東西是什麽?】

    第32集,武攸決和百裏弘毅聊天,說他小時候經常喝百裏寬仁一起打馬球。

    打馬球是什麽運動?唐代有打馬球的運動嗎?

    馬球就是即「球」是騎在馬上用球桿擊球入門的活動,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對於馬球的起源,尚沒有確切的說法。普遍認為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波斯,隨後傳入吐蕃(現今的西藏)、中國中原和印度等一些亞洲國家。

    陜西歷史博物館一共有18件國寶級文物,其中有一幅唐代墓葬壁畫【馬球圖】,就記錄了唐代打馬球的盛景。

    【馬球圖】1971年出土於陜西省乾縣章懷太子李賢墓。圖繪於墓道西壁。有20余騎馬人物,均著深淺兩色窄袖長袍,戴襆頭,穿黑靴。壁畫突出五個持偃月球杖的騎者驅馬搶球。前一騎作反身擊球狀,其余縱馬迎擊。後10余騎人馬,行者騎棗紅馬,或山間奔行,或馳騁騰空。止者著綠色長袍,紅翻領,佇目凝神,無球杖。背景襯起伏山巒,五顆孤零零的古樹點綴在空曠的畫面上,與墓道東壁的「出行圖」中的古樹遙相對應。此圖是有關馬球運動最早的形象資料。

    【三十七、春榮酒店的「酒壺」是國寶級文物!】

    第33集,春榮酒店裏私藏伏火雷霆的引爆點,白檀等追到的時候,春榮酒店的櫃台上擺著兩個酒壺,這兩個酒壺是有原型的,其原型是陜西歷史博物館中18件國寶級文物之一,我們先來看看劇中截圖:

    這件東西的原型叫作「青釉提梁倒灌壺」,是國寶級文物。

    我先來給大家看看這件東西的原型:

    這件東西造型獨特、圖案精美,提梁上是一只臥著的鳳凰,壺嘴是一只仰臥的母獅子和一只正在吮吸乳汁的幼獅,造型逼真、震動可愛。

    這件東西之所以珍貴,還在於它的巧妙設計,蓋、梁、身連為一體,壺的註水口在壺底中央,是一個梅花形的小孔。註水時將壺上部朝下,水從母獅子嘴中流出表示盛滿,這是再把壺身放正,壺底卻不漏水,這就是「連通容器內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我給大家看一下原理圖,如下:

    這樣的原理即便放在今天都相當前衛,更不用說放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即便這樣的物理原理古人能想明白,但是這種壺實際制作起來成功率極低,所以就更顯得這件東西的珍貴,這也是為什麽其入選陜西歷史博物館18件國寶級文物之一的原因。

    接下來我來說說它的花紋。

    該壺壺身刻有凸起的纏枝牡丹,下方裝飾有一周仰蓮瓣,紋飾簡介明快,這件東西最終的呈現紋樣清晰、層次分明,在晶瑩透亮的釉色映襯下,顯得特別富有生氣,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十八、百裏二郎房間裏的「香囊」原型是國寶!】

    第35集,二娘去找百裏二郎的時候,房間裏出現了一件金屬香囊掛件,如下圖:

    這件東西肯定是香囊無疑,其原型是唐代的鏤空銀香囊。因為唐代出土的鏤空銀香囊不止一件,接下來我給大家展示一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 展所藏「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如下:

    這件東西外壁直徑4.6厘米,內部的金香盂直徑2.8厘米,鏈長7.5厘米。

    這個香囊最大的特點是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套用了物理學上的 支點懸掛法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內部有半球形焚香盂,以其直徑與邊緣相交的兩點為軸線,與內持平環用活軸銜接。當內持平環呈水平位置時,香盂因自身重心低,可以前後輕微晃動而不會左右傾斜翻倒。內持平環與外持平環亦用活軸相連線,連線點在焚香盂原連線直線垂直的方向,兩軸心線的夾角為90度。內持平環能避免香盂前後方向傾斜,外持平環則能防止香盂(包括內持平環)左右傾斜,也就是說,無論這個香囊怎麽震動搖擺,盛在裏面金盂內的香始終都不會散落,顯示了古代工匠超高的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其原理圖如下:

    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以球體形狀為主,圓形線條給人以舒適,圓滿的感覺,展現了柔軟,溫和的個性。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表面滿飾葡萄花鳥紋飾,紋飾自然婉轉,疏密考究,線面得體;花紋以頂點和底點中心均勻對稱分布,體現了對稱的形式美。當然,鏤空設計不僅具有極佳的裝飾性,而且便於香煙飄散,也是實用性的設計。

    【三十九、李北七的「酒壺」有歷史文物原型!】

    第31集,李北七叛變,武思月帶人去其房間搜查,結果看到了當時李北七和她喝酒的酒壺,這個酒壺,我個人感覺是有原型的,我們先來看劇情截圖:

    我對隋唐五代的各種東西留意的比較多,博物館中有的、沒有的我基本都能有個大概的印象,這件酒壺比較特殊,我沒有留意到與其完全一樣的東西,但是我腦海裏有一件東西的造型和它非常之相似,我覺得或許是劇中這件酒壺的造型原型吧,我們先來看圖,如下:

    這件東西叫作 「孔雀藍釉陶瓶」 ,現藏於福建博物院。無論其造型、還是質地、還是表面的造型思路,都和劇中那件東西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件 「孔雀藍釉陶瓶」 就是劇中那個酒壺的原型 。這件東西也是登上央視【國家寶藏】的一件文物。

    1965年,福建省、福州市考古工作者聯合在福州市北郊蓮花峰南坡鬥頂山塔仔裏清理古墓,出土劉華墓誌及一批隨葬品,三件孔雀藍釉陶瓶就是其隨葬品,三件孔雀藍釉瓶一件在國家博物館,一件在福建博物院,另一件在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劉華是南漢南平王劉隱的次女,後嫁予閩王王審知次子閩惠宗王延鈞為妻,後唐長興元年930卒於閩。這3件洋溢著異域風情的孔雀藍釉陶瓶極可能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從西亞透過泉州港或福州的港口流傳到福建,印證了我省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總體上瓶斂口,矮頸,廣腹,小底,狀如橄欖。肩頸部置 3 耳,上腹壁貼飾 3組半圓弧,下腹部有一圈粗繩紋貼塑。胎質粗疏,呈橙紅色,通體施孔雀藍釉,厚而晶瑩,瓶青灰,3個陶瓶均放置在墓穴前室,此類器皿常用來盛油,用於墓內點燈,在古代葬俗中被稱為「長明燈」。

    大家一定要跟上我哦,我每天都會更新的。怕丟了就點選下面卡片加我關註:

    【附:網上「資訊很娛樂」、「當年舊主人」這兩個帳號,都是我的,內容都是我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