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朋友專門做進口牛肉批發的,他的貿易公司就是從澳洲批發牛肉,從上海報關後就轉賣到各個超市、賣場。疫情以前,他的生意還挺不錯的,但是這幾年因為某些不能說的原因,加上疫情的疊加,很難掙到錢了。
不過,有一次拜訪他的時候,我就問到它關於這個進口牛肉與國產牛肉的價格問題時,進口牛肉明顯比國產牛肉要便宜不少,他給我的分析是這樣的說的。
1、規模化飼養
海外的一些養牛大國如美國、阿根廷、巴西、澳洲、紐西蘭等國家養牛的成本比較低,因為他們大部份的農場都規模化養殖了。幾千頭牛的小型牧場只需幾個人就能管理過來,而大農場如美國甚至有28個人管理25萬頭牛的大型牧場。這種規模化的牧場,成本自然降低很多,特別是人力方面。
而國內規模化養殖的牧場/企業還很少,國內的肉牛大多數還是散養在農戶家中,每戶幾頭牛的飼養方式大大提升了飼養成本。
2、飼料成本問題
牛的飼料主要有草飼和谷飼,而對於肉牛來說,大部份的牧場選用的還是谷飼為主。谷飼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以美國為例,前幾年美國種植玉米的成本大約每噸折合人民幣800元,而中國農戶種植的玉米每頓的成本高達2400元。
盡管中國也從國外如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進口玉米,但是這些進口的產品從海外運輸到中國,加上各種稅費成本自然比不上原產國。
從上面兩個因素來說,進口牛肉比國產牛肉便宜也就很自然的了。
目前國內牛肉唯一的優勢就是在新鮮度方面,比如說盒馬的紐瀾地牛肉淩晨在山東某工程宰殺處理完成後,第二天早上就能到上海各地盒馬超市的貨櫃上。而目前海外的牛市都是透過海運到中國的,那它首先得冷凍,然後在解凍切割後放入超市的貨架上。
在新鮮度方面是有差別的,這也是目前唯一的優勢。
你可能還感興趣的話,請戳:
@知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