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美食

星巴克中國面對業績壓力或出售中國業務,出售中國業務股權對星巴克是筆好生意嗎?

2024-11-22美食

2022年的時候就寫過:瑞幸和星巴克理論上並不是同一賽道的,但是在中國成了一個賽道的對手,那麽擁有更低營運成本和更高客流的瑞幸,就會讓星巴克很難過日子。

更要命的是,如果星巴克開始學瑞幸,那反而會讓自身的高溢價品牌大打折扣,所以看到了如今這樣的尷尬局面。

以下當時寫的原文:

如何看待馬自銘稱瑞幸超越星巴克是時間問題?為什麽會在此時宣布看好瑞幸?

星巴克明顯在學習瑞幸模式時,被精明的資本市場看好也就不奇怪了。

記得前陣子看雷軍那本小米創業書籍時,有句話印象很深刻,大意是:

小米模式跑通了之後,對於很多行業都帶來了改變。

比如說,過去很醜的充電板,可以做得很好看。

過去很玄學的空氣凈化器也可以具有價效比等。

當一種模式成為各行業學習物件,並且讓友商們既受益又有壓力後,就表明它一定是成功的。

而瑞幸能夠在遭遇退市之後,依然堅挺地走到現在,同樣是走出了一條「瑞幸模式」。

什麽叫做瑞幸模式呢?

其實還真的跟小米模式有點相似,我大概可以總結三個特點:

1.產品品質符合消費者對於「中高端咖啡」的預期;

2.以效率為核心,最大化節約成本;

3.建立起「很劃算」的心理認知(哪怕實際上已經沒那麽便宜)。

簡單來分析下這三點。

首先,在瑞幸品牌進入市場前,國內對於現磨咖啡連鎖店的印象幾乎僅限於星巴克。

哪怕也有COSTA、半島咖啡之類的競品存在,但跟星巴克相比體量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所以星巴克擁有極高品牌溢價,星巴克的杯子拿出去就是一種小資身份象征。

哪怕我們明知道它的原材料價格其實跟競品沒區別,但消費者就是願意買單。

因為星巴克的杯子——是跟凡夫俗子們不一樣的。

而瑞幸進場時候,就很敏銳地從產品品質(口味、包裝、格調等)上跟星巴克較勁。

至少行銷角度如此。

類似於當年雷軍說小米1的硬體水平可以媲美iphone一樣。

相比起來,這幾年像是KFC麥當勞或者一些便利商店雖然也在推出自家咖啡品牌,可「速食」「低端」的印象根深蒂固,就不太容易形成品牌認同。

先把口號喊出去,實物產品看起來又確實跟星巴克沒什麽太大區別,就已經成功一半。

畢竟咖啡原材料的門檻可比手機低多了。

其次,就是效率與成本問題。

互聯網泡沫經濟時期,想要做中國版星巴克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幾千,各種小規模連鎖咖啡店、獨立品牌層出不窮。

但基本上都是開個一年半載就完蛋。

為啥?

正因為他們都想成為下一個星巴克,所以在經營模式上盲目追求星巴克的「第三空間」等理念。

那麽,光是門店租金成本就可以讓沖動的創業人碰一鼻子灰。

你沒有星巴克的品牌價值,進駐各類商場或者綜合體時就沒有議價權(星巴克一度可以享受很多新開業商場0租金入駐的紅利)。

選擇人流高的場地,租金就非常昂貴;反之沒什麽人流的話,那生意也做不下去。

不死才怪。

而瑞幸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完全復制星巴克的手法,絕大多數門店完全就是「外賣鋪子」。

跟國內很多奶茶店的邏輯差不多。

瑞幸門店幾乎不占什麽空間,可以隨意在任何一個角落裏布場,不在乎場地原有的人流量。

它主打的從不是店內消費(本身就強制APP下單),而是「點了就走」OR「外賣到家」。

營運成本就會非常低。

從而讓快速擴張成為可能。

蚊子再小也是肉,門店數量上去了,總能讓消費者在不同場合看到它。

加之一些廣告宣傳效應,瑞幸的影響力就做起來了。

而因為擴張時期單店成本較低,所以瑞幸就有資本瘋狂燒錢,有了我們熟悉的「第一單免費、邀請好友免費」等玩法。

很多人嘴上不說,骨子裏都是貪便宜的。

用最少的錢,手機下個單就能拿到「看起來跟星巴克同級別」的產品。

如此,很容易積累下使用者基礎。

即便到了今天,瑞幸價格其實已經跟「便宜」沒啥關系,但一方面相比較星巴克還是有價格優勢,另一方面隔三差五還是可以送點券之類滿足消費者薅羊毛心理。

長期的使用者習慣就形成了。

因此,即便瑞幸遭遇過了做空退市,但並不意味著它的模式是錯的。

尤其當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發生後,市場對於餐飲行業的投資趨向悲觀,新玩家哪怕想要照抄瑞幸,也沒有之前那麽寬松的融資機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連鎖店鋪式的咖啡新品牌很少再被關註,反而大家去瓶裝市場卷了。

然後就有了題目當中,曾看空瑞幸的資本方開始為它唱贊歌的一幕。

而我開頭也說,星巴克已經在學習瑞幸模式了,這本身也是行業原有巨頭產生巨大危機感的表現。

其實很多人可能從未意識到,星巴克過去是不提供外賣服務的。

但是有了瑞幸之後,星巴克開始有了專星送。

又比如,過去消費者都得到店裏跟店員下單。

而現在又有了啡快。

啡快這東西基本可以算作瑞幸的復制貼上。

我之前關註星巴克動向時,還寫過個答案:

星巴克計劃未來 3 年平均每 9 小時在中國開出一家門店,這透露出哪些資訊?如何看待國內咖啡市場前景?

這其中我作出了一個預測:星巴克新開張的店鋪肯定不會是過去那樣追求「第三空間」,也不會特別在乎場地位置。

「把能進去的地方都給占了,同時不需要太大場地」,很可能是星巴克未來大規模開店的趨勢。

比如我上周末剛去看了家本地新開的店。

圖片顯示的幾乎就是整個店面規模了(看到空氣凈化器就知道,甚至還有比較重裝修味道)。

而且店內布局幾乎把摳門掛在臉上,小桌子小椅子,沒了。

店面位置也是本地人氣較為慘淡,感覺隨時可能關門的商場(連肯德基麥當勞都沒有)。

這不就是在勉強維持「第三空間」體面同時,學習瑞幸的案例嘛!

如果星巴克都開始最大限度效仿瑞幸模式,資本方產生瑞幸超越星巴克的印象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