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勒個豆,這個真的太有必要了。
你不買,要是哪天她臉上起個美麗痘,讓你花大幾千買護膚品,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之前我還堅信這玩意兒絕對是個智商稅,尤其是還有一些品牌主打所謂的「紫外線」除蟎殺菌……
畢竟這個蟎蟲。大家平時肉眼咱那是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的,商家說除幹凈了就除幹凈了???
再說了,老一輩都說了,除蟎無外乎就是多曬被子,勤換床單……
前段時間,我媽非要買,說什麽她小姐妹群裏都在說除蟎很重要,床單真的曬不幹凈也洗不幹凈時,我沒辦法就上網做功課,並買了五款市面上被「炒」的非常火的明星除蟎儀。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但也確實讓我明白了那句——存在即合理!
hi大家好,我是南喬 @南喬 。
今年呢,因為工作變動和自身原因,我的貓貓一直跟我一起顛沛流離,從南住到北。有時候小院子還會住進來流動貓貓客。
雖然搬家頻繁,但是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生活的。直到身上開始後背開始出現大面積的皮膚瘙癢,還有一些紅色的小疙瘩。
而且,這半年裏,我頻繁的出現打噴嚏、渾身刺癢、後背起疙瘩的癥狀。
我懷疑過自己搬家清潔不全面,給新家又做了比較完善的大掃除。懷疑過床單被褥換洗頻率低,之後增加了換洗頻率。甚至考慮到了通風的原因 ,每天定鬧鐘提醒自己開窗,但是不舒服的癥狀沒有減輕多少。
後來我朋友說,可能是我頻繁搬家加上家裏貓貓掉毛的緣故,過敏原,蟎蟲都比較多,免疫力稍微低一點就容易過敏打噴嚏。
查了一些資料才發現,我朋友真不是危言聳聽,蟎蟲可能不僅會讓我們打噴嚏,甚至還會引發過敏,甚至會誘發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
看到這些,我連忙做功課,發現各類除蟎產品裏面除蟎儀是最適合我的。不過,除蟎儀現在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品牌繁多,從友望到美的、再到松下、萊克吉米等,每個品牌都宣稱自家產品能夠有效清除蟎蟲、細菌,提升家居衛生,有著各式各樣的除蟎優點。
不過看宣傳和廣告眼花繚亂不夠準確,為了讓自己選到最合適的除蟎儀,也為了幫助有類似需求的大家在購物時不踩坑,我特地選擇了五款口碑、銷量領先的除蟎儀下單回家親自測試,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
年貨節到了,下單入除蟎儀的姐妹先別急,先看完我這篇,才能在年貨節買到既劃算又有價效比的高效除蟎儀。
抄作業區:
先領紅包,年貨節,多領多省:
本文足足有六千多字,建議大家全部看完,看完可能會對為何除蟎?除蟎儀是不是智商稅?如何挑選除蟎儀……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如果真的沒有時間,那麽這裏可以直接抄作業。
二、友望、松下、萊克吉米、美的四款除蟎儀深度測評
(一) 常見參數對比
選擇的這五款都是當前市面上比較火的五款除蟎儀,也都是大品牌出身。
但身為一個測評博主,本身對產品的一些官方參數就不會全然相信,推薦東西也是靠著自己使用感受去打分,尤其是這種小家電類的,主打一個到手實測。
畢竟現在啥都靠個行銷嘛,產品品質和功能究竟如何,是騾子是馬,還是要拉出來看看。
(二)多維度測評對比
1、吸力測評
(1)表面吸力測試:
主要測試五款除蟎儀是否可以清除幹凈床單表面的顆粒物、灰塵,以及每款除蟎儀均在來回五遍的推拉下,灰塵的清除能力測試。
這也是對一款除蟎儀對基本的一項功能要求,扛得住測評的除蟎儀,才配推薦給大家。
該測試均以家用面粉為物件,進行測試:
總結:
透過測試發現,五款除蟎儀在單次推拉一輪的情況下,吸力最好的是友望的兩款產品,單次推拉之後就基本幹凈了,僅剩床單縫隙微微泛白,另外三款機器單次推拉之後還殘留不少面粉。
而其中萊克吉米S4pro和美的MX6在推來到第三回合時,基本上看不到床單上的面粉殘留了。而松下DC20W在第四次時,才大致清理幹凈。
本次測試的所有除蟎儀,均可以達到推拉五次清理幹凈的效果。
總體而言,這五款的表面吸力都比較強,家用除蟎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
我更推薦友望的兩款產品,表面處理這塊還是更抗打,吸的更幹凈。
(2)穿透吸力測試:
我們所做的日常除蟎、除灰塵,是否真正可以做到有效除蟎、除灰塵?還是說只是走個形式,除蟎儀並不可以深層次清理?棉被裏面深層次的灰塵、蟎蟲是否可以隔著床單被吸附出來?這個問題我好奇很久了,正好這次來實踐一下。
對深層吸力測試,我主要是透過把相同的五份量面粉放在床單上,然後面粉上面再次放一層床單,主要是為了測試一下這五款的除蟎儀對於床單低層的蟎塵的吸附力度如何。
在同一個位置,來回推拉五遍的情況,分別觀察床單下剩余的面粉量:
在這五款除蟎儀中,
友望CM2306、友望CM2307的深層次蟎塵吸附效果較好。尤其是友望家的這兩款,基本上算是深層次除蟎塵除得基本上沒痕跡,非常幹凈了。
友望的兩款除蟎儀,在五輪推拉之後都可以比較好的吸掉下層面粉,床鋪基本幹凈。
其次是松下的DC20W,這款相比於另外兩款,深層次除蟎也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是相比於友望的那兩款,松下的這款除蟎視覺上還是能夠看出來的
最後就是美的和萊克吉米這兩款,深層次除蟎的效果其實我不太滿意。
美的MX6吸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面粉,只能勉強算得上有點深層吸力,整體來說還是差強人意的。
尤其是萊克吉米家的這款,
有一種把蟎塵搞的範圍擴大化了,本來面粉的面積比較小,結果深層次五次除蟎後,蟎塵的面積反而擴大化了。
針對這一點,我個人體驗感不是很喜歡。畢竟花大幾百,主要是為了除蟎嘛,幫助自己省時省力的,如果一番操作下來,自己需要人工清理的範圍更大了,反而有點本末倒置了。
2、拍打效果測評
蟎蟲的生存狀態一般是用抓鉤勾在織物纖維上,所以要除,且保證除幹凈、清除到位,就得需要把蟎蟲拍打下來,然後再吸出。
所以說,除蟎儀的拍打效果,是衡量除蟎儀是否可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根據拍打效果對比可以看出,
友望家兩款與吉米S4pro除蟎儀的拍打力度是最大的。
美的的MX6型號的除蟎儀在這五款中,拍打力度排行老四,而最後一名是松下的DC20W。
松下的這款是雙滾刷,以上的測試均在單滾刷下做的測試。
當然,拍打效果這塊,也需要結合下面的拍桿材質、吸口寬度大小總結來看。
第二,對於除蟎儀的拍打力而言,拍桿起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拍桿越硬,也意味著除蟎儀的拍打力就越強,且金屬拍打桿使用壽命相對來說更長,更耐用。
這五款中只有松下是佩戴了兩根拍桿,雙滾刷設計,其余四款都是一根單滾刷。
按照拍桿的粗細程度來看,
只有松下的最細,其他的四款都非常的粗
。
對於拍桿材質,這五款分別為:
友望: 鋁合金 拍桿;
美的: 鋁合金 拍桿;
吉米: 鋁合金 拍桿材質。
第三,影響拍打效果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
除蟎儀的吸口寬度大小,吸口寬度更長的,清潔效率也會相對高一些。
3、滾刷防纏毛測試
ps:在做測評時發現,美的MX6對於聚酯纖維和棉綸的物品不太好清理,使用時非常費力。
我是在名創優品的珊瑚絨毛巾上測評的毛發吸附問題,其他四款除蟎儀都是較為輕松地吸附頭發,唯獨美的MX6較難來回推拉。
對於除蟎儀,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註意一下是否容易出現毛發纏繞的問題。
因為毛發纏繞在滾刷上不易清理,並且影響滾刷拍,影響除蟎效果,長時間無法徹底清理還容易滋生細菌。
透過滾刷對比可以明顯的看出:
圖中的五款沒有在滾刷上出現頭發纏繞情況的共有三款,分別是:
友望CM2306、友望CM2307、萊克吉米S4pro
但萊克吉米S4pro清理出來的頭發並未進入除塵杯,而是纏繞在了吸口壁上;
而美的MX6、松下DC20W清理的頭發基本上全部纏繞在了滾刷桿上,且松下的滾刷桿還較為難清理。
所以,對於長發、寵物的家庭,首先根據滾刷材質選擇金屬拍桿;其次最好選擇顏色明亮的拍桿,這在清理時可以較為直觀地看到拍桿上是否有毛發殘留。
4、雜訊測試
根據官方給出來的數據可以看出,這五款中,友望家的兩款除蟎儀的最低噪音是這五款中最小的,均為66.5db。
透過測試除蟎儀使用時的雜訊對比,大致可以聽出來:
友望CM2306、友望CM2307聲音依舊是五款中相對來說最小的,且聲音不刺耳,偏悶悶的一種聲音;
其次是吉米S4pro,聲音大小還可以接受,而且不太刺耳;
美的MX6運作時的聲音,更像是一種爆鳴的汽笛聲,略微刺耳;
松下的聲音有點偏大,而且整體聽下來,有點讓人頭大。
家裏有寶寶、寵物的,或者睡眠品質較輕的,房間隔音效果不好的,建議最好選擇溫和一點的,噪音小一點的。
5、
塵杯對比測試
這五款都是支持塵杯可拆卸,但是松下的設計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的。
其他的四款拆卸時都是有一個拆卸按鈕的,非常輕松拆卸,也非常方便安裝,使用時也是非常牢固的。
但是松下的他家的這款是用力推拔出,用力按壓安裝,完全沒有按鈕,全靠力氣。
雖然有提醒小心,不要把灰塵撒落,但是這個力度真的很難控制,你使勁取出來的那個瞬間,容易頓一下,而「頓」的瞬間就極其容易抖落出灰塵。
而且拆卸時也確實不太方便,需要使出很大的勁。
實在搞不明白他家為什麽要這樣設計,這對力氣小的人非常的不友好。
塵杯大小對比如圖所示:
美的、松下偏大,友望家的兩款最小,在0.1-0.2L左右,吉米家是桶裝的,空間容量視覺上不是很大。
在這五款中,只有萊克吉米S4pro是單塵杯。
除蟎儀,雙杯優先考慮,主要是為了避免清理除蟎儀時帶來的二次環境汙染,避免產生濾網堵塞。
透過對粉塵、顆粒物測試後,拆取塵杯如圖所示:
三個塵杯偏大的除蟎儀:松下、美的以及吉米,都存在著臟汙漏出來的問題。
但是大家在買除蟎儀的時候,對塵杯的考慮一定要註意一點:
切忌盲目追求大容量!!!
因為,很多市面上賣的大塵杯的除蟎儀,都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
倒灰塵、顆粒物時,因為塵杯過大而空洞,一來無法很好地除蟎;二來就是外漏贓物很嚴重,結果清理塵杯時特別容易二次汙染環境,甚至贓物灰塵撒的哪裏都是,非常難清理。
喬兒做功課時發現,塵杯這塊很容易存在設計上本身不太合理大情況,有些品牌為了大而大,沒有考慮到其實完全不需要大塵杯。
因為除塵建議每一次做除蟎時都及時清理除蟎儀,避免滋生細菌
。但無論多大的家庭,基本上需要不到大容量大塵杯。
我家十幾口子人,做一次除蟎,就友望家的這種小塵杯都裝不滿。大塵杯反而讓我在清洗時,無形之中增加了我的任務量。
不僅是塵杯介面處有灰塵漏出,而且除蟎儀本身的介面處也有灰塵,具體看圖,基本上除了友望家那兩款,我在對塵杯進行拆卸時,除蟎儀本身都或多或少有粉塵漏出。
整體使用感受是:只對除蟎而言,塵杯無需過大。因為這五款測評下來,塵杯偏大的美的、松下、吉米這三款,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塵灰以及顆粒物灑落的問題。
這五款除蟎儀裏,只有 友望家的這兩款的塵杯帶有隔離罩,其他的三款都沒有 ,就是赤裸裸地呈現,所以其他三款的塵杯口出多多少少都有灰塵外漏。
(三)細節決定成敗:小細節讓除蟎更高效
1、
是否笨重?
雖然前面我做一個官方給出的重量呈現,但是我還是自己拿著測了一下這五款除蟎儀的重量。
個人感覺差別還是蠻大的。
友望家的兩款體重差別不大,也是這五款裏最輕的前兩名。
最重的是松下。
松下的體積很小,但是確實很重
,有一種舉啞鈴的感覺:單人床整體下除完蟎蟲以後,胳膊是有明顯的酸痛感。
吉米的本身不屬於特別重,但是它的外形很大,偏占空間。
2、
手柄設計直推還是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減少體力代償
這五款中,只有松下的手柄設計是只推熨鬥型的,不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
如果你是站著、彎著腰使用除蟎儀的話,其他的四款對手腕都是非常友好的,非常輕松,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體力代償問題。
如果是蹲著除蟎,
吉米、美的
這兩款就不太適合,
因為這兩款的尾部部份偏高,握著時手腕容易拱起來,偏累。
松下這款適合蹲著除蟎,但是頭疼的點在於,它真的太重了,容易累。
它家能不能改一下這個重量問題啊,對女生來說非常不友好。
友望家的那兩款整體還可以,站著、蹲著、彎著腰去除蟎都是可以的
,而且整體很輕。它家是在顯示儀那快拱起來的,並不影響手腕的把握方式。
3、
有無塵蟎顯示?顯示的是否具體、直觀?
ps:因為友望家的兩款顯示方式、位置一樣,此處只放了友望CM2307
五款只有松下的顯示很粗略,只有三項,從下往上依次是:UV紫外、熱哄、超音波,屬於是塵蟎感知LED燈。
美的的顯示是在除蟎儀的一側,共有五項顯示:電擊、UV紫外、超聲、熱風和拍打。其中拍打模式可以手動選擇力道大小。
友望CM2307、吉米S4pro這兩款都是在手柄處顯示,比較清晰,除蟎指數百分比呈現,方便一邊除蟎,一邊監控指數變化。
友望家的CM2306和CM2307,在塵蟎顯示上差別不大,7要比6多一項「霧化抑蟎」顯示。
4、是否支持紫外線、熱風除蟎?以及紫外線是安全的LED,還是存在安全隱患的UV紫外線?
這五款除蟎儀均支持紫外線除蟎,且都為安全的,不含汞的LED紫外線燈,且都為底部照射,除蟎不傷人。
美的還額外支持電擊除蟎,比其他四款多一項功能支持;
在五款都支持熱風輔助除濕的前提下,其中友望家的兩款:友望CM2306、友望CM2307均為65攝氏度的三維立體風,支持熱風烘幹。
三、建議與總結
1、 綜合前文,進行建議與總結
透過前文多維度的深層次對比測評,總結如下:
總體價效比而言,這五款如下
:
友望CM2306: (四顆半,比2307差半顆星)
美的MX6:
松下DC20W: (三顆半)
吉米S4pro:
從價格上面來看,價格均來自於京東官方旗艦店,五款都有國家20%的補貼,到手價大概分別為:
友望CM2306: 379元➡️303.2元(補貼後)
美的MX6: 549元➡️440元(補貼後)
松下DC20W:499元➡️399元(補貼後)
吉米S4pro: 399元➡️319.2元(補貼後)
所以, 只看價格,美的還是最貴的 。
本次參與的美的MX6款:
友望家的兩款相對來說是比較便宜的。趁著這一波年貨節,趁著價格合適,這兩款我就打算全留下了。
我的自用款,是這倆,也是經過測評大力推薦的兩款:
友望CM2307也是我最後決定的自留款;大白(友望CM2306)送給了我媽。 記得當初買來主要是想看看他家這兩款究竟有啥區別。現在也明白了兩款的效能都差不多,吸力拍打都很強,除蟎效率很高,熱風烘幹紫外線殺菌功能也很贊,區別是 友望CM2307多了個香氛功能,這點對於養貓的我很不錯,所以作為自留款。
本次參與的萊克吉米4Spro款:
吉米的價格是很友好的,
但是我實在受不了他家的臟物外漏的問題,有點大,
而且是除蟎結束的那一刻,你把除蟎儀舉起來,如果有灰塵或者顆粒物,當下就能掉出來。
每次除完都得需要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垃圾桶旁邊,我個人不是很喜歡。
本次參與的松下DC20W款:
松下的就是前面說的,主
要是太沈了,而且手柄設計的方式,對我這種腱鞘炎晚期患者而言,不友好,
我不喜歡。
美的的是因為價格勸退吧,差的有點多了。它家補貼完比其他幾款的補貼前還要貴一些。
2、如何保養除蟎儀?
除蟎儀是一款非常實用的清潔工具,但為了延長其使用壽命並保持高效效能,保養尤為重要。以下是喬兒給大家準備的一些實用的除蟎儀保養方式與建議:
(1)定期清潔濾網與塵杯
大多數除蟎儀都配有可更換的濾芯,定期更換,避免塵土、蟎蟲死體等堵塞,影響吸力。
( 這也是我前面建議大家買的時候,不需要一直奔著大塵杯去買的原因)
(2)清潔拍打桿
●
清潔
:除蟎儀的拍打桿,塵杯縫隙往往是最容易積聚臟物的地方,尤其是有一些毛絨拍打桿。所以需要定期檢查拍打桿縫隙,清除=灰塵和毛發,避免影響除蟎效果。
● 檢查 :吸頭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有部份堵塞現象,尤其是縫隙部位。定期用軟刷或清潔布清潔吸頭,保持吸力通暢。
(3) 避免潮濕環境存放
● 除蟎儀最好放在幹燥通風的地方,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濕的環境中。濕氣可能會損壞電池和電路,影響裝置壽命。
(4) 避免過度使用與過載
● 使用時避免過度施力,特別是處理較硬的床墊或縫隙。過度施力可能導致電機損傷。最好按照說明書推薦的操作方式使用,避免頻繁的高負荷工作。
(5)儲存時避免擠壓與碰撞
● 存放除蟎儀時,避免將其與重物堆放在一起,防止碰撞或擠壓。長時間放置時,應將裝置放置在安全、穩定的位置。
最後祝大家抗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