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凈水器租賃?一個我覺得沒搞頭的計畫,他竟然做得風生水起,怎麽做到的?

2023-05-02家居

前陣子,我拜訪了一個做凈水器的老板。

為什麽去拜訪他呢?

他的凈水器生意非常有意思。

他代理的凈水器品牌不出名,一般人都沒有聽說過。

如果是我,我是沒有信心去做這個生意的,因為你的品牌不知名,肯定不好賣。

既然要做,我們肯定是要代理一個知名品牌的凈水器啊。

但是,這個老板就沒想那麽多,既然做了這個計畫,就狠狠地執行,後來,他竟然還把這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可以說,這是一個典型的「二流的計畫+一流的執行」的例子,值得和讀者分享一下。

我們絕大部份人,好謀無斷,都是光想不做,不停地在N個計畫之間選來選去的,很少有像他這樣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學學他的執行力。

這個老板是怎麽做的呢?

這個老板雖然做的是凈水器生意,但是,他不是直接賣凈水器,而是做的租賃生意。

最近兩年,「共享經濟」這個概念不是很火嗎?

他做凈水器生意,自然也往「共享經濟 」這個概念上靠,就想出了一個租賃的商業模式。

如果是家庭使用者,交500元的年費,就可以租用一台他的凈水器了。

這500元還包括了兩個服務:一年內,他提供免費的上門維修服務,以及更換濾芯的服務。

縱然如此,如果是你,你可能也不太看好這個生意。

為什麽呢?

現在,市面上好一點的凈水器,也就兩三千元。

理性分析,我們可能會覺得,還是租賃劃算。因為購買一台凈水器所需花費的兩三千元,都已經可以租用5-6年了,而且,租賃的話,還可以免費維修、更換濾芯。

可是,人的日常決策都是感性的。

特別是這種價格不太貴的東西,我們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是,寧願擁有,不願意租賃。

後來,我是看到了他們的地推活動,才發現,他們執行得非常不錯。

他們在很多小區、公司、工廠都做過地推,包括我們小區。

最開始,我還以為他們不是賣凈水器,而是賣水的。

他們在小區裏面某個地方,安裝了一個大型的凈水器,然後讓大家去那兒刷卡,打水,一小桶2元錢。

我估計,他們老板的想法應該是,一部份家庭買了凈水器,一部份家庭喝的是桶裝水,我賣凈水器幹不過那些大品牌,那我不如賣水,和那些桶裝水競爭,哪怕是大品牌的桶裝水,我畢竟有價格優勢。

而且,賣水更賺錢。

網易以前有個數據報告,拆解過一瓶純凈水的成本。

一瓶水,其中水的成本是1分錢,遠比瓶子、物流的成本要低。

由此可見,賣水是利潤比較大的。

而水是快消品當中的快消品,如果消費者形成重復消費,那利潤就源源不斷了。

以前,我們看心靈雞湯類的書籍,最常讀到的故事就是修建管道,把創業比作修建自己的管道,修好之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水流進村莊……

這個團隊剛好做的就是這事。

賣水,我本來也不看好他們的,為何?

多方面的原因:

1. 他們是個小品牌,信任感很難建立起來。

大品牌的桶裝水一出,老百姓立馬就買,信任感老早就建立過了。

凈水器也是這樣。

他們是個小品牌,老百姓還擔心他的凈水器到底行不行呢,所以,也擔心那個凈水器裏的水是不是幹凈。

2. 消費者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現在不少家庭都買了凈水器了。

家裏沒有買凈水器的,現在也可以買大品牌出的桶裝水了。

因為農夫山泉、怡寶這些大牌也出桶裝水了。

以前我在某篇文章當中,寫到過賣水,當時寫的時候,這些大牌還沒有出桶裝水呢,我寫了沒多久,他們就出了。

盡管這些大牌的桶裝水貴一些,但是,他們可以送貨上門,還是不錯的。

一直以來,我喝的就是這些大牌的桶裝水,因為家裏的那個凈水器壞過一次,我總感覺沒有修好,它裏面出來的水喝起來有點味道。

現在,突然讓老百姓用他們凈水器裏的水,還要自己去打水,這習慣很難改過來。

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

2元一小桶,算起來,確實比大牌一大桶便宜很多,但是,有錢的家庭還是更願意買大牌的桶裝水。

而且,按我們老百姓的消費習慣,他們更願意買個凈水器,而不是去外面打水,因為消費者的習慣如此,更願意擁有,而不是租用。

盡管細算一下,會發現去那兒打水還是比買凈水器劃算很多,但是,老百姓的消費習慣如此。

價格優勢很難戰勝老百姓的消費習慣。

3. 我換位思考過,如果是我做他們這個計畫,也去各個小區地推,我有信心搞成功嗎?

我沒啥信心。

一方面,我擔心,一旦做起來了,大品牌是不是也會來搶市場。

另外一方面,你就做一次科普和贈送活動,能夠激發消費者持續不斷地自動消費嗎?

太難了。

但是,我想錯了。這個團隊做得還非常不錯。

他們在小區裏面搭了個展棚,一個團隊,4-5個人,守在那裏,碰到人了,贈送這,贈送那。

遇到人,就耐心解釋一番,不斷地給居民科普。

我本以為他們的這活動做一天就走了。

結果,他們持續在這兒待了一個星期。

後面,隔了個把兩個月,他們又過來搞了一次活動。

如果是做一次活動,就搞一天,可能沒效果,但是,他們持續這麽弄,還真出效果了。

他們重點向喜歡省錢的老大娘、老大爺推銷,送桶,送水,送卡,就這麽持續地弄。

慢慢地,有人充值消費了。

這個地推活動做得很成功。

我也從中學到了東西。

什麽東西呢?

他們沒有急著擴張,沒有同時做多個小區,而是集中精力把一個小區做透,再去做下一個小區……

如果他們急於求成,分散人力物力,同時做多個小區,最終的結果是貪多嚼不爛,每個小區都沒做起來。

而且,他們目前在打樣,做好了樣板市場 ,後面可以透過招商的模式去鋪開,後面就快得多了。

所以,我們做事情,要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夯實了,再進行下一步。

欲速則不達,慢即是快。

賣水,價格雖然便宜,但是,需要自己過去打水,很不方便。

懶得打水的家庭使用者,就會想著從他們那兒租一台凈水器了。

總之,一旦把地推做到位,成功啟用了一個小區域市場,無論使用者買水,還是租凈水器,他們都可以賺到錢。

關於他們這個凈水器生意,最牛的地方還不在這些。

企業客戶才是重點。

很多大的公司、工廠,員工很多,日常飲水也麻煩,喝桶裝水成本比較高。

他們有租用凈水器的需求。

而且,不同於家庭使用者,企業客戶的決策都是非常理性的。

他們會計算成本,看是買凈水器劃算,還是買桶裝水劃算,還是租用凈水器劃算。

員工多的企業,如果是買凈水器,可能需要花費幾萬到十幾萬元,這遠沒有租用凈水器劃算。

企業客戶非常理性,他們知道,凈水器的核心技術是濾芯,不同品牌只是不同牌子而已,只要你的這個牌子還可以,就行。

而且,企業客戶采購凈水器,是給員工的福利,自然會可考慮怎麽省錢,怎麽降低采購成本。

所以,綜合來看,對他們的凈水器生意來說,企業客戶是更容易賺到錢的。

換言之,相比2C,2B的業務更有搞頭。

當然,銷售是不容易的。

找到企業客戶的負責人都不同意。

而且,企業客戶的決策流程也長。

後來,我幫這個老板重新設計了一個免費的商業模式。

采用這個商業模式,客戶都不用花錢去租凈水器了,因為他們可以免費送凈水器了。

如果需要客戶花錢,銷售起來就困難重重,現在,變為免費贈送,那麽,銷售還是個問題嗎?

而且,這個免費送的模式,對絕大部份客戶來說,並不會產生任何成本。

商業模式設計 得好,真的是可以扭轉乾坤的。

關於這個商業模式,其實非常簡單,我估計很多很多讀者都可以想到,而且,或許你還會有更加牛叉的做法,歡迎交流。

【總結】

我們常聽人說,一流的人才,可以把三流的計畫做成二流甚至更好,反之,三流的人才,會把一流的計畫做成二流甚至更差。

確實是這樣。

就算你計畫再好,戰略、商業模式設計得再好,沒有完美的執行,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