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金抽卡是法律不禁止的最賺錢的遊戲收費制度
首先,當盈利成為即便不是唯一的,也是占據壓倒性優勢的指標的時候,企業在法律不禁止的前提下,選擇最賺錢的方式,似乎是無可厚非的。
而氪金抽卡,是不是賭博先不論,法律不禁止,卻是非常明確的。
更何況,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說到賺錢,氪金抽卡認第二,沒有其他的方式敢認第一。
所以,以氪金抽卡為核心開展遊戲業務的企業,不在少數。
那麽問題來了,在商言商,賺取利潤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更何況法律也沒有禁止,為什麽單純是圍繞「免費遊戲氪金抽卡這種遊戲收費制度」,就引發了那麽多的話題呢?這有什麽討論的必要嗎?
會長個人以為,僅僅是這些話題和討論本身,就充分說明:
氪金抽卡絕不是簡單的「遊戲收費制度」
首先,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想必只要是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都應該有一個大致的概念(比如會長初中的時候,政治還是主科,高考還要考,所以雖然已經說不出個所以然了,但主要的觀點,還依稀記得),比如商品的價值,比如等價交換等。
但氪金抽卡遊戲,和買斷制遊戲,看似都是一樣的「遊戲」,但其實又是不一樣的「遊戲」。
買斷制遊戲參與到市場交換的內容,價格可以說是固定的,某個時間、某個地區、某個分銷渠道,價格就定的了。
氪金抽卡遊戲參與到市場交換的內容,價格卻是不固定的,某個時間、某個地區、某個分銷渠道,價格是波動,而且波動可能極大。
比如某皮膚,如果是買斷制遊戲的話,定價¥100(定價是否合理且不論,僅作舉例用,下同),那麽決定是否可以獲得某皮膚的,是定價;如果是氪金抽卡遊戲的,抽一次¥10,「運氣好「的話,抽1次,「運氣不好」的話,抽20次、30次,甚至90次,換言之,決定是否可以獲得某皮膚的,是機率。
顯然,作為商品,氪金抽卡「遊戲」和買斷制「遊戲」,是不同的。
誠然,氪金抽卡,絕對沒有被定性為「賭博」,絕對不在法律的禁止範圍之內,但多少「玩家」是抱著「以小博大」的心理氪金抽卡的,這恐怕就很難說得清楚了。
什麽人會鼓吹免費遊玩氪金抽卡這種遊戲收費制度
綜上所述,以氪金抽卡為核心開展遊戲業務的企業,顯然會鼓吹免費遊玩氪金抽卡這種遊戲收費制度,要不怎麽說「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呢。
另外,輕度氪金抽卡玩家、輕度遊戲玩家,大概也會鼓吹免費遊玩氪金抽卡這種遊戲收費制度,因為「免費」=「真香」。
至於重度氪金抽卡玩家、重度遊戲玩家,會長個人認為,反倒不會鼓吹免費遊玩氪金抽卡這種遊戲收費制度。
為什麽?
先說重度氪金抽卡玩家,為什麽要重度氪金呢?這多少帶有顯擺的成分啊,雖然顯擺的具體是什麽不好說,但不外乎「我有你無,我比你強」,如果隨便誰都不管不顧地氪金抽卡,又怎能體現「我有你無,我比你強」呢?
至於重度遊戲玩家,大概一門心思琢磨怎麽速通【艾爾登法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