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為什麽原神和黑神話沒出的時候全網風評卻是兩個極端?

2023-08-20遊戲

這個問題我之前寫過一個回答:

簡而言之,【原神】被黑我認為除了某些團體(DDDD)的主觀行動外,我認為也有一個客觀因素潛藏其中: 那就是在19年前後玩家群體和從業人員對於國產遊戲產業的極度悲觀

從業人員的悲觀來自於 18年版號的突然收緊 。在16-17年遊戲版號數量大爆發後,從18年3月開始忽然出現版號停發,這次停發持續了8個月,對於國內遊戲行業的沖擊不言而喻。受此直接影響,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的失落情緒可想而知。

玩家群體的悲觀正好與之相反,16-17年的版號數量大爆發帶來的不是精品而是大量濫竽充數之作,而且集中於「鄙視鏈地下室」的移動端平台。於此對比,17年前後,國外精品可是不少:戰地1(16年)、尼爾機械紀元(16年)、P5(16年)、野炊(17年)、地平線:零之曙光(17年)、怪物獵人:世界(18年)、荒野大鏢客2(18年)、戰神(18年)等等。此外,17年末開始吃雞在國內大為流行,引發了一輪硬體升級潮,同時也拓寬了玩家視野,更多玩家接觸到了原本在國內圈子較小的國外大作。 這種國內泥沙俱下、國外大作紛飛的強烈對比,自然會讓玩家對國內遊戲行業產生極為強烈的排斥心理 。我之前的回答曾經參照過知乎當年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正是在18年提出並成為熱點:

我之前還覺得有一個社會原因,那就是 國際政治環境在國內產生的影響 。18年前後國際貿易爭端顯著加劇,對於所謂「國產化」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作為文娛產業的有機組成,又部份依托於前期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玩家們對於遊戲行業自然是有要求的。而同樣是文娛行業,電視劇、電影已經出現了一些佳作,除了戰狼2外,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等也是給影迷們帶來了許多希望。那麽,遊戲呢?

此外,某些國內獨有的因素比如「我孩子被遊戲毀了」之類的新聞也讓無數玩家對氛圍更加失望,而偏偏17年前後,國內還有這樣的新聞:

這些因素的疊加,所以產生了一種普遍的失落情緒,玩家可能都想不出「國產遊戲行業能有知名作品」的可能性

個人以為, 這種情緒就像是堆積的炸藥桶,如果沒有作品將其消解,那總有被引爆的風險 。19年【原神】面對的輿論風暴,正是這種情緒被利用的典型案例, 某些團體借由媒體發動對於【原神】制作組的聲討,自然會得到大量的支持 。加上一些什麽摔PS、舉Switch之類的騷操作,直接就形成了一個熱點——最抽象的是,這甚至不需要大量的水軍,是經典的借刀殺人。而眾多的攻擊之中,「抄襲論」是最知名的,這種攻擊有些「跳過品質的誅心」: 不管你做得好不好,都不好 。因為即使現在去回看和野炊最相似的蒙德地區,也會發現其真正吸引人的元素並非來自於畫風而來自於美術以及獨有的世界觀還有頗有特點的元素反應體系:所以當畫風都顯著不同的璃月出來之後,抄襲論就退化為了碰瓷論和黑紅論: 不管你做得像不像,都不好

而【黑神話:悟空】則完全不同,其第一個視訊發自20年8月,它像是那個割裂的遊戲輿論圈中,某些節奏始作俑者的救命稻草,也是一個恰如其分的熱點。

在【原神】於20年初公布璃月之後,之前的抄襲論其實就已經搖搖欲墜了;而「環大陸」期待更是讓人不禁起疑:畢竟當初對「抄襲不可容忍」的一個重要塑造就是「別去國外丟人」,結果國外怎麽好像挺期待? 當初響應口號聲討的玩家面對這個現狀,不免對帶節奏的個體和組織產生質疑情緒,媒體和KOL彼時需要一個向眾人證明「我當初那麽說是有理由的」

其次【原神】受限於畫風特點,雖然遊戲品質出色、開發成本極高、研發周期也不短,但確實和不少人認知中的「3A大作」的印象區別很大。 所以【原神】口碑回潮讓部份遊戲玩家開始重新審視遊戲本身並改變態度時,依舊不被一部份玩家認可、接納: 畢竟除了畫風之外,「氪金制」也是當年「失落情緒」下遺留下來的紅線。

而【黑神話:悟空】更擬真的畫風、傳統的買斷制,配合動作遊戲的內核,把上述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最初那個實機視訊釋出後,馬上引來了大量關註。媒體和KOL找回了拉踩點、比較認同「狹義3A」的玩家看到了希望、重視本國文化的玩家希望傳統的西遊相關IP能夠在世界產生影響力、其他的路人玩家則看到了一款好遊戲的未來: 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黑神話:悟空】的口碑持續上揚 。其聲量在20年達到了高峰,以至於21和22年官方還得發一些視訊降降溫。

與玩家不同的是,平台、媒體可不會止步於遊戲本身,畢竟其收益來自於流量。

於是在20年又出現了一種聲音, 刻意將【黑神話:悟空】和【原神】擺在一起討論的同時,又強行拉開玩家群體的距離 :似乎玩家碰了【原神】就玩不了【黑神話】一般:

當然米哈遊官方某些員工存在爭議的觀點也成了強化這種對立的把柄:

可以看到後者的互動情況可比前者大多了,畢竟有沖突才有流量嘛,足球大家喜歡看進攻討厭大巴,CS大家喜歡看快攻而不是做預設。

問題在於: 這個對立本身就很TM扯淡啊 !我大學的時候刀擼大戰在互聯網上也鬧得挺大,妨礙我宿舍那群坑貨上午刀下午擼晚上一起鬥地主了?「原神玩家」和「3A玩家」都只是「玩家」的子集,又不是TM互為補集。

在此之後不論是何方的爭執,都是這段歷史的余波: 一款遊戲和其玩家被不公平對待的過往,他們放不下也不可能放下 。可笑的是 輿論壓力沒幹翻【原神】制作組,其帶來的輿論混沌反而給其他的遊戲制作組帶來了考驗 ——比如某些試圖透過吸納反原流量的神奇制作組,是真把玩家群體按補集來理解。畢竟戰場之上,流彈的危害可是巨大。

時至今日,【原神】剛剛開放了楓丹地區,水下世界的設計贏得了不少好評;【黑神話:悟空】完成了線下演示,無數玩家都在期待發售之日(俺也是其中一員)。幾乎可以預想到,未來這兩款遊戲會有不少的重合玩家:然而互聯網風風雨雨,最後還是平台方錢數得最勤。

(補充一句:其實我覺得當年的輿論風暴,其影響不止於此,如今很多針對【原神】的爛梗還折射了更多樣的現實狀況。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復雜,涉及到若幹圈子的傾軋和現實環境中思想觀念的一些變化,這裏我就不班門弄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