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背後沒有既得利益者的驅動,單靠散漫的網路使用者,能掀動當年那般規模的討伐聲潮嗎?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那下場的原因是什麽,因為既得利益被觸及,市場會被嚴重瓜分。
飯碗被搶,換誰都會急眼的。
說得更透一點,原神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遊戲市場,甚至中國遊戲歷史的發展走向。
可能很多人覺得我在吹,但請試想一下,在原之前,可否有遊戲廠家能做到三端互通,能做到依托遊戲內容產出如此規模的收益?
原神本質是款手遊,但如果它僅在手機端發行,那百分百不會達到現在的使用者規模,起碼我這種習慣電腦遊戲且非二遊的玩家是絕不會入坑的。不同平台的移植是一件痛苦且困難的事,而原在PC端的絲滑體驗絕對是立項之初就考慮好的,絕非一時的心血來潮。
遊戲的內容項,其實就是脫胎於單機遊戲,加上長線營運的整合,打造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偽單機遊玩模式。這還不是重點,恐怖的是這個內容是隨著時間,不斷更叠前進演化,玩家能免費體驗到保質保量的全新單機dlc服務。
加上全球營運,深耕二次創作等,原神的破圈似乎是板上釘釘的。至於破圈帶來的效益,就是成就了如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回到黑神話,拋開玩法上的出入,假定全部遊戲內容都如試玩展示一樣,甚至更高,單就品質而言把它作為中國的法環,鬼泣,評價夠高了嗎?然後呢?能夠引導國內遊戲領域的變革?重新洗牌?
還是能夠反卷資本,讓他們在所謂的3A上面砸重金,全民熱火朝天卷技術卷人員卷工業化?
為什麽法環在類魂遊戲裏是出圈的,因為相較前輩,它除了探索更加自由,在難度方面,也從原本的硬核轉為平易近人,被只狼,仁王等勸退的玩家也能在間隙之地有自己的一席之位。
硬核或許是一款遊戲的賣點,爽點,但對絕大部份玩家來說都是勸退的,跟出圈更是矛盾的。
綜上,黑神話如果過於硬核,那麽願意掏腰包的只能是少數,這還是建立在品質媲美上述大作的前提。而非爆炸式地收益,不會引動資本的神經,這和他們追求的收益初衷相違背。
對玩家來說它可能是一款成功的遊戲,但對資本來說,絕不是一款非常賺錢的遊戲。
所以那些吹什麽劃時代,開啟國單新篇章,只能說是一廂情願。
國內能為遊戲掏腰包,所謂的付費使用者,其中有多少能大手一揮為單機買單的,這個比例的扭轉不是一款非劃時代單機能改變的。資本不傻,自然就不急著下場,復刻當年那般帶頭沖鋒的模樣。
當然,極端的捧殺也是殺,就像2077那種,巨大落差帶來的惡果,後續怎麽修補都是事倍功半。
ps,還是那句,對玩家來說,出錢的是自己,玩遊戲的也是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現實裏沒得選擇,玩款遊戲難道還要被輿論裹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