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最近想買 PS5 並配一個電視,普通電視可以玩嗎?

2021-05-06遊戲

普通電視可以玩索尼微軟最新主機,不過現在其實高端電視也不代表說就一定是高溢價、售價昂貴,比如支持4K/8K分辨率以及4K+120Hz必備的HDMI 2.1傳輸的電視,其實很快就有新品做到5000元以下甚至更低價位的,主要是來自一線大廠的互聯網價效比子品牌。

比如FFALCON雷鳥的鶴6Pro(S545C的升級款),支持HDMI2.1的滿血原生傳輸(48Gbps),起售卻只要4899。

HDMI2.1傳輸是開啟PS5 4K分辨率+120Hz高刷遊戲的必要條件之一,而4K+120Hz也是PS5主機本身最大的硬體升級意義之一,結合VRR可變重新整理率與ALLM自動低延遲畫面算,讓PS5的遊戲體驗比PS4 Pro有了質變的升級。硬體發展總是比軟體生態更快一步,如果說1年前PS5國行剛上市那會兒,原生真4K分辨率的遊戲生態還只是「未來」。那現在可以說是肉眼可見的「大門開啟」了。PSN平台已經有了近40款支持原生4K分辨率的遊戲,包括【刺客信條:英靈殿】、【COD19】等。

4K 120Hz遊戲的軟體生態開啟,而且在遊戲數量上是肉眼可見的「逐年遞增」,HDMI 2.1電視本身的價格也有了近50%的降幅,已經下探到了5000主流價位,這種情況下HDMI 2.1已經完全成為了主機玩家選擇電視的必備選項之一。

除了HDMI2.1,主機電視的選擇還需要註意什麽?

HDMI 2.1是主機遊戲4K+120Hz的傳輸必備選項,但想要穩定地在4K+120Hz的環境下執行遊戲,流暢操作,那包括SOC、螢幕響應、幀率演算法等軟硬體綜合方面的配置肯定也得跟上。那種僅僅為了把HDMI2.1做到低價,搞行銷噱頭,但其他配置全部壓低成本縮水處理的「裸奔機」,肯定是要100%回避的。

這也是為什麽我拿雷鳥鶴6Pro舉例的核心原因。市面上當然還有更便宜的HDMI2.1電視機型,甚至可以把價格做到2000多,包括雷鳥自己。但這款鶴6Pro是我評判下來可替代性非常低的一款「價效比高端電視」。

高端電視普遍都有自己的品牌和研發成本溢價,而價效比電視過往也似乎很難和「高端」聯系在一起。但對於4K+120Hz這種目前最頂尖的遊戲制式來說,更穩定的遊戲執行,更生動的視覺畫面,更絲滑的極限操作,才是更完全體的體驗環境,就好像看【復聯】、【星際穿越】這樣的大片,普通場當然也能看,看劇情,但只有IMAX才是真正的沈浸式無遺憾觀影體驗。

那如果又想體驗「完全體」,又想追求「價效比」,那雷鳥鶴6Pro幾乎就繞不開了,可以說它是目前市面上非常罕見的,高端電視也能和「價效比」緊密貼齊的一款產品。

核心的螢幕素質上,鶴6 Pro是一塊16:9的VA軟屏,沒有采用價效比電視常見的硬屏。相比於硬屏,軟性螢幕有觀感通透度、防漏光等方面的優勢。鶴6 Pro沒用OLED螢幕,在色域覆蓋、色彩鮮艷度上難免有所取舍,大片觀影的效果比不了高端OLED、QLED電視,但對於遊戲電視來說,VA螢幕更高的視覺沈浸感、畫面對比度,會更利於玩大型遊戲時的畫面代入。

基於對大型遊戲畫面代入感的效果刺激,鶴6 Pro也同時支持了棋盤式的百級分區控光,結合這個價位段非常突出的最高800nit的亮度水平,實際的控光色彩效果會更細膩,觀感層級更鮮明。

這一項優勢主要是體現在兩類遊戲,一是【刺客信條:英靈殿】、【對馬島之魂】這種非常強調視覺沈浸感的大型RPG,更多數量的分區控光,更多的獨立明暗顯示,會讓遊戲整體的畫面層次感更強烈,視覺語言更精準、更豐富,比如你在【英靈殿】的教堂和野外尋覓寶箱,做神秘任務,遊戲畫面中正路、墻體、草叢、陰影彼此的色彩與亮度區分更鮮明,能進一步加強你走主線方向的方向感,以及嘗試完成支線和額外獎勵的目的性和多重探索的視覺反饋。其實大型3A遊戲主要場景裏的畫面元素明暗光線處理都有講究,本質目的就是為了透過「視覺語言」加強玩家的方向感和代入感,而更多數量的分區控光則是對這些「視覺語言」完整呈現的核心保證。

第二是在【COD19】這樣非常吃戰場觀察和極限反應的FPS遊戲裏,百級分區控光,結合對杜比視界IQ和HDR10的支持,可以更智慧、更專業的去顯示遊戲畫面中的不同明暗細節,最高800nit的亮度也能保證暗部細節的充分展現。這一點在FPS遊戲中尤為實用,因為總會有敵人是藏匿在暗處。但FPS的戰場勝負總是在半秒之間,能不能在鏡頭快速運轉的過程中一眼就掃出暗處的敵人,這就很考驗分區控光和杜比視覺對暗部細節的還原效果了。鶴6 Pro支持的杜比視覺IQ,也是Xbox Series X和Series S主打的功能之一。

除了是同價位中亮度表現、分區控光數量最出色的電視之一,鶴6 Pro還支持最高的240Hz高重新整理率。一方面,它可以透過電視芯片內建的MEMC運動補償,將遊戲的動態幀率手動提升到240hz。幀率提升對遊戲操作和畫面觀感的顯著提升作用,相信很多玩家都非常熟悉了,總的來說就是肉眼可見明顯更流暢完整的畫面運動,並透過視覺反饋帶動更無縫絲滑的競技操作。120Hz下不能穩定做出的一些甩狙、剛槍操作,換做240Hz可能就穩定甩出了,這個毫不誇張。

相比之下,可能更多一些朋友會疑惑的是,透過MEMC運動補償提升到的240Hz,操作延遲真的沒問題嗎?其實不會,實際使用中,能支持開啟240Hz的遊戲,都是經過了雷鳥系統的單獨適配最佳化,實際問題並不大,包括騰訊雲START那一眾國產單機。

目前市面上也越來越多的240Hz電視,對於車槍球三大遊戲類別來說,其實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玩家更傾向於追求更高重新整理率的。像國行XBOX的「護航大作」之一【極限競速:地平線5】在MEMC運動補償到240Hz幀率下的絲滑競速體驗,也很明顯地勝過原生120Hz。

而且,伴隨著A卡和N卡效能的不斷叠代,以及未來2~3年內下一代主機的釋出可能性,電視支持最高240Hz重新整理率,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有必要提前備好的重要配置。另外,作為電視,240Hz本身也能大幅提升影視與體育比賽的觀看體驗,它可以透過最新最佳化的DLG技術將螢幕加速到240Hz,再透過MEMC運動補償將播放畫面也補償到240Hz,流暢同步,讓電視螢幕觀眾雙眼所感受到的「電影主角戰鬥」、「球場快速對抗」等畫面元素都更加流暢絲滑,沈浸感成倍提升。

而至於效能,鶴6 Pro搭載A73四核1.3GHZ處理器,4GB執行記憶體,32GB儲存記憶體,也是旗艦水準,足夠保證4K+高刷的流暢執行。另有對WiFi6、杜比全景聲的支持,效能和喇叭、網卡等全部達到這個價位段的頭部水平,包括還有FlyⅠ自訂遙控器(3個自訂按鍵,亮度調節側鍵)、前置TOF網路攝影機遠端手勢觸控等「黑科技」,結合對VRR可變重新整理率和ALLM自動低延遲畫面演算法的「遊戲電視剛需配置」,讓鶴6Pro整體配置非常水桶,沒有任何縮水,「高端電視」下探到4500~5000價位段,基本是獨孤求敗了。

如果我說得更絕對一些,那它還是市面上同價位中亮度最高、分區數量最多的240Hz遊戲電視,沒有之一。藍大仙人也明說,雷鳥鶴6Pro 65S545C(S545C)在同價位「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隨著遊戲電視市場的進一步「內卷」,目前即便是高端機型也出現了5000以下的「價效比機型」。上百量級的分區控光,240Hz的最高幀率,800nit的最高亮度,包括A73四核,4+32的記憶體組合,還有滿血48GHz HDMI 2.1連線等,這些配置都是足夠保證流暢、穩定地在4K分辨率或240Hz以上執行大型3A遊戲,同時在畫面表現上、操作手感、網路速度上也都有符合「高端」級別的更進一步表現。

當然,如果你希望把預算控制在3000以內,那至少對HDMI 2.1的支持也是可以實作的。像雷鳥、酷開、小米等都有相應的機型可以選擇。只是這個價位難免在芯片效能和畫面表現上有所取舍,這其實也很正常,至少咱們消費者自身預算和綜合需求接受即可。但一定要小心不要被有些廠商拿「假4K分辨率」給混淆視聽了。真4K面板是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像素,有效像素820萬;假4K面板是紅綠藍白四種顏色的像素,有效像素只有615萬,而且,白色子像素無法作為色彩像素工作,只能以「亮度通道像素」的形式存在,反而會影響畫面精度,卻因為多了一個子像素,而被部份廠商玩宣傳話術歸類為「4K分辨率」。真4K面板,請認準它的色彩排列一定是RGB三原色(紅黃藍)。

另外,如果你湊巧財力雄厚,那平心而論索尼高端電視的PS5遊戲體驗依然是任何電視都無法比擬的。如果你的預算更高,在7500以上,又是PS5玩家,那內建XR芯片和PS5 HDR自動對映的索尼X90K會是我更推薦的選擇。當然,如果你追求價效比,又希望有高端遊戲電視體驗,那雷鳥鶴6Pro 65S545C還是目前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