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以為【師父】很簡單。它難得很呢,真的。
在大作頻出、神仙打架的二月中,獨立遊戲【師父】受到了無數海內外玩家的關註,在【艾爾登法環】【消逝的光芒2】【地平線:西之絕境】等一眾高知名度 3A 遊戲裏贏得了一席之地。這既要歸功於市面上缺少一款能打破刻板印象、準確描繪中華武術文化的動作遊戲,也要歸功於【師父】本身的機制設計和美術風格都很出眾,也難怪杉果的編輯們都紛紛表示打算剁手了。
這裏也要感謝【師父】官方提供的搶先試玩機會,能讓我在遊戲發售之前就提前體驗到這款別具一格的作品。由於春節假期期間存在的一些不可抗力,我沒能來得及通關這款遊戲,但也足夠寫下一篇比較面面俱到的評測文章供各位參考。如果你正在好奇【師父】的最終品質,想要了解這是一款什麽樣的遊戲,不妨閱讀本文來獲取你所需要的搶先資訊吧。

>>>博采諸家之長的困難硬核戰鬥系統
既然是動作遊戲,那自然要先談談「動作」本身了。
【師父】的戰鬥給我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它介於我們熟悉的美式動作遊戲和日式格鬥遊戲之間,但又處處透露著中華武術的獨到之處,就像一碟融合多種風味的美味菜肴,而且還挺需要上手門檻的。

從戰鬥的基本機制上說,【師父】還是非常有傳統 FTG(格鬥遊戲)味道的,但又給我很強烈的【忍者龍劍傳】的既視感。
最為直觀的一點便是「搓招」了:【師父】中的絕大部份技能都需要透過組合鍵來釋放,雖然沒有【拳皇14】 的「↓↘→↘↓↙←+LP」那麽復雜,但如果想打一套復雜一些的連招,一口氣按十幾個鍵也是家常便飯。
不過【師父】並不要求玩家透過華麗的 Combo 擊敗對手,而是強調在正確的時機選擇正確的招式以積累戰鬥優勢。舉個例子,同樣都是破除防禦的招式,「S+W+左鍵」對應的招式是掌擊,「S+W+右鍵」對應的招式則是掃堂腿。它們的區別在於掌擊會將敵人推出很遠,適合在被多個敵人圍攻時使用,掃堂腿則會將敵人直接擊倒,可以很輕松地接上後續連招,適合在一對一貼身時使用。

說到這裏,想必 FTG 愛好者們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但【師父】對 FTG 的致敬遠不止如此。【師父】中同樣存在對 FTG 玩家而言再熟悉不過的防禦、投技、閃避的「剪刀石頭布」系統:防禦可以抵禦絕大多數攻擊和招式,優點在於沒有硬直,還手很方便;投技能夠直接破除敵人的防禦,缺點是明顯的擡手動作會給對手留下反應空間;閃避是唯一一種能化解投技的辦法,但閃避結束時無法取消的小硬直又有可能帶來新的隱患。
這種設計和「擇」十分相似,強調玩家在盡量不露破綻的情況下攻擊對手,並根據對手的反應來做出新的判斷。不過【師父】並不是 PvP 遊戲,沒必要用假動作來欺騙 AI,也存在許多一對多橋段,所以「擇」也有了一些新的元素,例如玩家必須給防禦加上方向來應對側面和後面的攻擊,敵人的投技也會有很明顯的紅色閃爍標識,方便玩家及時閃避。
PS:即便如此,Boss 的投技擡手動作其實也很快,閃慢了就是半管血沒了。

不過【師父】裏也不全是 FTG 元素,例如我接下來要聊的平衡/處決系統。
簡單地說,就是敵人除了血條以外都還有一個平衡條,受到攻擊時平衡條就會逐漸減少,到 0 時就會提示已經可以按 X 鍵觸發處決動作。玩家在處決過程中是無敵的,所以一對多混戰時可以用處決來躲避敵人的攻擊,還能看一段頗具觀賞性的處決動作。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定律對玩家自己也同樣適用,也就是說主角同樣有可能被敵人一套連招打空平衡條直接摔倒在地,然後被一悶棍送走……
這讓我想起了【仁王】系列的妖力/精力條設計,不過【仁王】更強調透過連續的進攻來壓制敵人的妖力/精力條,而【師父】則要求玩家把握好攻守的平衡,邊壓制敵人的平衡條邊保護自己的平衡條,不留給敵人一絲一毫的破綻——從這個角度來說,【師父】可以說是相當中華了。

說到中華,我必須要提一下【師父】的打擊感。誠然打擊感是見仁見智的主觀感受,但即便我們只看戰鬥和處決動畫,也不得不為制作組對中華武術的還原度和尊重度豎上一個大拇指。
這種感受很難用言語來形容,因為主角的一招一式並不像【戰神】等歐美作品一樣大開大合,但也絕不是【忍者龍劍傳】式的砍瓜切菜。主角的每一拳、每一腿都不會有什麽很明顯的大振幅準備動作,像一位真正的練家子一樣幹脆利落,給我帶來了一種強烈的「剛剛好」的感覺:譬如說這個擡手振幅剛剛好可以保證 2 秒 4 拳的極高攻擊頻率,也剛剛好可以保證每次攻擊都能拳拳到肉,看得出來動捕演員是真的學會了白眉拳法。
此外主角的處決動作還會根據手中的武器、周圍的地形、敵人的種類而發生變化,至少我在十多個小時的遊戲過程中都沒怎麽產生「這個處決動作我已經看膩了」的感受。想象一下主角極快地出拳打在敵人腹部,緊接著就是一招猛烈的鎖喉直奔敵人的喉結,讓敵人立刻翻起白眼昏厥在地,隨後又用腳挑起地上的短棍照著另一個敵人的臉上就是一巴掌……說實話,我真的還沒在哪款遊戲裏見過這麽幹脆利落、張弛有度的戰鬥動作,甚至連國產都很少,豈止一個爽字了得。

【師父】還額外設計了不少輔助戰鬥用的系統,比如可以撿起環境中的武器以獲得一套全新的動作模組(甚至還有對應武器的加點流派),可以在恰當的時機按下防禦鍵從而達到類似「彈反」的效果,還可以使用戰鬥中積累的專註度觸發子彈時間來施展一些幹擾敵人行動的特殊招式。出於個人愛好和時間限制的原因,我並沒能仔細研究這些玩法會給遊戲帶來什麽樣的變數,也只能交給各位玩家們去探索了。
稍微總結一下,【師父】的戰鬥系統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博采諸家之長,融合了相當多的元素。這導致玩家在戰鬥中要顧慮的東西非常多,還要把控好出招的節奏和攻守的平衡,敵人的動作也不慢,留給玩家的反應時間並不多。自稱動作遊戲熟手的我在第一個 Boss 這裏卡了很久,就是因為我一開始沒有融會貫通【師父】的正確開啟方式,很快就被 Boss 的各種連招和投技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考慮到【師父】的戰鬥系統如此復雜、硬核且困難,這裏我也希望各位玩家能夠做足功課再去挑戰關卡,不要因為沒有掌握玩法、被 Boss 虐殺之後就草草放棄。相信我,這款遊戲的戰鬥系統真的值得你鉆研一番。

>>>輕度 Roguelike 玩法搭建的有趣平台
如果說戰鬥系統是【師父】的骨骼,那我接下來就要談談它的「皮肉」了,也就是在戰鬥之外的遊戲機制、美術風格和劇情部份。
其實【師父】的劇情非常簡單,可能還不如老套狗血的香港武打片刺激:主角的師兄是白眉拳法的傳人,因走火入魔而被逐出師門,多年後又帶著幾個殺手回來殺死了師父和幼年的主角。主角因為吊墜的保佑而得以復活,並在長大後苦練拳法,準備對師兄展開復仇。

復活吊墜或許是【師父】最重要的組成部份之一,想必各位關註本作許久的玩家也已經有所耳聞。這個吊墜賦予了主角以年齡增長為代價換取復活機會的特殊能力,第一次倒下就老 1 歲,第二次倒下就老 2 歲,以此類推,直至年齡上限為止——這個時候,再倒下一次就是真的 Game Over 了。
也就是說,玩家必須在 Game Over 之前一口氣打倒四名殺手和師兄才算成功通關。系統會記錄玩家在透過每個 Boss 對應的關卡時的最低年齡,並允許玩家直接從這個年齡開始進行後續關卡的挑戰,不像【死亡迴圈】那樣輸了就必須從頭來過。所以有時在透過關卡之後不妨再回頭挑戰一次,看看能不能以更低的年齡通關,給未來的關卡留出更多容錯率。

與師兄和四位殺手相對應的則是五張經過精心設計的地圖——五種完全不同的風格,而且頗有一番香港味道。
玩家可以在這些地圖中進行反復探索,並盡可能地收集各式各樣的情報與道具來提升自己的遊戲體驗。有時你會收集到能夠推進劇情的物品,比如類似九龍城寨的貧民窟地圖中就有與違禁藥物相關的線索;有時你能獲得方便進一步探索的地圖道具,例如擊敗精英敵人後掉落的鑰匙卡可以直接開啟一條通往工廠深處的捷徑;有時你能找到很直白的 Buff 物品,它們一般而言都會增加你的經驗值,或者提升你的年齡上限。
這和【死亡迴圈】也很類似,碎片化敘事和「開放式線性關卡」的設計能讓玩家獲得反復挑戰、磨煉自身技術的動力。更重要的是,玩家所收獲的也絕非普通歐美 RPG 中常見的數值提升那麽簡單,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種有深度的地圖設計的。

這裏我必須再誇一下制作組:至少在我看到的遊戲行程中,所有能用經驗值解鎖的技能都不是很敷衍的「A招式+10%傷害」。每一個可解鎖的技能與天賦都會實打實地為主角帶來新的可用招式,比如在恰當的時機按下按鍵就可以接住敵人的投擲物,或者能獲得一些全新的需要組合鍵才能釋放的強力招式。
你可以花費一定的經驗值解鎖它們,也可以花費 5 倍的經驗值進行永久解鎖,這樣即便這一周目挑戰失敗也可以在下一周目中繼續使用這些技能。我個人更推薦一步到位,直接永久解鎖,只要你受得了多刷點敵人,嗯……

最後我想聊聊【師父】的音畫表現能力。
我不是專門搞音樂的,但我大約也能聽出【師父】的音樂制作人「功力深厚」。遊戲的 BGM 時而緊張,時而輕快,時而用東方樂器彈奏現代旋律,時而在電子合成器中輸入中式樂譜,很好地輔助了遊戲的劇情與戰鬥行程。我上網查了查這位名叫李化迪的音樂人,發現他不僅在國內電音圈內收獲諸多好評,甚至還是電子音樂專業書籍的漢語譯者——看來【師父】真的找了一位大牛來做音樂。
遊戲的具體畫面想必各位讀者已經早就在宣傳片中看過了,我這裏就不做過多贅述。但 Low Poly(低多邊形)藝術風格確實給這款遊戲增添了不少又復古又充滿韻味的色彩。你既能在遊戲中找到類似九龍城寨的城郊貧民窟,又能找到靜謐且充滿東方韻味的療養院,還能看到現代城市中獨有的西式藝術展館、紙醉金迷式夜店和商務摩天大樓。這些元素用一種全新的角度訴說著東西方與古現代文化的融合,能讓人覺得恰到好處、賞心悅目且邏輯自洽。

>>>總結
說到這裏,我也把【師父】這款遊戲給解構得差不多了,是時候來個總結了:
就像我在文章開頭寫的那樣,我認為【師父】是一款以中華文化和 FTG 為基礎,吸收了美國動作遊戲、日本動作遊戲、Roguelike、現代文化等百家之長的優秀作品。面對一款元素如此之多的遊戲,我的語言已經顯得有些貧瘠,只能說「它真的太厲害了」。
當然【師父】也不是完美無缺,例如固態硬碟也無法拯救的讀取卡頓(不知道 PS5 版會不會有所改善),以及在我們東亞人看來並不那麽美型的角色建模(反過來說也挺真實的),還有略顯反人類的鍵鼠操作……只不過這些小問題和優點比起來真的不是什麽問題,瑕不掩瑜。

我很少會給一款遊戲如此之高的評價,但一想到他們的動捕和創意團隊真的會跑來廣東學習拳法,再看到一群金頭發、鷹鉤鼻的白人一招一式練拳的樣子,我真心覺得【師父】值得這麽多贊美。只要遊戲的後續劇情走向不翻車,再把此前承諾的中文配音加進來,【師父】應該就能在電子遊戲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記號吧。
順帶一提,杉果商城目前並沒有上架【師父】,所以這篇評測中的所有內容都來自我的真情實感,並沒有什麽添油加醋的成分。我們的官方帳號目前也上傳了一段 6 分鐘的【師父】試玩視訊,搭配本文食用更佳哦~
PS:沒準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為什麽中國遊戲公司做不出【師父】這樣的遊戲」之類的問題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