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數位文創產品「出海」
成都遊戲企業正在參與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成都天府軟體園 一處辦公樓內,成都遊騎兵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遊騎兵」)負責人馬洪麟最近每天早晨來到公司便忙個不停。遊騎兵 今年下半年成功拿到遊戲版號,一款傳統文化主題遊戲【小蝦米戰三國】即將上線,「遊戲上線並非一勞永逸,後續渠道營運,市場拓展等工作千頭萬緒,還需要逐一理順,我們也會爭取年底實作遊戲出海,拓寬產品市場空間。」由點及面看,目前成都網路遊戲使用者超過660萬,遊戲企業增速全國第一,70.4%都是研發企業,研發占比全國第一。從2018年起,國家對網路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路遊戲上網營運數量,此舉倒逼遊戲企業拿出更硬核的作品。此刻,政策的引導效應 仍在凸顯。黨的二十大就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進行了戰略謀劃,明確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位化戰略,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為數位文創產業的一個重要板塊,成都網路遊戲產業開發中,眾多具有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的傳統文化元素成為遊戲企業內容創新的源泉 ,伴隨數位文創產品「出海」,成都企業正在參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產品創新 如何出招?
歷史文化成遊戲制作「金塊點」 「成都擁有眾多高校,與遊戲產業相關的技術人才和藝術人才紮堆,隨著城市數位經濟蓬勃發展,遊戲企業作為數位文創發展的重點,創業氛圍濃郁,關鍵是,相較沿海地區,在成都生活 和工作的價效比很高。」成都龍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龍淵網路」)CEO李龍飛 最近和團隊成員在等待一款遊戲的版號申報結果。

成都龍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受訪企業供圖
作為一名80後資深歷史愛好者,李龍飛從四川大學畢業後曾到深圳和北京工作,那時便與遊戲行業結緣,最終因為成都高價效比的生活吸重力而返鄉發展。從2013年成立至今,龍淵網路的創業歷程從遊戲代理切換到遊戲研發,企業也從早期的6人創始團隊壯大到600余人。成立至今,龍淵網路的產品覆蓋電競遊戲、音樂遊戲等多種形態。近年來,傳統文化成為這家企業內容創作的靈感源泉。李龍飛和團隊成員等待版號的那款遊戲叫【來古彌新
】,「故事」從4年前說起。2018年,龍淵網路啟動了一款新遊戲立項工作,產品立意之初,研發團隊決定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這是一款劇情類遊戲,主要透過玩家和遊戲夥伴攜手戰鬥去拯救世界。」在李龍飛看來,遊戲公司產品開發背後往往伴隨文化和價值觀的傳遞,作為文化創意類企業,在近年來傳統文化復興之際,遊戲企業恰恰可以用自己擅長的講故事的方式去告訴年輕玩家中華民族歷史上有多麽輝煌燦爛歷史,「來自古代,歷久彌新,這就是我們的遊戲立意。」然而,將歷史文化融入遊戲內容生產並非易事。「雖然遊戲劇情有虛構的成分,但是涉及歷史地名、歷史人物等資訊,我們不能瞎編亂造,公司專門成立了10余人的內容考據團隊,他們來自歷史學、考古學等專業,在遊戲開發前期就做好內容把關。」李龍飛提到遊戲研發過程中這個 「細節」,凸顯了遊戲研發的內容考究程度,「若遊戲中某個角色代表道家文化,那麽角色的衣服、頭飾、妝容、器具、符文等遊戲形象設計必須做到100%符合歷史文化知識,不能有絲毫差錯。」
本土文化借勢「出圈」「遊戲+」成為行業新趨勢
在成都,類似龍淵網路這樣嚴把內容品質關的遊戲企業並不少見。這類遊戲企業在內容制作過程中資金投入規模較大,研發周期拉長,產品的內容和視覺更加考究,業內稱之為精品遊戲。
「我們在成都的遊戲研發團隊就有一名考古學博士,會對遊戲中涉及的傳統歷史文化進行內容把關。」 西山居
遊戲副總裁楊靜一介紹,自十多年前到成都發展,公司的內容產品主要聚焦於武俠主題。

西山居遊戲成都公司,受訪企業供圖
今年以來,西山居遊戲成都公司已經成功申請兩個遊戲版號,其中一款遊戲是【劍網3緣起
】,這款遊戲中就有成都本土文化元素。「在一些遊戲場景中,我們呈現了成都的歷史地圖,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潛移默化感受成都的傳統文化。」楊靜一說,公司研發的所有劍俠系列遊戲均植入了成都本地文化元素。【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明確指出,加快古蜀文化、三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數據關聯解構,生成可供產業化轉化的文化IP或文化符號,面向社會開放共享。在楊靜一看來,本地遊戲企業和本土文化結合,這是遊戲公司進行內容創造的一個策略,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為遊戲制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另一方面可借助遊戲產品宣傳城市文化,尤其伴隨遊戲出海,數位文創產品會成為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形式。不久前,馬洪麟所在的遊騎兵成功拿到了一個遊戲版號。2018年啟動計畫立項
,從最初10余人的研發團隊壯大到40余人,部份成員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中國遊戲產業重鎮。「這是一款三國主題遊戲,成都是三國文化的‘富礦’,遊戲中的一些場景就呈現了成都的知名地標,玩家在遊戲之余能掌握一些歷史文化知識。」馬洪麟說。在成都,遊戲企業推動遊戲上線同時,透過「遊戲搭台」的方式,一些文創主題的線下活動也紛紛推出。「成都的遊戲產業創業氛圍濃郁,西山居的很多玩家見面會往往選擇在成都舉辦,每年也會舉辦漫展、cosplay等活動,公司也和寬窄巷子、自貢燈會
企業開展跨界聯名。」楊靜一表示,在尊重傳統歷史文化並契合主流價值觀的背景下,遊戲企業和其他行業產生關聯時,會衍生一些智慧財產權授權
、文創產品開發等業務,也相應推動城市服務業發展。
新技術註入新動能建圈強鏈做優做強產業生態
成都遊戲企業一邊依托本土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進行內容創新,一邊借助5G、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賦能遊戲產業發展。「比如,玩家在體驗一款音樂類遊戲時,他們往往透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創作一段全新的樂曲,這背後是人工智慧技術在輔助玩家進行音樂創作,新興技術手段帶來的便捷體驗讓玩家在短時間內可以學到一些基礎性的音樂知識,獲得愉快的遊戲體驗。」李龍飛說,隨著網路遊戲朝著精品化方向發展,新技術的賦能顯得至關重要。除了外地入駐在成都的遊戲大廠外,龍淵網路成為本土遊戲企業中少有的自建人工智慧團隊的遊戲企業。早在2018年,龍淵網路就「牽手」四川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網路安全與密碼科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等機構,共同開展人工智慧技術和區塊鏈
技術研究,用最前沿的科技解決數位文創領域發展問題。「公司的CTO(技術長)擁有人工智慧學科
背景,技術團隊不僅為企業自身進行賦能,還對外提供人工智慧技術服務
,我們目前在全國擁有70余家遊戲客戶。」李龍飛說。內容開發和技術創新讓企業自身發展增強內生動力,整體看,成都的遊戲產業正在透過產業建圈強鏈打造一個更優的生態體系。成都數位文創產業聯盟
遊戲專委會主任陳成透露,在成都,遊戲企業與企業之間,遊戲企業與數位文創行業機構間的合作正在加強。本地配套成為成都遊戲產業的一大特征,西山居遊戲成都公司、龍淵網路等企業的一些美術外包業務直接交給成都本地企業做,就近構建產業鏈上下遊關系。

成都軟體園
「成都擁有非常專業的遊戲美術外包公司,我們的一些美術業務就交給這些企業做,甚至會在計畫研發階段邀請外包公司人員常駐公司開展業務合作。」楊靜一說,由於遊戲的美術業務分工很細,公司在前期原畫定調的基礎上會將美術業務外包出去實作批次化制作,僅在美術業務板塊,每年的外包費用超千萬。不只是美術環節,由於整個遊戲產業鏈條較長,衍生出不少適合外包的細分業務。「除了美術業務外包外,在遊戲音樂制作環節,我們有時會委托成都本土的音樂企業制作遊戲音樂,也會選擇將客服、遊戲出海等業務進行外包。」李龍飛認為,遊戲計畫的研發能夠帶動音樂、動漫、周邊產品的創意制作 ,還可以透過「遊戲+文旅」的方式包裝一批文旅打卡地,拓寬城市形象行銷渠道。「最近在走訪成都本地一些劇本殺店,探討這個行業同網路遊戲企業合作的可能性。」 陳成說,成都一些規模較大的劇本殺門店擁有專業的內容創作團隊,而網路遊戲和劇本殺都屬於文創產業,不同行業的跨界交流能夠給彼此內容創作帶來全新啟發。」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