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情況下,這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還並存肥胖。
如果符合這個情況,要做到如下:
1,體重達標
體重盡可能實作BMI<26,最起碼體重下降10%。
因為體重不下降,那血壓,血脂,血糖等等控制是很困難的。
2,血壓達標
血壓<130/80mmHg(醫生護士測定)、家裏自測血壓<125/75mmHg;
最好是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達標。即平均血壓<125/75mmHg,白天血壓小於130/80mmHg,夜間(睡眠狀態)<110/65mmHg.
3,血脂達標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起碼<1.8mmol/L,如果有心血管疾病事件則必須<1.4mmol/L。
脂蛋白(a)或許也是治療目標,即盡量小於125nmol/L.
4,血糖達標
糖化血紅蛋白盡可能<6.5%,必須低於7%。
5,尿蛋白量
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
在這些達標要求裏,最需要嚴格遵循的 血壓和血脂達標,其次是體重、尿蛋白量達標;最可以相對放松的是血糖達標。
這是因為,就心血管病,腎臟病風險而言,血壓、血脂、體重、尿蛋白量達標是最重要的。血糖本身反而沒那麽大影響。
在達標治療時,需要註意多鍛煉身體,心肺的有氧運動外,適當多的肌肉力量訓練是必須的。這是穩定血糖,血壓、體重等所必須的。單純的有氧訓練是不夠的。
在這個治療過程裏:飲食調節+運動+藥物。這3個方向缺一不可。
飲食上註意避免錯誤的低油脂飲食。我們當然反對高油脂攝入,也提倡盡量攝入相對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但是,低油脂飲食是錯誤的。
在整個宏營養素配比時,應該是:
主食 :50%左右
油脂 :30%-35%
蛋白質 :15%-20%
蛋白質通常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8g;
大家可以發現,油脂是熱量的重要組成部份。而不是很多人自以為是的低脂飲食。
這是因為,如果熱量主要是蛋白質提供,則給腎臟偏大負荷。而如果是主食提供,則導致血糖波動過大。容易出現「高血糖」和低血糖相互交替,出現血糖數值的極端波動。
實際上,沒有充足的蛋白質、油脂攝入,你也會無力。
當然,如果你的運動量足夠大,那麽主食的配比可以相對偏高一點。但這其實往往是職業運動員那種長時間、高強度訓練者需要的。普通人往往沒那麽高強度的運動量。因此,主食配比應該是50%左右且偏低一點。
實際上,在今天由於GLP-1受體激動劑(例如,司美格魯肽)、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替爾泊肽)的使用,讓「糖尿病+高血壓」的治療進入了相對容易模式。
為什麽這麽說呢?
這是因為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等藥物不只是降低血糖,還可以透過抑制食欲而降低體重。當體重下降時,患者的血壓也可以得到相對好的控制。可以說是一個藥物同時改善「體重、血壓、血脂」+腎臟保護。
因此,積極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是很有益的。
但在使用時要註意,這類藥物是協助控制食欲,減少熱量攝入的藥物。它的使用會讓你少吃東西時沒那麽難受。這就是該藥物的最大好處。 如果自己在使用該藥物時,卻不積極配合減少攝入量,仍放開肚皮吃東西,那這藥物的療效就大打折扣。
在司美格魯肽或替爾泊肽的幫助下,體重下降後,我們可以看到血糖、血壓、血脂相對容易下降。再配合其他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藥物,實作上述的5個達標,則就可以收獲最大健康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