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我爸battle醫學發展的時候,還提及了另外一個問題。
我們收治的一部份腸梗阻病人,是有手術史的。
而手術史中,開腹手術,占了90%以上的比重。
大到胃癌結腸癌,小到闌尾膽囊,都可能形成腸梗阻。
因為當腹膜受到手術、感染或異物等損傷刺激後,會引起富含纖維素的血清滲出以啟動止血過程,其中的纖維蛋白滲出物,是損傷腹膜修復必不可少的調節。
之後纖維蛋白會被溶解或吞噬,未分化的間葉細胞會分化為新的間皮細胞在短時間內對缺損部位進行修復。
如果纖維蛋白吸收不完全,毛細血管或成纖維細胞會增生形成肉芽組織及膠原纖維,從而完成纖維性愈合,這是粘連發生的基礎。
幾乎所有型別的腹部手術圍手術期中,降解纖維蛋白的纖溶酶活性都會降低,從而導致纖維蛋白降解不完全,從而引起腸粘連。
術後腸粘連的風險及由此引發的更嚴重的並行癥是終身的。這些並行癥包括粘連性小腸梗阻,女性不孕,再次手術時困難增加及長期的慢性腹痛等。
我經手過太多腸梗阻的病人。
有的人,發作後,需要長達五天的禁食禁飲,減輕腸道負擔,來促進腸道再通。
有的人,發作後保守治療無效,需要再次開腹,來解除腸道粘連。
有的人,即使開腹過後,短時間再發梗阻,甚至因此而離世……
可外科病就是這樣,無論膽囊疝氣,闌尾腫瘤,越拖難度越大,越早手術,收益越高,尤其是疾病發展到急診階段,比如急性膽囊炎,闌尾炎,疝氣嵌頓,腫瘤增大,如果不選擇手術,可能放下就走了。
更何況,發生腸根阻的,只是一小部份人……
我作為外科醫生,
是不會提出「能不手術就不手術」的建議,那些小機率的風險,
外科大夫的建議更像是一桌麻將,我坐在打牌人後面提建議,
我能看到桌上的牌,也偷看了死神手裏的牌,
我綜合了所有的資訊,提出了對玩家最優的玩法,
但我看不到對面的牌,我並不是全知全能的楚軒。
可能三餅一打,對面糊了。
雖然我沒讓你贏,但也預料到了這種情況,我們是達成協定後,我才坐在你身後的。
你可以怪我,也可以找裁判來復盤我的建議有沒有問題。
但不能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