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醫學生能硬核到什麽地步?

2020-04-11健康

醫學生在遇到需要急救的患者,你不知道他們會用什麽工具。

還記得之前在航班上為了幫助尿瀦留的老人排尿,醫生用嘴吸出尿液的新聞嗎?

飛機上沒有專業的醫療裝置,急救裝置中器械針頭過細,高空中壓力差無法自動引流老人膀胱內的尿液,老人面臨膀胱破裂的風險。 醫生利用人員攜行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註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自制穿刺吸尿裝置 ,用口腔負壓吸出患者瀦留的尿液。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占祥在航班上救助一位尿瀦留的老人。圖中張紅順利使用自制裝置幫助老人排出700-800毫升尿液。

很多醫生/醫學生在出差、旅遊的時候都遇到需要急救的患者,就地取材救助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穩定患者生命體征。

急救過程不能像在醫院那樣「視診」、「問診」、「查體」、「儀器檢查」等, 但是要最快了解患者病情,初步確定患者突發什麽疾病、怎麽最快穩定生命體征,只能采取簡要詢問、簡單查體和必要的措施。

比如觀察患者表情和動作,他是「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發抖」「呼吸困難」「捂住胸口/肚子」「站立不穩」等,在患者還有意識的時候詢問獲得要點,如「哪裏痛,指一下」「從哪裏掉下來」「你現在感覺比剛才嚴重嗎」「你突然覺得不舒服多久了」等。

我的一位師兄說他在讀書期間和同學在嶽麓山玩,救助過一位跑步過程中突發氣胸的病人。他們首先撥打了急救電話。

圖源New England Journal。張力性氣胸X射線片。

患者突發胸痛,倒在地上,滿臉大汗。這幾位師兄詢問患者哪裏不舒服,患者告訴他們「 胸痛、撕裂一樣、喘不上氣」 。由於沒有帶任何診療器械,師兄只能直接趴在患者胸部移動耳朵聽,然後叩診,聽到了鼓音,確定了患者是氣胸(氣胸患者叩診時因為胸腔內有大量瓦斯,叩擊就會發出鼓音,就像你叩有水的缸和不裝水的缸,聲音是不一樣的)。

張力性氣胸,就好像你的肺破了一個洞,形成一個活瓣,你吸進去的氣透過這個洞進入胸腔,但是你想呼氣的時候活瓣關閉,漏進胸腔的氣排不出去,胸腔累積很多氣,就壓縮了你的肺和縱膈,導致你無法正常呼吸。

眼看患者呼吸更困難了,已經無法說話了,急救迫在眉睫。但是身邊沒有可以穿刺排氣的器械。

他們身上只有一支筆和一把便攜水果刀。於是用水果刀在患者肋骨上緣切開一個小口子,用筆帽插入,幫助患者排出瓦斯。 患者很快就緩解了。隨後被趕來的救護車送往醫院。

每次我想起這個急救故事,都在自問,如果我在現場,我會不會像他們那樣機靈、勇敢。

補充一個冷知識:我們常用的筆,在筆帽處都有一個小孔,這個小孔雖然貌不驚人,但它的設計是為了挽救生命!給小朋友買筆一定要註意觀察筆帽上有沒有孔。

圖源Wonderful Engineering。筆帽上的小孔是為了保證誤吞筆帽的時候,筆帽上的孔道仍能夠維持呼吸,為搶救爭取時間。

這個小孔是為了在筆帽被誤吸入氣管的時候,能夠保持持續通氣。所以也叫「救命孔」。

如果,筆帽上沒有這個救命孔,就會導致誤吸入筆帽的小朋友很快窒息,出現生命危險。

糾正小朋友喜歡咬筆帽的惡習時,也應該註意文具的選擇。

更多原創幹貨,歡迎大家關註我的公眾號:倩S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