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同濟大學優秀博士生杜梅不幸患癌去世,她說「不想我的人生如此沈寂」,如何評價她短暫但並不「沈寂」的一生?

2025-01-06健康

不想多做評論,僅提供專業的體檢建議,收藏吧。

貧苦人家的孩子,每一步都做的很好了,只是命數不好。

所以感慨惋惜都毫無意義。

我給所有家境一般的博士幾個體檢建議:

1.先買保險。

給自己以及父母買保險。切記,在做入職體檢或者畢業體檢前3個月前買。

父母新農合一定要交,然後買當地惠民保(每個省都有,不看病史,價效比高),年紀大的話買點防癌險。自己的話,配好百萬醫療和重疾(如果錢不夠只用百萬醫療就行,買可以長期續保的那種譬如20年長期xxx)。

2.體檢計畫(這裏只說博士群體,別和我扯什麽年齡問題,窮人讀完博身體都好不到哪去)。

肺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醫保能報銷 很便宜 建議有結節的一到兩年一次 沒有結節的3-4年一次。註意,做了這個就不用拍胸片了,後者毫無意義

無痛胃腸鏡(胃腸癌篩查):醫保能報銷 也就五六百 不痛苦 非常快做好 有家族史以及胃腸道不好的 一到兩年一次 其他情況3-5年一次

癌癥標記物檢測:參考價值有一點 但不多 只用抽血就能測 比較簡單 可以體檢加計畫或者平時去醫院做

乳腺及相關淋巴結b超:女性必須做 一年一次

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b超:男女都做 一年一次

腹部b超:男女都做 一年一次 如果有家族史或者長期上腹部或者下腹部不適 改做腹部平掃CT(別在那兒計算那點放射線量 和查出病情相比 簡直毫無影響)

其他就是常規體檢了 抽血看看血脂血糖啥的 幾乎每個體檢套餐都有

最後再聊幾句 我現在也算工作幾年攢了些錢 但在同事朋友眼裏簡直扣的不像話 用現在很多人的說法就是:這樣活著有什麽生活品質?我承認 我過得確實不夠精彩。

但人窮是心病 現在的我很難自愈 一個很離譜的想法是什麽呢?是我為了將來不因病致貧或者因病失去愛我的人而攢錢

但實際上 壓力這麽大 可能更容易得病

然而 窮是心病 沒有真正富裕的我 很難自愈

曾經的農村做題家 如今的窮苦博士們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