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烏素沙漠消失,到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鎖邊合龍,整整四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啊,真應了那句老話——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地處陜西和內蒙兩聲交界處的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自1959年以來,人們就透過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了2000年初,已經有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綠,80%的毛烏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黃河的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四億噸。由於有良好的降雨,許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還累計新辟農田160萬畝,榆林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
毛烏素沙漠最初有4.2萬平方公裏的面積,比整個台灣島面積還大,如今已經基本治理成功。
那麽既然有毛烏素沙漠的治沙經驗珠玉在前,塔克拉瑪幹的整治自然是懷璧在後了。更準確地說,包括毛烏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治理在內的各項治沙工程,都是宏大的三北防護林的一部份。
三北防護林,全球最大的兩個人工超級生態工程之一——另一個是由艾爾及利亞牽頭的由北非五國(艾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通力合作的世界上第一個跨國超級生態工程「綠色壩工程」。
始於改革開放元年的三北工程規劃期限長達73年,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才結束。當年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各項事物都是急需用錢,國家從中央財政中拿出5000萬元給三北一期工程,這在當時無疑已經是一筆巨款了。
但是平分到一期工程的任務量,每株樹只有三分錢……
這已經不是說能否實作收支平衡的問題了,而是軍民團結一心,全部義務勞動,還得自掏腰包往裏再搭點的事了。
關鍵時刻,中科院林業土壤所的劉慎諤、曹新孫、以及後來的姜鳳岐、朱教君等人,賡續傳承,接力探索,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透過一次次科技公關,培育出多種適合在沙漠中生長的樹種 實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從無到有的突破。
從部隊到地方,一代代治沙人不辭辛苦,植樹造林,實作了這樣一個當代綠色長城的生態奇跡。
根據國家林業與草原管理局數據顯示,40多年來,中國三北工程已累計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