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毒品之毒是無敵的,人一旦被這個惡魔纏上,終生不得解脫,我卻認為這世間最毒還是莫過於人心。【紅處方】與其說毒品,不如說看一個扭曲的人性如何摧毀一件美好的物品。
畢淑敏在【紅處方】用盡修辭語,恨不得每件事情的經過都要用譬喻來加深讀者印象,這有其好處,但看多了反而有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但是不得不說為了這本小說,畢淑敏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對於現實場景仔細觀察。各式各樣的吸毒人員,各懷鬼胎或正義凜然的醫護人士,在這陰冷的自願戒毒醫院裏上演著人性最醜陋或是最高尚的一幕。
聽聞畢淑敏為了這本書,曾在在戒毒醫院呆了幾個月,除了最後對毒品的誇張描述外,其它都比較貼近現實。特別是對每個吸毒人員從人到魔的過程,正所謂描繪的入木三分。莊妍這個女人是全篇描述最多的一位吸毒者,甚至我覺得她就是本書的主角。顯赫的家庭背景,出場就先聲奪人,從不認為毒品對她造成什麽危害。她在乎的是毒品給自己帶來的醉生夢生的感受,追尋極致快樂,平平凡凡熬七八十年不是她的菜,痛痛快快過二三十年也是一輩子,她確實做到了。
每個吸毒人員心中都有一個成魔之種,毒品只是一朵散發著」誘人芬香"的罌粟花,正常人正確會對它敬而遠之。但是心中有魔之人,便能被它迅速趁虛而入,莊羽,貧富吸毒兒子們因父母的過分溺愛,形成一種病態的人生觀。支遠對莊羽著迷,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陪著吸毒。但他始終保留一絲良知,勸說莊羽戒毒,最終從毒品手中掙脫出來。
簡方寧的出場是在景天星教授的回憶中,她幽靜典雅,冷靜自信讓百般挑剔的老教授刮目相看。但也因為這種自信也讓她不能接受失敗,在沾染毒品之後沒能選擇戰鬥而是自我解脫。在自願戒毒醫院,她能冷靜的區分吸毒人員的真假話,也確實懷有遠大又高尚的理由幫助這些人戒毒,只是她並不能讀懂人心。
看完書,我不明白,到底是什麽讓沈若魚要潛入這麽一個充滿利益、貪婪、妒忌、暴力、自私,為了體驗處於陰暗一面的人生,或是說為了與簡方寧這位閨蜜並肩作戰而做的準備。聽完這麽多吸毒者的故事,沈若魚居然違和最初的害怕、惶恐,想遠遠逃離醫院轉向堅定無比的支持簡方寧的工作,這應該是書中唯一說不通的地方。
戒毒院長的死亡仿佛告訴世人,與毒品的戰爭我們輸了,因為毒品不僅控制了人的身體,更是將原本扭曲的心理,變得更加惡毒。 毒品毒終究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克制它,但人心卻是一個永遠琢磨不透的東西,它從善世界變美好,它從惡便是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