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自媒體

為什麽網球鞋、羽球鞋和足球鞋等沒有發展出和籃球鞋類似量級的「球鞋文化」?

2022-09-23自媒體

因為運動本身具有階級內容,依附在運動本身上的運動鞋文化自然就呈現其原有的階級內容。籃球作為全球範圍內受眾基礎最廣泛的運動,其帶動起來的球鞋文化影響力自然也是其它運動難以匹敵的。

在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隨著美國平權運動的進一步開展,美國黑人在社會地位得到提升,他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各個職業領域。雖然早在50年代,就有黑人參與到各項美國職業體育聯賽中,但直到70年代,黑人群體才真正找到自己在職業運動裏的第一個突破點——籃球。因為籃球運動本身對器材、場地的要求很低,而且競技性和欣賞性強,作為入門門檻極低的運動,很受當時社會地位低的黑人喜愛。很多的黑人籃球運動員,都是從貧困的社群發跡,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謂受到街頭文化的耳濡目染。隨著大量黑人參與到NBA裏去,使得籃球和球鞋時尚進一步和黑人街頭文化融合,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一系列球鞋文化的雛形。

所以事實上和很多人認知的有出入,球鞋文化早在80年代就在美國國內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耐吉在球鞋市場上還是小弟,愛迪達是真正妥妥的霸主。大家現在都能在三葉草線接觸到的,例如SUPERSTAR,Forum,Nizza這些鞋款,就是7、80年代時的籃球鞋款。

當時愛迪達的籃球鞋有多火呢,舉兩個例子。有一個叫RunDMC的美國說唱組合,在80年代堪稱東海岸HipHop的開山鼻祖,他們當年就是頭號迪吹。因為太喜愛阿迪,居然毫不羞恥地寫了一首叫Myadidas的歌。

為什麽網球鞋、羽球鞋和足球鞋等沒有發展出和籃球鞋類似量級的「球鞋文化」?
https://www.zhihu.com/video/1553720759721402368

大家可以透過這個官方MV,感受一下當年的美國街頭文化愛好者是怎麽推崇球鞋文化的。

另一個故事就是喬丹。喬丹在NCAA時也是妥妥的愛迪達粉絲,他腳上的那雙就是Forum。

為什麽網球鞋、羽球鞋和足球鞋等沒有發展出和籃球鞋類似量級的「球鞋文化」?
為什麽網球鞋、羽球鞋和足球鞋等沒有發展出和籃球鞋類似量級的「球鞋文化」?

直到要進入NBA的時候,他一心等著找阿迪簽約。而作為新手的他,本來對合約沒有太多要求,可惜阿迪作出了自己歷史上最失敗的決策(絕對沒有之一),完全不把當年的喬丹放在眼裏,從沒認真考慮過和他簽約。而耐吉則看準了這個機會,傾誠邀請喬丹,甚至包機把喬丹全家接到奧勒岡總部,並答應設計專屬系列的簽名球鞋,這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耐吉霸主以及整個喬丹球鞋系列。

而往後,球鞋文化得以從美國向全世界發展,也是得益於NBA的全球化,恰巧的是,把NBA球賽帶到全球觀眾電視裏的最重要功臣,正是喬丹。可以說,球鞋文化受眾的廣泛性,近乎是先天的。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同樣受眾廣泛的足球運動,並沒有發展出相應的球鞋文化,這首先是鞋本身功能性上的限制,畢竟你不能把帶釘的足球鞋穿在大街上,修長而無緩沖的設計使得可搭配性和穿著舒適性都大打折扣。另外一點就是足球文化完全是另一種發展模式——俱樂部文化,這裏我是熟悉的領域,就不強行展開了。

那麽,相對冷門的運動,有沒有自己的「鞋文化」呢?可以說勉強有些特例。例如5、6年前紅得發紫有的愛迪達StanSmith,其本身就是一雙網球鞋。大約是15年吧,還記得那時一鞋難求,店裏剛到貨,同事就組織了內部團購。

為什麽網球鞋、羽球鞋和足球鞋等沒有發展出和籃球鞋類似量級的「球鞋文化」?

誕生在1971年代的StanSmith設計可以說是跨越了時代,即使現在看來也很有復古的美,綠色代表了網球的草地場地,而白色代表了那時網球運動員的白色著裝要求。所以回過頭來看,StanSmith的受歡迎真的跟當時極具中產內容的網球運動沒有太大關系,完全這雙鞋自身的經典設計所決定的。

留了一個彩蛋,過百贊了放上來。(看起來有難度,這個問題熱度不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