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自家養的豬和養豬場規模化養的豬,肉質有什麽區別?
自家養的豬跟規模養豬場的豬,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1,品種 目前全國95以上的養殖場養的都是外三元(杜大長、或者杜長大)商品豬。

外三元商品豬具有屠宰出肉率高、生長速度快、且瘦肉多,肥肉少等特點。而農家自營豬品種有東北民豬、太湖黑豬、藏香豬等等。農家養豬特點:耐粗飼,生長速度慢、肥肉多,普遍瘦肉少,疾病少等優點,但是生長速度慢是硬傷。


2,飼養周期不同
規模化養殖場的商品豬,從出生算起,最快6個月就可以生長到將近300斤,而農村自營肥豬1--2年才能生長到200多斤甚至一百多斤。

3,管理方式不同
商品豬是在一起進行集約化養殖的,不同周期做不同的疫苗,飼餵不同的飼料,不同的溫度管理,整個過程都是以提高豬經濟效益服務,使得豬的生長速度最大化。

而農戶自家散養豬就簡單的多了,剩飯剩菜,拱土刨草根,啥都吃,甚至有些跑山豬更是跑的漫山遍野,吃山裏的山珍海味,而且散養豬體質好,不容易生病。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3點,大家可以評論區留個言,我們共同探討探討。
如果要問哪種肉好吃?
那肯定是農家自營的豬肉好吃,那豬肉味飄香十裏,跟現在的商品豬肉沒法比的,土豬肉的味道現在好多人都沒吃過了,我希望你有機會嘗嘗真正的土豬肉!

大家記得關註支持下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