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八路軍戰士穿著草鞋,手持大刀、步槍,雙目怒視,準備沖鋒陷陣……這不是電影拍攝現場,而是武漢科技大學藝術學院3樓的影棚內,為了配合該院徐武斌教授正在創作的油畫【中原突圍】拍攝素材。

徐武斌教授在影棚內指導。 記者任勇 攝

武漢科技大學學生康誌昊為老師做模特,做著八路軍戰士沖鋒的動作。 記者任勇 攝

武漢科技大學的學生們扮作八路軍戰士並拍攝肖像,便於徐武斌教授更真實刻畫油畫作品的臉部細節。 記者任勇 攝

武漢科技大學的學生們參考電視電影作品中紅軍的裝扮為拍攝肖像的學生化妝。 記者任勇 攝

拍攝肖像之前,康誌昊臉上要化上戰鬥妝容。 記者 任勇 攝

一名學生額頭上的繃帶被畫上負傷後的「血跡」。 記者任勇 攝

學生們化完妝後在徐武斌教授的工作室內等待。 記者任勇 攝

學生們化完妝後在徐武斌教授的工作室內整理服裝。 記者任勇 攝

徐武斌教授用制作的雕塑研究光影效果。 記者任勇 攝
1946年6月下旬,蔣介石破壞國共雙方於1月簽訂的停戰協定和5月簽訂的【漢口協定】,調集30萬軍隊將中原軍區5萬余人包圍在湖北北部宣化店地區,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治委員鄭位三率部於26日突圍,主力分兩路從信陽以南柳林、孝感以北王家店附近,越過平漢鐵路西進,沿途粉碎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7月下旬分別進入陜南和鄂西北地方,組成鄂豫陜、鄂西北軍區。中原軍區勝利突圍,殲敵5000余人,保存了力量,牽制國民黨軍30余個旅,有力配合了其他解放區的作戰。中原突圍是中國共產黨我軍在政治、軍事、戰略、戰術上的全面勝利,但這一勝利來之不易,浸透了無數革命先輩的鮮血,是黨史、軍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徐武斌在此前畫作的基礎上,再次創作了一幅縮小版的油畫作品【中原突圍】。這件作品和湖北省百名著名畫家創作的眾多紅色革命題材作品,一同在【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湖北省美術作品展】亮相。
長2公尺、寬1公尺,創作耗時近一年的油畫作品【中原突圍】以奪取柳林車站為場景,展現了充滿硝煙的戰場上,中原戰士浴血奮戰的場面。畫作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徐武斌說:「希望能讓更多人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建立的不朽功勛,牢記歷史,不忘初心。」
徐武斌在創作過程中參照作品的大小,還畫了8張形象生動的油畫頭像,8張形態各異的八路軍戰士速寫、素描稿、油畫稿,並制作了雕塑來研究人物臉部的光影效果。他還讓學生們穿上八路軍的衣服,模仿戰士們作戰時的動作,讓【中原突圍】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讓學生參與創作,深刻了解這段歷史。」徐武斌在談到創作過程時說,「我們身為教師,要肩負起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重任,激發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