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美文

古籍整理促進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

2022-08-02美文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指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對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古籍事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傳承和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古籍是記錄中國傳統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須註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中的古籍保護傳承和轉化利用。古籍工作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更為凸顯、作用更加突出。首先,傳承中華古籍資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古籍蘊含的人文精神、價值理念和思想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供了理論依據。當然,古籍也不是拿來就能用的「現成品」,更不是隨意搬用的「點綴品」。古籍工作人員應盤活古籍資源,根據不同型別古籍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整理研究和編輯出版,樹立問題導向意識,實作文獻典籍的時代價值。其次,傳承中華古籍資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智力支持。做好新時代古籍工作,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典籍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展示出來,不斷加強古籍整理研究與古籍學科專業建設,促進古籍事業發展,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

加強古籍整理研究,有助於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我們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一個根本性和靈魂性的問題,而切實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作用,需要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克服生搬硬套,又要避免先入為主。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方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許多契合之處。例如,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大同」(【禮記·禮運】)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家國理想、「有無相生」(【道德經】)的辯證思想等,與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想、唯物辯證法都是相契合的。挖掘和闡發古籍資源本身蘊含的思想精髓與文化元素,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發揮馬克思主義引領作用的基本保障。此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在古籍資源整理基礎上,尋找思想和理論依據,推動知識創新和理論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挖掘古籍時代價值,有助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古籍資源進行發掘和整理,需不斷傳承與創新。一方面,提煉古籍精華,把其蘊含的人文精神、價值理念和思想體系轉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與行為規範,從而實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另一方面,回應現實需求,結合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整理古籍蘊含的豐富思想資源,使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深入研究中華文明的發展邏輯和歷史脈絡,是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內容。古籍資源提供了挖掘和闡釋中華文明、解決實踐問題的基本素材,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加強古籍整理工作,挖掘古籍時代價值,結合當前中國實際,在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更好地闡釋中華文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人類文明作出中國貢獻。

推進古籍學科專業建設,有助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的原創性。一是深化古籍學科理論構建。最佳化古籍相關學科專業布局,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完善涵蓋古籍保護、整理研究、編輯出版和數位化的古籍相關學科專業體系。二是加強古籍整理基礎理論研究。根據不同型別古籍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整理研究和編輯出版,完善古籍保護、修復、整理、出版、數位化等,總結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古籍整理理論和方法,完善中國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範式。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就是要構建具有標識性、原創性的學術概念,加快中國學術「走出去」的步伐,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則是話語建構的理論資源和邏輯依據。例如,【詩經】中的「小康」概念,就是話語原創性建構的典型,這裏的「小康」指一種理想的社會生活狀態,代表了人民樸素的生活願望,也蘊含中華文化的中庸思想;又如「初心」的概念多次出現在文獻典籍中,中國共產黨人賦予其新的內涵,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系統整理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的古籍文獻,有助於挖掘其蘊含的豐富話語資源,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