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遙遠的邀請。
老實說,我這幾天又開始重看這部劇集了。也想在這裏留下一點卑微的文字,我知道不會出現在時間線上,但是寫點什麽還是需要的。
之前做個好幾個醫療劇的策劃,都是不敢說這部劇的,我知道很多人在說,很多人會說這是中國版的…………,我是不敢說的,有的時候人家問我是不是這個意思,我也說不是,只是做一部劇而已。
因為我知道,目前階段,我和我們都達不到,這是真正意義上高山仰止的神作。我不敢說,是因為說出來是糟蹋,是沾光,是無聊的意淫。面對這種級別的作品,充滿敬畏之心總比『哼,有什麽了不起』好。
好比當時在學院裏看完黑澤明的【赤胡子】。肅殺,鴉雀無聲,全部被震住。說啥好?沒有可說的。
有點像高曉松的感覺:活的越大,才知離夢想越遠。真正成功的作品,是上帝在操控你的手,你的腦。真的不是你自己在做。
我夢想有一天,上帝能接管我的手和腦。
這部劇,從根本意義上說,是古希臘最經典的『道德困境』戲劇沖突。不管你如何選擇,都將面臨兩難。
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哲學命題:我們一無所知。
財前五郎和裏見醫生,是對生命尊重的兩種形態,是整體和個體的對待,無論你如何選擇,勢必傷害另一半。對整體謀福利勢必忽視個體,而重視個體又失去效率……
同樣,本劇所營造的雙主角關系,又是極為罕見的『非敵非友』的那種關系。是哲學命題上的一正一反。
我們是保持謙卑還是相信自我?我們到底是不是神?或者說,神真的存在嗎?財前相信沒有神,裏見相信有。所以不是上帝和撒旦的關系,是亞伯拉罕和寧錄的關系。(寧錄是建造巴別塔的人)。
每次我看見本劇中的一幕幕這樣的情景:無法認同財前人格的裏見醫生,當每一次都看著財前神一般的手術技術的時候,也不禁在心中由衷欽佩。而反過來,財前無論怎麽鄙視裏見醫生,但無論多少次做一點出格的事情之後,都渴望得到裏見的認同。
也就是說,真正看重對方的,只有他們兩個。一個是技術,一個是道德。
這是我每次都唏噓不已的人物關系設定。
這就是劇本高度所帶來的氣勢和壓力,是人不得不折服。很像劇中的人物關系。我對這個劇,也是充滿了矛盾之情。
也許永遠像達到,但內心又知道永遠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