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近幾年為何沒人再拍類似於【馬大帥】這類體現社會底層人民生活題材的電視作品?

2021-11-08影視

因為沒有第二個趙本山了。

我們經常糾結於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而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大部份人都是更傾向於後者的,因為乍一看起來,個人的力量,對比時代的洪流,實在是太過渺小,人們以自己淺薄的見解和能力去審視他人,認為巨人本不存在,所有看起來像巨人的,都一定是生來就站在了更高的地方。

有很多例子也能佐證這個觀點,事實上,大部份英雄,也確實是被時勢所造就,只是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在合適的地點,再加上一點點個人的努力,就完成了英雄的壯舉。

但是,但是啊,並非所有的英雄都是如此,這世界上,也確實存在著那麽一些人,整個世界,其實都在跟他對著幹,他非但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在合適的地點,甚至可以說是在最不合適的時機出現在了最不合適的地點,別說成就一番英雄事業,無聲無息的死去,才是他們本應獲得的命運。

但是他們就是不服輸,他們頑強的挺過來,不斷的,不屈的奮鬥,忍受著無數的冷眼與嘲笑,也要一次次的爬起來去戰勝命運,他們持續的積攢著經驗,從失敗中吸取著教訓,拼命壓榨自己的體力和精力,想出前人想不出的辦法,開辟前人沒走過的道路,慢慢的,人們對他,從不屑和鄙夷,變成了敬佩與追隨。

他們的身畔卷起狂瀾,小到改變一村一校一部劇,大到改變一家一國一世界,他們推動著世界的潮流運轉起來,盤活死水,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時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但歸根結底還是由人創造的,人類的力量確實有限,可是這人類世界的一切事物,又何嘗不是由力量有限的人類創造而出?其實人類是很有力的,即便不是天才,也能夠做出驚人的壯舉,只是大部份人都不願意去嘗試,或者在一兩次失敗之後便放棄了,但正如【馬大帥】劇中所言,如果馬大帥是一個這樣容易放棄的人,那他要麽在一開始成為村中的老賴,要麽到城裏當個乞丐,又怎麽能走到最後,變成給農民工子弟上學希望的馬校長呢?

但再厲害的英雄,也有老去那一天,趙本山結束一線後,他的扶持下,東北的喜劇演員們依然一茬茬的上來——連時勢,這位英雄都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卻再也沒有一個像他那樣有才華的人可以點燃全國觀眾,這不得不說,也是個莫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