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重要的是你得先從中西方思維方式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英漢哲學思維對比
第一,綜合性思維和分析性思維:中國古代經濟是以農業為基礎,這種自然經濟促使先民們形成了「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整體意識。而西方國家是以海洋經濟為主,這種開放性的地理環境促使他們朝著人與自然的對立方向轉化,把人與自然相互割裂。
比方說在學習語言的時候,中國人沒有所謂的語法概念,註重意合,所有表達既是點到為止。
你去哪?「where you going?」 回答:學校。「i‘m going to school.」
你去哪了?「where have you been?」 回答:學校。「i went to school」
可以看到英文中進行時和過去時,表達得很清楚,而中文中不管是進行還是過去時都是一個回答。再比方說西洋畫和中國山水畫,我們都知道素描當中是把人當作各個形狀的集合來看待的,頭部是圓形,肩膀到腰部是三角形,髖部是長方形,而中國山水畫則是把風景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種點對點的思維方式充分體現了英文主要是分析性思維,中文是綜合性思維。
第二,直覺性思維和實證性思維:直覺性思維強調靈感的頓悟和感性認識,實證性思維強調分析,推理和理性認識。中國古代人民註重實踐經驗,較少關註理論分析,而西方人主張透過大量實踐總結規律,分析現象得出客觀的事實。
第三,語言習慣:中國是個封建統治國家,看重人情面子,說話時會小心翼翼將重點放在句尾,而西方國家的人因為是遠洋跨海交流,所以沒有那麽多時間把重點放在末尾,所以中西交流的語言方式是兩個相反的螺旋形。簡而言之就是中文會有更多的修飾成分。
英漢對比研究下的電影名稱轉譯
1.電影名稱的特點:
第一,從命名思維上看,英語電影傾向於以點帶面,用電影中的一些關鍵元素命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背景環境。這種命名方式不僅能引起觀眾的興趣,而且能產生商業效應,再來看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也是以整個電影圍繞的中心來命名。或許這個例子不是很恰當,中文電影轉譯也有直譯的。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Argo(逃離德蘭黑)中國人註重形象的思維會對電影名稱產生影響,轉化成具體的形象相應的字數也會增加。
第二:從命名語言上看:英語電影註重名詞,形容詞,多以單詞和名詞短語的形式來命名。詞數為1--4個詞不等,最多五個詞。比方說貓鼠遊戲「catch me if you can」,但這一個電影名稱也很有趣味,而漢語在把英語電影轉譯過來時會多用動詞,四字短語來命名,遵從言簡意賅,節奏感強,比方說saw「電鋸驚魂」。
第三,從電影異化和同化上看:當我們學習轉譯的時候盡量要保持原汁原味的轉譯形式,不能用俗語來轉譯,這兩個之間都是交替使用的,比方說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英文譯為「So Young」。
總結:
the basketball diaries 邊緣日記,首先做到了異化,保持了電影名稱的意味,第二,形合,第三,意合,做到了體現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