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吳京是否超越了李連杰,成龍?

2019-02-27影視

先放結論:

1、在功夫電影序列中,李連杰和成龍代表了兩種極致,他們至今未被超越,後輩也基本喪失了超越的機會。吳京不行、甄子丹不行、趙文卓、吳越、張晉,甚至李連杰和成龍自己也不行。

2、吳京另辟了賽道,現代軍事題材【戰狼】系列對華語電影來說具有開創性意義。吳京走的是類似於【蘭博】【敢死隊】的孤膽英雄路子,林超賢走的是【黑鷹墜落】一類的硬核軍事電影路子。二人雖然路子不同,但各自都積累了豐富的型別片制作經驗,代表了華語現代軍事型別電影中的最高水準,成為被超越的物件,很可能需要他們自己去超越。

一、吳京超越李連杰、成龍的不可能性

功夫電影中的後輩對前輩的超越需要考慮兩種因素,其一,被超越的物件是否可以被替代;其二,這一型別電影的發展狀況。就第一點而言,李連杰和成龍都無法被替代;就第二點而言,功夫電影的沒落也降低了李連杰和成龍被超越的機會。

功夫之王

好萊塢電影【功夫之王】(2008)的這張海報很有意思。因為涉及到給兩位功夫巨星排主次,片方耍了兩個小心機:

1.先是用一個字母J,連線了兩位的英文名,JET LI 在前,而JACKIE CHAN在上;

2.海報影像中,李連杰在上,而成龍又是雙手握住金箍棒。

看過電影的同學應該記得:

電影中,李連杰有孫悟空和年輕和尚兩個形象,而成龍則穿上了【蛇形刁手】中袁小田的行頭,扮演了一個醉醺醺的功夫大師,二人對打段落是這部糟糕電影為數不多的亮點,打鬥的結果是勢均力敵。

海報的設計體現了主創們的良苦用心,也說明了兩位中國影人在國外主流商業電影中的重要位置。

李連杰是武英級運動員, 動作靈動迅捷、飄逸俊朗 ,在銀幕上既有和尚、功夫小子等經典形象,也有令狐沖、方世玉這樣的武俠角色,但最深入人心的,還是【黃飛鴻】系列中的開明紳士形象。片中李連杰舉手投足間,自然生發著一代宗師的雅致與從容。

有印象的同學應該記得,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中,李連杰與人打鬥時,手從來不接觸對方。開場教訓白蓮教時,用的是一把折扇;進入白蓮教聖壇時,先用傘,然後用了一柄木棍,木棍丟了之後改用腳,所以九宮真人臉上和胸口都是腳印。 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這一具有文人君子氣度的功夫宗師形象,至今無出其右者。

成龍動作表面諧趣樸拙,實則精巧實用。 從早期的民國功夫戲中的搗蛋功夫小子,到【A計劃】【警察故事】系列的正義警察形象,還有車手(【霹靂火】)、廚師(【一個好人】)、俠盜(【龍兄虎弟】【十二生肖】)、將軍和博士(【神話】)等,多元化的形象下不變的是成龍極具觀賞性和親和力的動作。成龍動作的觀賞性一方面來自搏命動作的真實感,另一方面來自成龍及其團隊巧妙的設計。成龍的親和力體現在為了觀眾需求,不顧自身形象。同樣是黃飛鴻,【醉拳2】結尾大戰中的成龍被盧惠光暴踢,胸口都是腳印,這在李連杰的【黃飛鴻】電影中是無法想象的。

成龍的貢獻不止於幾個經典銀幕形象,更是與洪金寶等人開創了一個諧趣武打時代。成龍兄弟們的動作拆解和剪輯形式在全世界獨一份,成為後人追捧和模仿的物件。可以這樣說,如果給動作電影進行分類的話,我們可以把硬橋硬馬的劉家良、袁和平功夫電影歸為一類,把天馬行空的程小東、元彬電影歸為一類,把成龍、洪金寶的諧趣武打歸為一類,把李小龍、甄子丹的實用性武打歸為一類。成龍作為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全能型電影人,幾乎以一己之力,將諧趣武打推向世界。 湯姆.克魯斯如果被稱為「美國成龍」的話,那絕對是對克魯斯的高度贊譽 。成龍對動作電影無與倫比的貢獻,讓他收獲了全世界的掌聲,在Facebook擁有超過6000萬粉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則為成龍專業性提供了最好的證明。

回頭看問題: 李連杰和成龍可以被替代嗎?在功夫電影中吳京還有機會嗎?

就超越李連杰而言,這個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了答案,徐克主創的【黃飛鴻】系列中,後幾部由趙文卓出演黃飛鴻。但很遺憾,這更加證明了李連杰的無可替代。

1995年,袁和平、張鑫炎力捧功夫小子吳京,但【功夫小子闖情關】的票房慘淡,不過功夫小子的定位與娃娃臉的吳京非常相配,這一形象在【太極宗師】【少林寺三十六房】【武當】【少林武王】【倩女幽魂】等劇中延續,此時的趙文卓出演了【刀】【碧血藍天】【鄭成功】等影片之後,並未給電影觀眾留下太深的印象,反而憑借【霍元甲】【風雲:雄霸天下】【至尊紅顏】等一系列影視作品站穩了腳跟。

即使李連杰出走好萊塢,吳京、趙文卓都曾被當做「李連杰接班人」去培養,但他們一直沒能接班。

至於超越成龍。成龍和李小龍一樣,成為一種東方符號。【七龍珠】、【功夫熊貓】、【成龍歷險記】等動漫作品深受成龍的影響,好萊塢電影、電視劇中也不時跳出「成龍梗」, 成龍的這種影響力和知名度在短期內看不到有誰能超越,而且他對諧趣動作的探索與成就是世界電影序列中的一筆財富,這是無法超越的。

李連杰、成龍出走時,香港電影已近黃昏,功夫電影跟風最為嚴重,也是最快沒落的型別。這也導致新世紀「港漂」吳京要麽在【生死拳】一類電影中當主角,要麽只能在【殺破狼】【男兒本色】中出演一些幾乎沒有對白的狠角色。

雖然,徐克依然憑借【七劍】【龍門飛甲】【狄仁傑】系列堅守著武俠戰場,成龍也一直都有功夫喜劇產出,李連杰拿出了【霍元甲】【投名狀】【不二神探】、甄子丹交出了【殺破狼】【導火線】【葉問】。近兩年,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已經無緣院線,張晉主演的【張天誌】也悄無聲息的上映、然後悄無聲息的消失。 無論如何努力,他們終無力扭轉功夫電影沒落的大勢,這極大降低了李連杰、成龍被超越的機會。


二、改換賽道的吳京,需要他人的追趕和超越

曾經,功夫電影是華語電影最為成熟的電影型別,但如今已走向黃昏。但功夫並未消失,只是作為一種極具觀眾緣的電影元素,融入了其他型別之中。

袁和平為科幻電影【黑客帝國】設計動作,驚艷了好萊塢;甄子丹將吸血鬼電影【刀鋒戰士2】的動作提升到了「準香港動作片」水準,並加盟了【星際大戰外傳】,成龍徒弟為特工電影【王牌特工】設計了動作,讓一票外國人目瞪口呆;史泰龍將一票24K鋼鐵硬漢組成【敢死隊】,依然掙了個盆滿缽滿;史坦森和強森的加入為【速度與激情】系列註入了更多的動作元素,延續了該系列的生命力。

唯獨那種僅以功夫為賣點的電影,不斷遭受冷遇。堅守在功夫電影序列中的趙文卓、甄子丹的尷尬也即在此。

吳京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就在於,他 順應了中國崛起的大勢,將動作元素巧妙融入了現代軍事題材電影中,以軍事型別片手法包裹著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核,激發起觀眾的認同感,為華語電影成功發掘了一種新的賣座型別。 而帶資入組【流浪地球】,以無心插柳的形式,成功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也就是說,吳京不止於霸占了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兩位, 更是在一些偶然和某種必然中,拓展了華語商業電影的型別,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向前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講, 吳京雖然在功夫電影序列中已經無能、沒有機會或沒有必要實作對李連杰和成龍的超越。

但現在的吳京就像當前放棄模仿李小龍的成龍,不去證明作為李連杰的師弟有多像李連杰,作為功夫明星有多少真功夫。不再去驗證齊白石先生「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的讖語。

吳京選擇開辟了新賽道,並且在新賽道上一騎絕塵。

吳京本人即成為一個標桿和有待超越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