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商量著帶孩子去給他爺爺祭拜。
父親去世有幾個年頭了,他離開的時候孩子還在我肚裏。
可是怎麽給幾歲的孩子介紹一個未曾謀面,也不會有機會再見面的親人呢?
說有個爺爺安睡在地底下,但永遠不會醒來?
還是說爺爺曾經陪伴爸爸成長,現在去了自由自在的地方?
我想起大衛·伊戈曼在【生命的清單】裏寫的:「死亡有三重。第一重死亡,是在你身體的機能停止運轉之時。第二重死亡,是在你的身體被運送到墳墓中的時候。第三重死亡,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你的名字最後一次被人們提及。」
在孩子還不能理解死亡意義的年紀。
我想不如就這樣告訴他:爺爺已經死了,但曾經是對我們很重要的人,我們一直記得他,所以要去他離開的地方把他再好好想念一遍。
之前我曾給孩子買了三條金魚,可能是因為魚缸不夠大,有兩條很快就陸續死掉了。
剩下一條看起來很堅強,也許魚缸裏的氧氣本來就只夠一條魚兒呼吸。
昨天早上孩子跑來告訴我:媽媽你快看,魚魚它死掉啦。
結果我一看,金魚只是沒有遊動,好著呢。熊孩子哈哈大笑著跑了,剩下我在那裏懷疑人生。
他不是很喜歡小金魚嗎?那兩條不見的魚絲毫沒有引起他的留念?還可以開心地騙我說最後一條也死掉了。
後來想想三歲多的孩子可能還不能明白「死 」和「失去」之間的聯系,死了就死了,還可以買一條回來。
可待到我鄭重地去和他聊祭拜死去的爺爺的話題時。
他突然有點傷感地問我:媽媽,那奶奶會死嗎?奶奶死了我們也可以去找她嗎?
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在房間忙碌的婆婆,心裏不由得一陣傷感。
公公是因病去世的,我總覺得母親身體很好,死亡是還很遙遠的事情。
只是最近也發覺,婆婆的記性越來越差,而我總是仗著她的寬容,把這歸因到她愛玩手機心思都不在活兒上。
其實衰老和死亡都在逼近,只是我這個已經成年的人也在回避死亡的話題。
我們總是覺得,生命的日子還很長,而死亡是短暫的,猝不及防的,最終不得不在死亡發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去懊悔、留念、進而恢復新的生存意念。
但在和孩子解釋死亡時,還要根據孩子的的認知水平來進行調整——
對三歲以下的兒童:著重強調告訴他:這個人/動物不見了。
對3-6歲的兒童:借用植物生長規律、神話故事來解釋。成人要妥善處理自身面對死亡的反應,盡量變現得平靜,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心理。
對小學生:可以從生理知識的角度來解釋死亡的概念:「心臟停止了跳動,生命結束了」。
對中學生:可以成人的方式交談。
當然,做為家長的我們,往往也還是走在建立正確的死亡觀的道路上。
除了從人生的閱歷中去沈澱,還可以多借助科學知識,如BBC科教記錄片【The human body】(人體漫遊)、【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等都是不錯的學習資源,它們分別從科學和哲學的角度,為我們詮釋著生命存在的有力和自然。
死亡教育讓我們常常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也幫助我們和孩子把生命的每一天,活得更出彩。生命的意義,也會以此變得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