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聊聊國內最近一段時間智慧家居的發展情況。
之前就有朋友問我,說感覺現在智慧家居市場好像挺平淡的,也沒什麽大的發展,也沒有什麽特別有意思的產品,是不是智慧家居的「風頭」過了?其實不是的,個人認為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智慧家居的發展有這三個顯著的特點。
首先,雖然看上去變化不大,但是各家系統都已經相對完善。
當前的智慧家居系統,不論zigbee的,還是藍芽的,技術相對都比較成熟了,元件和功能也幾乎都比較豐富了,當然,這看上去好像有點同質化,但反過來看,實則表明各家的智慧家居產品體系已相對成熟且完善。而且因為有了matter這種跨生態的協定,讓不同品牌之間的產品互聯也成為可能,雖然matter在國內還不是很普遍,但是實際上在國外已經大規模套用了,但是有意思的是,國外的matter產品,其實大部份都是中國設計制造的。

其次,產品體系已經非常豐富,高中低檔基本完成布局。
目前智慧家居市場上,產品體系足夠豐富,同時高中低檔已經基本完成布局。既有海爾、美的等傳統品牌的體系,也有綠米、華為、米家、易來、螢石等新品牌的體系。以智慧墻壁開關為例,有幾十元一只具備多種智慧控制功能的高價效比產品,有百元左右全功能且設計優秀甚至帶小螢幕的產品,還有幾百元一只帶有精美螢幕或極致設計與材質的產品。

再以人體傳感器為例,既有幾十塊的紅外原理的人體傳感器,也有百元左右的具備主動探測功能的傳感器,也有幾百元的高精度的主動探測傳感器,甚至同一個品牌或者生態同時擁有以上所說的多種人體傳感器。

有了這樣的基礎,如果一套百平米左右的房子,可以幾千塊搞定具備基本功能的全屋智慧,也可以一萬塊搞定全功能的全屋智慧,也可以幾萬塊搞定一套精致漂亮且互動方便的全屋智慧,只要你想要,你就可以找到合適的產品。
- 人車家全生態已經全面啟航。
我一直以來有個觀點,就是:車是移動的家,家是固定的車,智慧家居必然要擴充套件到智慧汽車上,智慧汽車也終究會成為智慧家居中的一個「房間」。

隨著智慧汽車的發展,以小米汽車的釋出和華為智慧座艙的上車為代表,車控家,家控車這些基本功能已經完全沒有了障礙,甚至很多車上的「聯動場景」已經比家中的聯動場景還豐富,可以說人車家全生態已經全面啟航,成為智慧家居的新的熱點。
講到這裏,我們就可以來說說目前可以實作的智慧家居「理想態」了。
想要構建一個「理想態」,那我們就要先知道目前智慧家居的技術和能力邊界。

從資訊采集方面看, 基礎的智慧家居系統,可以采集室內的溫度、濕度、空氣品質、人體移動情況、煙霧、燃氣泄漏、漏水等資訊,而隨著主動式人體傳感器及攝像等元件的不斷發展,智慧家居已經可以相對準確地采集到室內人員數量及分布,甚至能采集到人員的動作資訊。近兩年,隨著各種可穿戴裝置的發展和普及,智慧家居系統已經可以更為精確地獲取使用者的生命體征,例如心率、血壓、睡眠品質等。而有了智慧汽車,使用者的出行資訊也可以準確地獲取到智慧家居系統中。
從執行能力方面來看 ,基礎的智慧家居系統可以實作燈光、窗簾、門禁安防、環境(包括溫濕度、空氣品質、新風等)、影音系統等的控制,目前的智慧家居生態,幾乎都已經具備了控制功能。有了智慧汽車,車內環境的控制也讓智慧家居具備了更強的執行能力。
從算力方面來看, 雖然目前智慧家居中樞的算力並不是很強,智慧家居的日常套用還主要集中在場景控制及聯動方面,主動服務的能力才處於起步階段。這一點和汽車不太一樣,因為汽車要搞自動駕駛,需要強大的算力平台,但是智慧家居目前來看算力的需求還不是那麽迫切,但是長遠來看,智慧家居的算力需求肯定要不斷提升,一方面邊緣計算能力還要增加,另一方面,即時線上的後台伺服器也可以為智慧家居系統貢獻算力,以實作更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動服務功能。

當然,受限於當前的連線技術、人工智慧以及安全私密的需求,目前國內的智慧家居還有諸多短板,比如在理解復雜的自然語言指令和場景判斷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對於一些模糊或具有歧義的語音指令,智慧家居系統可能無法準確理解和執行。比如在家中相對私密的位置,也不太可能布置網路攝影機,人員分布及動作的采集還不夠精準。
了解了目前的技術能力,大家其實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體系產品了。

如果只要求基本的控制功能,比如燈光、安防、環境控制等,幾乎所有的智慧家居生態或者平台都可以實作,當然其中以價效比和生態著稱的依然是米家體系,米家體系現在以藍芽為主,相容WiFi等其他協定,生態的規模首屈一指,前段時間連中央空調巨頭大金都加入了米家生態,更不用說小米汽車的號召力了,所以米家體系依然是入門最好的選擇。

華為系雖然生態沒有小米這麽龐大,但是線上線下也都鋪開了,產品定位也更高端一點,當然,配合華為智慧座艙的車機系統,華為雖然不怎麽講人車家,但是基本功能還是沒問題的。誕生於小米體系的綠米Aqara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系統之一,而且線下店鋪的到處都是,其中的元件很多也相容米家,同時也有定位更高、更加精致和全能的元件適合中高端玩家。以傳統家電著稱的海爾和美的,也借助曾經的渠道優勢,把店開得到處都是,且目前來看,兩者的產品價格越來越合理,價效比在不斷提升。以安防起家的螢石,現在也具有完善的生態,以燈光起家的Yeelight易來,現在也可以自己組系統……也就是說,現在自己搞智慧家居,除了可以逛線上,也可以逛逛線下,全面了解,只要你想,應有盡有。
如果不滿足於基本需求,想要嘗鮮,想要體驗一些有意思的新功能,那也完全沒有問題,華為、Aqara、海爾三翼鳥、美的Colmo、歐瑞博等都有一些相對高端的產品線,也有諸如人員分布等探測能力的主動式公釐波雷達傳感器,而且這種傳感器的價格已經大幅下探,讓普通使用者體驗中高端智慧家居,也並不需要花很多錢,特別是相對五年之前的市場,對使用者來說,中高端智慧家居系統的價格幾乎腰斬。

對於智慧家居的落地, 目前也是兩種主流的方式,一種就是自己搞。另一種就是直接找服務商。目前來看,自己搞的主要還是以米家為主,而其他品牌的服務商也都鋪得非常到位了,雖然價格高點,但是服務相對較好,預算寬松點的都可以自己提需求讓服務商搞,包括米家體系的其實也可以找Aqara服務商來落地,易來、華為、海爾、美的等等就更不用說了。
目前來看,智慧家居的功能和體驗的確趨於成熟,看上去好像已經夠用了,好像也已經達到了一個階段性頂點,但是如果展望一下未來,其實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短期來看,智慧家居依然有比較明顯的增長點。 比如公釐波雷達的能力擴充套件是個很有意思的點。人體傳感器從曾經的簡單的傳感人體的運動,到可以辨識靜止人體,到目前的公釐波雷達可以一定程度上辨識人體的姿態,比如人是站著還是坐著,是躺著還是走著,是否有突然摔倒等,這就讓目前的智慧家居的服務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這一方面,也是近期重要增長點。

另一個方面就是AI,大家其實可以發現,現在的智慧汽車在這方面甚至走到了智慧家居的前面,主動服務做得很不錯,剛剛開完的極氪001和極氪007的釋出會還重點講解了具備AI主動服務能力的語音助手EVA。這是因為車內的可控裝置比較多,能夠傳感的資訊也比較多,在超強算力的加持下,AI主動服務能力就有了基礎,而從智慧家居的角度講也是如此,目前傳感能力越來越強,算力也越來越強,接入的裝置越來越多,所以下一步智慧家居的主動服務能力也會有長足的提升。當然類似的增長點還有許多,這裏就不多說了。
長遠來看,智慧家居不再局限於家庭內部,而是逐漸向社群、城市等更大範圍擴充套件,同時也向人工智慧、智慧能源等縱深方向發展。 例如,一些智慧小區計畫,透過將智慧家居系統與小區的物業管理系統、安防系統等進行整合,實作了小區內的智慧化管理,如智慧門禁、智慧停車、智慧物業通知等。同時,智慧家居也與城市的公共服務系統進行對接,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務,如智慧公交、智慧醫療等。這種人車家全生態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在未來的開發中,智慧家居將更加註重永續發展和環保理念的體現。一方面,智慧家居裝置將朝著更加節能、低功耗的方向發展,透過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材料,降低裝置的能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智慧家居系統將透過最佳化能源管理和資源利用,鼓勵使用者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如合理安排電器的使用時間、節約用水用電等。同時,智慧家居還可能與可再生能源系統進行結合,如太陽能、風能等,實作家庭能源的自給自足,為推動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未來還是很有意思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