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聲明啊,是有人匿名邀請我的,不是我主動「黑」的。
其實,隨著慢慢長大,眼光就會關註到更貴的東西上去了,就不只是盯著手機了。但是,對於學生級別的年輕人,收入普通的人來說,手機,是一個重要的工具,說是一個滿足了溫飽之外的輕奢物品也不太過分,畢竟我們是開發中國家。殲20飛得再高,也跟我們沒關系,我們還是需要去捅嗓子。因此手機這個話題,還是非常值得討論的。
我第一部小米手機,是大一的時候購買的,小米2s,山寨的。被著名的,全市都知道只有政府不知道的假貨基地武漢廣埠屯騙的。因為我當時不知道買手機還得搶購,我以為拿出那麽多錢買東西的人,不會有那麽多,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第二部小米手機,小米3。這次學會官網購買了,而且我購買的時候,小米3可以隨便買到了。下午拿到快遞,拆開,迫不及待得體驗號稱最適合中國人使用的miui系統。我發現,系統圖示整理的時候,特別困難,長按不是拖動,而是會開啟那個套用。直到晚上我才意識到,它斷觸。第二天去了小米之家,當時小米之家跟小米售後還是同一個地方,換了貨。
第三部小米手機,小米5s。中間這麽大跨度,是因為我換手機的時候,小米5搶了兩個月沒搶到,小米5體現了小米強大的供應鏈沒有自主權能力。我買了別的手機。
第四部小米手機,mix3。這會兒在讀研,剛會賺錢。全身上下4300塊錢,花了3699買了先發。
第五部小米手機,小米9透明版。我爸手機不好用了,但是他不願意用貴手機,因為覺得不舍得用,但是,我把我的二手給他,他就覺得可以隨便用。於是,我很不舍得全面屏,但還是被迫換了水滴小米9。也是自己賺的錢買的。
然後,我得到了小米最貴的產品,小米offer,因為它,我不知道少賺了多少小米手機的錢。
在小米試用了小米10,紅米k30s,小米11,紅米k40G,小米11ultra,甚至自己做的那一款概念手機……
然後,我買了蘋果耳機,配合小米手機用。緊接著,我就換成了蘋果13。
其實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換成蘋果不是因為我賺錢了,的確是因為想放棄小米了。我終於背景說完了要說正題了。
第一,小米做得越大,他就做得越壞。小米,可以說是一個厚道的山寨廠定位。不只是組裝廠那麽低端,還要更低端一些,大家都是組裝廠加一點點自研。但,小米還有個前提,他做的其實是尾貨生意。我打個比方,菜園裏的菜,被菜販子買回去賣,但是你如果是一個細心的菜販子,你會發現爛菜也是有可以吃的部份的,而且,不會比好菜差太多。甚至你可以說,這是好菜園出來的菜。這個時候,小米還是健康的,使用者還是得利的。
相信細心的人會意識到,爛菜存在的前提,是好菜。能低價拿到爛菜,是因為好菜在為其買單,爛菜的量不可能很大。也就是說,如果你量很大,不得不購買好菜的時候,你就失去了最初的優勢。
這個時候,你就要想別的辦法。比如,既然你已經是最大了,能不能壓一壓菜農的價格?能不能讓菜農,多打點農藥,用健康換減少蟲害的損失?
第二,不思進取。上面所說的,還有另一條路,怎麽做到低價,怎樣打出優勢,其實還有另一條路,自研。你自己種菜,能更好控制菜的種類,減少中間差價,降低倉儲壓力,甚至,更好的菜品。
但是,小米不願意這麽做,為什麽呢?這是一個長期的投入,短時間看不到收入,這不符合互聯網快的原則。
第三,人才流失。還是爛菜葉的壞處,拿低價的爛菜葉,他不是一個難以模仿的行為。你可以拿,我也可以拿,容易被模仿,想要更低成本怎麽辦,自己少吃點。當然,不是說雷子少吃點,在此順便恭喜雷子喜提阿斯頓馬丁藍色和法拉利紅色各一輛。
當然是員工少吃點,研發少投入點。
這造成兩個壞處,第一就是人才流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驗,厲害的人才能做出厲害的事,沒有那麽多人才,他做的事,很難給你驚喜甚至是滿意。第二就是,研發投入少,路線也少。你們可能經常看到,小米方向錯了。其他公司方向也會錯,但是為啥他們每次都能很快趕上呢?小米反而時不時好像會慢半拍。就比如高刷,小米一開始上了,結果太耗電,以為自己方向錯了,趕緊又下了。甚至於第一代fold都沒有定義高刷。所以,有沒有可能,資本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會選擇同時走多條路,然後讓對的那條分擔成本呢?
會的,像華為被制裁剛有風聲的時候,他們的手表甚至同時在跑三條線。這又涉及到誰能最小成本跑多條線,誰就能一直保持領先並保障價格不翻車。
只跑單線,就造成小米會時不時掉隊而不值得買。
第四,在看不見的地方省錢。這是我經常在知乎上看到的。會有人說,看不見的地方,不就是沒有嘛?
小米堅持用最好的元件,至少在參數上和成本上是的。再者,他又要壓價格。同時,他沒有做自研,沒有良好的計畫管控能力,那拿什麽來壓價格呢?這就到了看不見的地方。你能看見測試做了幾台機器嗎?你能看見研發資深不資深嗎?你能看到給你手機提供服務的伺服器頻寬嗎?你能看見良品的標準嗎?你能看見量產軟體的DI值和相關標準嗎?你看不到。你能看到的,就是你花錢買的那些硬體,而且僅僅是他們的參數。別的東西,能省都會給你省了。更不要說,為了吸引你買,還花了非常巨大的支出在這種DXO分數上。
總結起來,一方面,小米不是在真誠的做手機,買回來也是給自己添堵。另一方面,不支持這樣的企業去賤人賤己賤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