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恒星的生與死一直是天文學家們探索的熱點話題。近日,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位於仙女星系(M31)的恒星M31-2014-DS1,它似乎打破了我們對恒星生命周期的傳統認知,跳過了壯觀的超新星爆炸階段,直接演變成了一個黑洞。這一發現無疑為我們的宇宙認知增添了新的謎團。
M31-2014-DS1的故事始於2014年,當時天文學家們註意到這顆恒星在中紅外(MIR)波段突然變亮。在接下來的三年裏,它的亮度保持穩定,但隨後在2016年至2019年間急劇減弱,最終在2023年的深光學和近紅外成像觀測中徹底消失。這一奇特的現象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
根據觀測數據,M31-2014-DS1誕生時的初始品質約為20個太陽品質,而在其生命末期,品質減少到了約6到7個太陽品質。現有的天文物理學理論認為,這種品質大小的恒星都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核心部份則會形成一顆中子星。而原始品質超過30顆太陽品質的超大恒星,才會變成黑洞。
很顯然,這顆恒星很特殊。盡管它周圍被最近形成的塵埃殼所包圍,這與超新星爆發後的環境相符,但天文學家們並未觀測到任何光學波段的爆發跡象。這意味著,這顆恒星似乎在沒有經歷超新星爆炸的情況下,直接塌縮形成了一個黑洞。
超新星是恒星生命周期中的一場壯觀而復雜的事件。當一顆大品質恒星的核心耗盡燃料後,它會發生塌縮。在塌縮過程中,核心內部的密度變得極大,以至於電子與質子結合,產生中子和微中子。這個過程被稱為中子化,它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微中子爆發。這些微中子中的一部份會將能量沈積到周圍的恒星物質中,形成激波。這個微中子激波在恒星內部傳播時,如果能量足夠大,就會引發一場劇烈的爆炸,即超新星爆發。
然而,在M31-2014-S1的情況下,微中子激波並未能成功引發爆炸。相反,恒星的核心繼續塌縮,最終形成了一個黑洞。這並非孤例,天文學家們還發現了另一顆類似的恒星N6946-BH,也經歷了失敗的超新星過程。目前的數據顯示,大約有20%到30%的大品質恒星會以這種失敗的超新星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盡管我們已經對超新星有了相當深入的了解,但M31-2014-DS1和N6946-BH的發現仍然挑戰了我們的認知。為什麽有些恒星無法引發超新星爆炸?微中子激波在什麽條件下會失效?這些問題仍然需要天文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M31-2014-DS1的奇異之旅為我們揭示了宇宙中恒星演化的復雜性。它提醒我們,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道路上,仍然有許多未知等待我們去發現。讓我們繼續前行,用好奇和智慧去揭開宇宙的面紗吧!
訊息來源: 【中國國家天文】雜誌11月26日報道【科學家發現一顆恒星沒有出現超新星爆發,直接變成了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