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如果」,我是真的見到過幾個台灣人,在加拿大碰見幾個台灣人不要太正常。
會,還很聊得來呢,畢竟一開口說的都是Mandarin,而且我又是這樣一個富有親和力的大帥哥。
但是「同胞」用來形容我的感受不太準確,嚴格來講,我是把他們當成我的「同族」。
而且不論是「同胞」也好,「同族」也罷,對我來講意義都不大,至於台灣人怎麽想,我更加不在乎,那是他們的事兒,與我無關。
我在中國生活了四十年,這麽說吧,我喜歡的人、厭惡的人、沒感覺的人,關系好的、結過仇的,都在中國,哪個不是我的同胞?
我走在秦皇島的大街上,行人個個都是我的同胞,如果我在街上摔得動不了,他們敢扶我嗎?
我對一個人的評價與接納,從來不看政治,我只看人品。
我在這邊最處的來的朋友是一家瑞士人,無論如何不能算我的同胞吧?
白寶山和龍治民還是你同胞呢,你敢和他們處朋友嗎?
我不是說不能愛自己的同胞,可以愛,馬督工也好,劉亦菲也罷,我都可以愛,可我們不熟,再怎麽說,也得先接觸接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