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歷史改編劇需要遵從歷史史實嗎?

2023-07-27影視

你說的應該是【長安三萬裏】。

一、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改編,一般遵循的是 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小事不拘就是留給編導的創作空間,可以虛構。

當然這只是一般來說,具體細分又有不同。

1、正劇就會更嚴謹,歷史大背景、情節、人設都會更接近公認的歷史事實。虛構的空間就會比較窄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創作難度就降低,編導作用就少了,因為很多史實只有一個大概,深入思考後,是有很大空間的。比如劉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就是這樣。

2、傳奇類的影視劇,虛構的空間則又會更大得多,比如皇帝闖蕩江湖,練成一身絕世武功等。

比如【鹿鼎記】等金庸武俠劇基本都是如此。

3、穿越劇,比如【尋秦記】,虛構的內容又會更多一些,但一般來說穿越劇,基本的歷史事實不會變,但會用它的方式去解構歷史事實。比如秦始皇出巡,被巨石砸到,其實是穿越而來的主角用現代科技造成的。

4、當然還有只是套個歷史的殼,其他基本是虛構的。這種一般是奇幻類影視劇。

比較典型的就是【封神】電影,又比如一些三國題材水滸題材的動漫電玩作品,你能想象孔明拿著電磁炮的樣子嗎哈哈。王者榮耀裏李白是劍客,荊軻是女人呢。

後面這幾種,可以是一種讓人們有興趣去了解真實歷史的路口,一種廣告。

二、 歷史,其實就是一種文本,一種重要的文本來源。

文本是有流動性和延展性的,提供了無數故事的養分。所以陳壽的【三國誌】,可以衍生出無數的精彩故事,有真實有虛構,有奇幻有武俠等各種型別。

讀者觀眾,也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對待歷史改編的作品。【大話西遊】上映的時候,很多人根本接受不了,但是後來這部作品成了所謂後現代主義經典影片。

三、另外要談的一點是,怎麽處理,歷史事實和當下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永遠是為當下和未來而存在的。 歷史題材的影視劇,講的是當下人的心態、當下人面臨的問題。所以改編歷史,一定要嫁接當代人的觀念。

一個比較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陳凱歌的電影【趙氏孤兒】,為了保住他人孩子,竟然讓親生子替死,嚴重違背人倫,或許古代的國人能認同,但是沒有能夠解決當代人的代入感和對程嬰的認同感,此片沒有解決當下價值觀的問題,是最大的敗筆。

又比如古人的割肉救母的愚孝、忠君思想等等,都需要加以拋棄或改造,因為不符合當代價值觀,得不到當下多數人認可。

四、最後,【長安三萬裏】的改編振幅不小,比如高適和李白結識是在高適40歲,而電影裏,直接從青年就認識了。此片參照了許多歷史真實而著名的詩歌、名人,很多也都是歷史真實,會容易讓人誤認為很多或者多數都是真實發生的,其實個人建議該片可以在片尾加一行字,「根據歷史真事改編」,大概這麽個意思。

史實虛構不少,但 形虛神不虛,這是更重要的,也是真正重要的 ,有些劇表面上歷史事實大差不差,但整體傳達的「真實」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假貨。